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针对基层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理解,在多样性的体育教学模式中摘取实效性更高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教学实践,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教书育人。
关键词:体育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实效性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将使体育教学模式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对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是推动课程向前发展的一个主要课题。一直以来,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都较活跃,在以往也形成了一批相对成熟的体育教学模式。随着基础体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的体育课程体系在体育课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加强对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已经是课程发展的必然和要求,而目前对体育新“课标”下体育模式的综合和整理研究相对较少。本文试图在这方面进行一次浅易的综述,从而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不到之处,谨请指导。
在新“课标”推动下,在实践中形成了一批较完善和新颖的体育教学模式,归纳如下:
“超市自选式”体育教学模式。
“乐园活动式”体育教学模式。
“激将主动式”体育教学模式。
“成功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
“情景模仿式”体育教学模式。
一、 “超市自选式”体育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有形成主体教学模式的趋势,学生的主体起了很大的变化,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自由的空间。我们知道自选式超市让每一个顾客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去选择所需要的商品,给了顾客更多的自由空间,让顾客满意,从而也提高了商场的销售量和竞争力。这类教学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对学习进度、难度、共同学习的伙伴等等一系列因素都进行自选自定。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因。这种模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在体育中的不同需要,让学生在学习中锻炼了身体,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技能,又发展了身体素质。与此同时促使了教师的角色转换,促使了师生关系的改变,使体育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体育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在教学中提供多种运动项目的选择或者同种项目不同难度的选择等,教师轮换指导、参与和组织或者多名体育教师专人专项。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不单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组织者,体育教师的角色多样化了,传授知识不再是体育教师的唯一角色。
具体案例:1. 在一个班的教学中,在课堂上安排篮球半场三人赛、排球传接球、乒乓球、跳绳等多个项目,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和方式进行练习,教师指导、参与并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追求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共同提高。2. 打破班级限制,多个班级同时上课。项目安排:球类、健美操、游戏等。每个项目都由专职的体育老师负责,学生选择自己心爱的项目进行阶段性练习,让学生主动、热情地投入到运动中去,从而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 “乐园活动式”体育教学模式
这也是较常用的体育教学模式。学生参加体育教学和锻炼身体,就像去参加一个游园活动,充满了兴趣和乐趣,在体育活动中充分体验快乐的滋味。这是近年来快乐体育思想下形成的体育教学模式,其主体思想就是让体育乐趣、身心锻炼、技能掌握三者融为一体,通过“汗水加笑声”逐步形成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达到终身体育、终身健康的最高境界。该教学模式主要通过运动感情来设计教学。运动乐趣是多方面的,在体育锻炼中去体验乐趣,在乐趣中参加体育锻炼,两者互为关联、互为因果、层层递进。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和倡导者,让学生在运动中体验运动所带来的各种乐趣,在愉快的氛围中去锻炼身心的健康。我们常用的游戏教学法、竞争法、小单元比赛法、小群体学习法就是这种模式的充分体现。
具体案例:某老师在进行高一级(2)班身体素质训练课上,以游戏为主要形式,安排了整堂课:以游戏“螺旋呼号跑”和行进操为热身运动,把蛙跳、直腿跳、单腿跳融入到“找朋友”、“火车赛跑”、“齐心协力”等游戲中,在笑声中发展下肢力量。用游戏“推小车”等发展上肢力量。用游戏的形式贯彻课的主体部分,最后用游戏“照镜子”、“大小西瓜”、“充气”进行调节放松,整堂课气氛热烈,效果良好。
三、 “激将主动式”体育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自发性,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更大空间,激发学生自主创新思维,让枯燥的教学转变为生动活泼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都有存在着发挥学生主动性的环节,形式可多样化。教师的职责转变为越来越少直观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让激励鼓舞、创新成为主导思想。教师的角色也从传递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
具体案例:某教师在教完一些健身操的基本动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去编排一些健身操,并自主地进行练习,教师给予辅导。在学习练习中,教师去挖掘和发现一些好的自编动作,又让学生自主地把它推广到全班中。从而层层递进,良性循环,让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思维得到最大发挥,课堂更是层层新颖,生动活跃,效果良好。
四、 “成功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主张让每一个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是近年来“成功体育”教学思想指导下而形成的一种体育教学模式。心理学告诉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有一个争强好胜的心理。让学生体验到各种各样的成功,把小的成功又累积为大的成功,从而形成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志向和学习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运用一些精心设计的练习和比赛,运用相对评价等等手段,让不管技能好坏、素质差异的每一个同学都能参加和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教师的角色是一个成功的引导者,在学生多体验成功的同时不否认过程中的失败,强调竞争,也强调协作,营造温暖的集体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自信心,确立目标,勇敢向上。
具体案例:某教师在一堂教学比赛课中先进行精心的分组,让学生在不同项目中各有所长,在比赛项目中设计了短跑、实心球和球类等项目,用相对评价和比较评价等方法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让每个组都有机会成为成功者,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五、 “情景模仿式”体育教学模式
这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喜欢模仿。针对这种特性,在教学中用一个或者多个情景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如我们常用的“鸭子走路”、“青蛙跳”、“猴子的运动会”等等。教师的角色是一个形象的被模仿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一个组织和保护帮助者。
具体案例:某教师是一个小学教师,上一节内容是身体基本活动的课。他先带学生进行“鸭子走路”,再来个“青蛙跳”,最后再来一个走“独木桥”、“过山洞”、爬竿、跳过“小河”等内容的“猴子运动会”。让学生在模仿中练习,在练习中模仿,既学动作又想象发展,整个教学氛围非常热烈,教学充满乐趣,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是本人对新“课标”下的几种教学模式的简单阐述。当然,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模式还有很多,比如:注重在教学中进行身体锻炼的模式,发现式体育教学模式,小群体学习模式等等,在这里不再作一一阐述。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向前发展,新的和更加完善的体育教学模式更会不断涌现,本文的最大目的在于促进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促进新的更好的教学模式地不断出现,从而促进体育课程改革的向前发展。
作者简介:
洪新勇,广东省中山市实验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