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建明��
摘要: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在中学阶段,它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通过严格的基础训练,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备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听说能力和写作能力。这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它对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主导地位;程序优化;训练能力;注重结果
初中阶段,尤其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上好语言训练课尤为重要,应重在培养他们听说读写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运用现代语文的能力。
一、 语言训练要重视全体学生的主导地位
语言训练想要达到一定的效果,既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更无法离开学生的参与,毕竟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还是需要师生互动的,只是需要明确的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教学活动开展的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可见,语言训练极其需要学生的参与,而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也将掌握到读、想、讲、议、写等技巧,相应的也能提高自身的理解和应用语言能力。“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育之成功。”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这段论述,就很清楚地说明了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而其核心理念,还是在于“自能”这两个字之上。所以,如果老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能够清楚地意识到学生所存在的主体地位,并遵循其语言学习的规律,即鼓励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习语言的时候做到目视、口诵、手批、心想,长此下去,学生定会自能读书,自能作文。
语文课堂上,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其实就是用更加科学且有效的方法对学生加以指导,当好参谋,这是必不可少的,不过,起决定性作用的始终还是学生自己,只有他们懂得努力实践、反复练习的重要性,最终的教学目的也才能达到。
二、 教学中语言训练的程序优化
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以及语文教学的规律来安排相关的语言训练,并最终达到“优化”的境界?总体上来讲,必须将教学大纲与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有机融合,并在合理提取、清晰分化的基础上,促使教学目标的设定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除此之外,确保语言训练教学内容也很重要,这样也更加利于学生对于语言训练知识的深入把握。
鉴于此,作为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最好对全册教材的基本结构进行整体性地把握,在此基础上,还要具体钻研每篇课文的训练重点,尤其是课文中语言文字的具体特点,进而及时了解到更多新的语言现象或者语言规律。而为了能够同本班学生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相联系,教学过程中,则可以根据“知识、能力、情感”这三方面对目标进行分化,这样则能为整篇课文的语言训练提供真正的目标依据。
针对一篇课文而言,其教学目标的训练内容是很多的,但鉴于每一堂课的教学时间都有限,内容太多往往会导致语言训练方面的知识传授只能点到为止,而这对教学效率也是会造成巨大影响的。所以,为了保证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实现优化,教师在目标分化得以实现的基础上,还要尽可能地寻找教学目标与教材之间的密切联系,这样不仅有助于教师选择出良好的语言训练点,而且还能够促使语言训练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在具体情境中训练语言能力
情境教学方式通常具有形象丰富,情感真挚等特点,将其应用到语言训练上,对于学生语感培养也是很有帮助的。
语感作为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俗而言,就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直觉感悟。叶圣陶先生也曾说:相比于文字方面的训练,语言训练才是最重要的训练语感方式之一。可见,加强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实际上也是语言训练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内容。纵观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一篇课文的时候,往往是先将词句的含义告诉学生,然后再让学生对重要内容进行记背,长此下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力将会逐渐失去。不过,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正在促使语文教学模式变得更加多元。
如教学《木兰诗》中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两句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懂得作者这种写法的意思,更要让学生充分领会这两句诗的含义。那么,它的含义是什么?首先,我让学生看一段《三国演义》影片的片段,让大家看看在古战场战斗的激烈情景,听听战斗中激烈的刀枪声、火炮声,然后让他们想象当时战斗的情景,并深刻体会到当时激烈、惊险、残酷的战场情形,进而也能更加理解两句诗中所蕴含的真正意思。接着,我又让学生对诗句进行反复的朗读,其目的是希望他们能够进一步体会诗句的情感色彩。总体而言,学生的多种感官在这一过程中也得到了积极的调动,而这也再一次体现: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之感,不仅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语言文字表层的意思,而且还能加深他们的内心体验。长期进行这样的训练,能够不断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悟能力,并把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从真正意义上落到实处。
四、 语言训练过程要注重训练结果
如何评估语言训练结果,我认为,在确立训练方式之前,一定要考虑到中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以及语言训练的最终目标。毕竟,只有训练到位,最终才能获得更加良好的教学效益。具体要掌握以下几点:1. 确保训练目标的有效制订。具体就是根据《新课标》的相关要求、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总之,就是通过教师“教”的目标,进而实现学生“学”的目标。2. 抓住训练本质,也就是抓住语文学科的本质——听、说、读、写。做到会听、会说、会读、会写。3. 训练要尽可能地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教师在安排具体训练内容的时候,除了要加强学生主体意识外,还要促使训练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从而也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4. 有效提高训练的效率。严格意义上讲,教学效率的提高,关键还是来自于师生的投入程度,以及训练是否具备有效性。因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除了自身积极投入外,还要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具备良好习惯的学生,他们的语言学习能力、语文学习能力才可能得到充分的提高和加强。5. 同样的,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时候,切记不要淡化思想方面的相关内容,否则“语言训练”只会成为单纯的抽象概念,而無法和语文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总之,需要认识到是:语文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作者简介:赖建明,福建省龙岩市第九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