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是一篇“说”,提出“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劝勉黄生珍惜拥有的学习条件,好好学习。
关键词:论点;观点;学习
一、 错误论点背后的重视与担忧
为什么作者会在本文中提出如此极端、绝对的论点呢?
首先,回到文体——“说”。资料显示,“说”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那么想必“说”和“论”还有些许差别。《文章辨析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似乎“说”的议论内容更倾向于作者的内心感受、见解,带有一定的随意性,不像“论”来得严密、重要。
其次,该论点从属于文章主旨,也是作者对黄生的期望:希望得到所借之书的黄生能认真、快速地读书。而且作者对此期望是异常重视、充满担忧的。
重视可以从文章首尾两句话中看出——“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为一说,使与书俱”——句中的“而”与“俱”将本说与借书两次放在并列的层次之上。这是作者刻意的。否则作者在已经讲明“黄生允修借书”之后也可写“随园主人告之曰”;结尾可为“为一说,赠与黄生”等等。可见,作者这首尾相照应的语言在暗中告诉黄生,此“说”是与借书的行为处于同一高度,同样重视的,对你自然也是有着同样的重要作用的。
而担忧可以从文中的“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中可以展现。当然对于这个“固”字的解释仍有疑惑。但无论如何解释,原本文章写到此处,不该以疑问句出现提出问题,既然这样,那么是我(因此/本来)不幸运遇到了张氏,黄生(因此/本来)幸运遇到了我吗?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是,我的不幸运其实辩证地看是幸运的,而黄生遇到我表面看是幸运的,但可能会成为不幸运。因为我的“公书”使得黄生本质上可以获得类似自己拥有书的情况,那么基于“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论点,这似乎可能是不幸运的。作者因此流露出担忧之情,解答担忧的就是黄生“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的行动了。
因此,唯有“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成立,文章主旨方能得以实现。
在这两个原因下,本文提出了这样一个“有问题”的论点。
二、 对错误论点的巧妙论证
1. 典范的对比
对比论证:
“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个论点的错误,源于该论点本身过于绝对,具有排他性。此类观点不得不使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来进行论证。所以作者使用了两次对比论证来论证本文(“我”不太同意将“我”幼时遇张氏吝书之不幸与黄生遇“我”公书之幸归为对比论证,或将此和两次对比论证混在一起归为对比)。
说对比论证的典范是在于,作者不单将正方两方面情况放在一起对比论证,且在论证过程中,非常注意使正反两方面语言的可比。比如对藏书(物)者和借书(物)者对书的不同态度和心理的对比时,作者特意正反皆用藏物者与借物者的言行与语言形成对比;“我”年少时借书苦读与做官后有书不读的对比时,将得书过程与得书后的态度放在一起对比。对比论证内容的统一使得对比论证的效果极佳。
而在两次对比论证之时,作者仍不忘将语言形式与心情相统一。语句的内容与语句的长短节奏的快慢都与对比论证中人物的心情一致。
对比:
作者在最后一段将“我”的“公书”和张氏的“吝书”对比;黄生的幸运与“我”的不幸对比。一个问句“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将内心恐惧的对比提出,面对张氏的“吝书”使得“我”幸运,这是否可能与“我”“公书”前提下你的“不幸”形成对比?一个问句,包含了内在的对比内容。
2. 普遍现象到个体经验层级论证
当观点提出后,作者列举了三个事实论证了:藏书者多不读书。然后再以一句“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加上了藏书(物)者与借书(物)者的对比论证,得出唯有借书(物)者才会认真去玩赏(读)书。该段的论证完成了对普遍性的论证,所有内容都是具有普遍性。论证适用所有人,且基本已完成对观点的论证。
虽然作者用个“皆然”将其统筹在论证中,但毕竟缺少对于论点的正面论证。所以作者以个人经历展现唯有借书读时的用心专与藏书的有书不读,进一步从个人角度直接正面论证论点,同时也为后文“读书专与归书速”的期望做了铺垫。
此处先个体再普遍的论证顺序是不可出现的,文章先普遍再个人的论证顺序,是为了将后文黄生与“我”、“我”与张氏的对比;对黄生的期望流畅地引出。
我确定的目标是什么?
1. 随文复习“为、故、少”等16个实词,理解“说、假、强”等10个实词,识记“汗、祖父、无论、惴惴、业、致、固”等词的意思。
2. 通过朗读、圈画、比较,感受对比论证对论点的有力支持,体会作者对黄生借书的担忧与期望。
为什么以此为目标?
从“文字”出发,学生应该要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所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定下了教学目标一。
从“文学”(文体)出发,作为“说”,其对比论证非常典范,在初中阶段也是所有文章中最好的对比论证,且次数较多。因此对比论证对论点的有力支撑应该作为本文重要的目标。
从“文化”出发,一个错误(按詹丹说法是偏激,对学生应该使用这种说法)的观点,作者却将其提出并加以论证,其背后作者对一位借书者的“幸”之担忧,是令人感动的。
因此从这三个层面考虑,定下我的目标。
为了达成目标,我设计了哪几个关键性问题?
题目:《黄生借书说》
在两遍读后,请同学们回答:如何理解题目?
(从开头、结尾分析,字词疏通,文体辨清,明确是借书之时所作。)
再读文章,作者想告诉黄生什么?
(“书非借不能读也”“读书要专,归书要速”。)
这两者是什么关系?你的依据是什么?
(因果關系。因为A所以B。)
作者简介:
林辰杰,上海市普陀区晋元附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