摘 要:足球也被称为“世界第一运动”,足球在发达国家中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探索出适合其国情的青少年校园足球培养模式,所以才能一直处在领先位置。因此我国应该在充分了解自身情况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合自己的道路,本文通过找出与韩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的差异,来推动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足球;差异;体系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中国和韩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的管理系统。
(二)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的需要,检索查阅了知网、中国期刊网文章以及国家体育总局网站材料,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总和和提炼,从而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2. 对比分析法
根据相关文献资料,职业俱乐部青少年培养现状的差异、学校足球对足球青少年人才进行培养现状的差异、青少年业余足球培养的差异以及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目标及管理模式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3. 数理统计法
对查阅的文献以及收集到的资料和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归纳、分析。
二、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中、韩足球青少年人才培养体系的差异
通过资料研究可以看出,韩国是以校园足球为主,结合职业俱乐部和各种业余俱乐部的综合培养。
(二) 中、韩职业俱乐部青少年培养的差异
通过资料研究可以看出,在职业联赛中,中国有中超、中甲,而韩国有K—1,中国在2004年开始正式实施,韩国是在2006年正式实施,时间基本差不多,在设立青少年力量方面,中韩都是基本完善,共有3级青少年力量。
(三) 中、韩学校足球对足球青少年人才进行培养的差异
从资料研究可以看出,在中国学校注册的运动员人数达到19万余人,而在韩国学校注册的运动员已达到35万余人,韩国学校足球是青少年人才培养体系的主体,中、韩两国在青少年培养这一方面的差距很大。通过中、韩两国学校足球对足球青少年人才培养分析可以看出:韩国更注重培养“高文化素养”的“全能型”足球人才,而中国学校足球与韩国相比还相差甚远。
(四) 中、韩青少年业余足球培养的差异
通过资料研究可以看出,中国青少年业余足球培养模式采取的是全日制,在基本特征上,则过分强调足球技战术水平的提高。而韩国在青少年业余足球培养模式中采取的则是通过足球学校来扩大足球人口。韩国的足球学校收费合理,合乎本国国情,相反中国则收费过高,阻碍了一些有潜力的运动员发展道路。
(五) 中、韩青少年足球培养体系目标和管理模式的差异
中、韩青少年足球发展的目标,从整体来看,韩国校园足球发展目标要比中国更加长远,也更为具体。而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发展目标主要是通过校园足球活动力来营造气氛、扩大足球人口形成以学校为依托的培养体系。
三、 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1. 目前校园足球仍处于发展阶段,各类学校都应重视校园足球队的建设。
2. 中国的培养体系,其策略和投资力度上与韩国存在很大的差异,虽然在扩大青少年足球人口和提高足球水平等方面都提出了长期的发展目标,但是缺乏了文化学习方面的目标以及详细的实施方案。
3. 中国足球青少年人才培养体系由于途径较单一,难以形成多元化的整体规模。
(二) 建议
1. 参考多个国家的培养足球青少年人才的成功经验,制定符合中国实际发展情况的培养系统。
2. 足球人才培养系统内的相关人员,也要探索如何建立既科学又符合中国国情的青少年足球人才管理方法和系统。
3.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在此方面给予重视,加大多方面的投入。
参考文献:
[1]李元,张生杰.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82-85.
[2]文海燕,熊文,季浏.对“体育管理体制”概念的解析[J].山东体育科技,2013,35.
[3]张沛锋.校园足球活动可持续发展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2,34(4):82-86.
[4]韩国足球协会.协会团体预算规模[R].2008KFA总调查报告.
[5]鲍明晓,李元伟.转变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1):9-23.
[6]陈华,贾珍荣.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反思[J].体育文化导刊,2012,(3):117-119.
[7]陈培友,孙庆祝.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管理模式的创新[J].体育学刊,2014,21(2):34-39.
[8]代方梅,梁忠.校园足球休闲化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12):90-93.
[9]何文可,王天雨.校园足球如何“破门”——成都市中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现状调查[N].四川政协报,2014-07-17,(003).
[10]黃欣荣.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李云飞,吉林省长春市吉林体育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