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维玩摄影

2018-01-30 09:49吴铁壁
大众摄影 2018年2期
关键词:白桦林焦点对焦

吴铁壁

拍片到一定程度,都会遇到一个瓶颈:不知该怎样拍,不知拍什么。也是,拍风光吧,该去的景点都去过了;拍花卉吧,常见的就那么几种,年年拍,怎么出新?这是前进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只有突破这一瓶颈,摄影的水平才能上到一个新台阶。

瓶颈产生的原因不在技术,在于对摄影的理解和认识,在于思维方式。只要换一种思维方式或许就会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

敢于拍的 “不像”

以坝上拍摄为例。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坝上拍片出新难?试想,景点就那么几个,比如拍白桦林,目的又都是求“像”,出新能不难吗?

但是,如果变换思维角度,摆脱“像”的束缚,那就有可能拍出属于自己,与众不同的照片。《白桦韵》是2015年秋在三拐子沟拍的。我将相机在三脚架上固定好,构好图后,选择在多重曝光,3次。拍摄时,第1次用自动对焦,实焦曝光;第2次曝光保持机位不动,手动对焦,稍稍旋转对焦环使主体变虚,曝光;第3次曝光仍保持机位不动,手动对焦,旋转对焦环幅度大些,进一步虚化桦木林,3次曝光在机内合成,夸张地展现出白桦树林的另一种美。只要摆脱了“像”的束缚,创作中就会尽可能地发挥想象力,拍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端起相机之初,我是哪的景好到哪拍,哪朵花美拍哪朵。几年下来,拍景吧,元阳、霞浦、坝上……在这些地方拍出的照片几乎与影友的照片雷同,没有自己的特色;拍花吧,是“去年花一朵,今年一朵花”。不仅没有本质差别,而且怎么看都是“标本”,没有生命力。

中国美学偏重于情景交融,以意境、韵味为核心。能不能用中国美学来指导摄影实践呢?中国美学的“意境”、“韵味”,不仅主张“天人合一”、“神形兼备”、“气韵生动”,而且强调贵“神”贱“形”,把“主观投入”摆到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使我认识到,摄影不仅是为了拍“形”,而是在拍“感觉”。

我尝试着把这些理念应用到摄影创作实践中后,不再追求“真实”、“还原”、“画质”,拍摄时也不仅仅去刻画被摄体的轮廓,而是着眼“意境”,注重抒发自己的感受、抒发自己对美的认识和诉求,追求“神形兼备”、“恍兮惚兮”、“似与不似”的艺术效果。因此,现在在拍摄时我不再盲目按快门,而是通过观察寻找感觉,意在“镜”先,将看到的景物在头脑里分析综合,组成新的画面,再通过适当的方式如多重曝光、晃动相机等,使拍出的景物夸张、变形、抽象,力求使自己的作品既有外形,又有神韵,栩栩如生。如:《曼妙荷塘》,一虛一实两张照片叠加。

什么该像,什么不该像

当我们举起相机瞄向被摄的物体,无论是拍人、拍场景,还是拍自然,潜意识都是“还原”。因此,很自然地把照得像不像作为评价摄影活动与照片的基本标准。拍照一定要“像”吗?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新闻摄影、纪实摄影、标本摄影,甚至到此一游的纪念照拍得“像”、拍得“真”不仅必要而且必需,但是对自然、风光、花卉、静物、人像的创作来说,如再拘泥于“像”、拘泥于“真”那就只能是作茧自缚了。如能突破这一认识,思维方式从求“像”、求“真”,变为求“美”,就会为自己开辟一个新天地。

忽略的元素当前景

中国人生性含蓄,越来越多的摄影者喜欢拍有实有虚的照片。的确,虚实结合好的照片有意境、有韵味,但虚哪实哪呢?常见的做法是以背景的虚衬托主体的实,因此在拍摄时力求躲开障碍物,镜头与主体之间越干净越好。这还是沿用“像”的习惯来创作。如果摒弃这种习惯,換一个思维方式就会发现,一些令人生厌的障碍物恰恰是能为作品增光添彩的前景。

《一帘幽梦》的白桦林是在坝上拍摄的。我不甘心为眼前的白桦林拍“标准像”,四处寻觅,发现脚下半人高的荒草可以利用。我将相机的机位降至最低,用500mm的折反镜头,手动对焦,拧动对焦环,穿过茂密的荒草使远处的白桦林越来越清晣,而镜头前的荒草则高度虚化成雾状,调整相机的俯仰,“雾”与树干形成渐变过渡,按下快门。普通的白桦林宛如飘在云雾里,一幅与众不同的作品完成了,为照片增色的诀窍就是将看似无用的荒草作了前景。

摄影如果不像还叫摄影吗?

“他们是绘画,摄影如果照得不像还叫摄影吗?”

这是混淆了照相机和摄影创作的界限。摄影是人通过照相机来完成的活动。照相机的功能是复制,但操纵照相机的是人,而人是有创造力的。特别是随着工业、科技进步,相机的质量越来越好,功能越来越多,把物体“照得像”已不再是什么难事。况且,许多相机都设置了多重曝光、高速、慢速等功能,其目的就是丰富创作手段。用这些功能拍出来的照片是超现实的,不“像”眼睛所见的景物,但能说这不是摄影吗?

画家论“像与不像”

中国的绘画大师齐白石说,“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法国印象派的大师塞尚说,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重复现实……

这些大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值得借鉴。

“坏天”其实是“好天”

有人说,摄影是靠天吃饭。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什么样的天气才是摄影的理想天气呢?一次,随一个摄影团在坝上阿斯哈图拍片。天雾蒙蒙的,而且下着小雪。见一位摄影师抱着相机往车上走,我问:“老师,不拍啦?”他说:“这鬼天气,通透度这么差,怎么拍?”

通透度不够就拍不出好片吗?请看《雾中日出》。这是在北京顺义汉石桥湿地拍的。我们到汉石桥时太阳还未升起,天灰蒙蒙的,有一层薄雾,通透度很差。凭经验,我判断今天的太阳是个“鸭蛋黄”,看着远处叶子落尽的杨树林和近景深色的芦苇,展现在眼前的本身就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心想,如果再加上一个亮点,理想的“鸭蛋黄”就更完美了。心想事成,太阳从树林中露脸,没有“光”、更没有“芒”,边缘清晰,色泽不妖不艳,真似一个“鸭蛋黄”,太理想了。我迅速调整机位,待太阳越过树梢时用变焦将它的大小调至与画面比例合适,拍下了这幅“国画”。endprint

除了通透度不好的雾天,风天也是许多摄影人的忌讳,认为风天难以拍出好片。风天能使世间万物动起来,为什么不能为我所用,拍出有生命力的照片呢?《风中摇曳》是在圆明园拍的。当时风力有六七级,逆光下的一片芦苇给人一种“旄头漫卷”的意境。用速度优先模式,快门速度1/10秒,按下了快门。作为一个摄影师,不能改变天气,但却可以顺应天气,在“老天爷”提供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能。

我眼中的好天

现在我很少在晴朗、通透度好的天气里拍片。晴朗天气固然可以拍出清晰、亮丽的照片,但容易流俗,缺乏个性。我认为的好天气,恰恰是阴天、风天、霧霾天、雨雪天。因为我崇尚中国美学“神形兼备”“气韵生动”的理念,而“坏”天气变化大,不仅可以使拍出的照片视角独特、个性鲜明,而且适合营造意韵、制造动感,正是实现这一理念的“好”天气。

莫让焦点成枷锁

焦点,是摄影人非常关注的话题。有人认为,照片一定要焦点,最起码有一点是清晰的;有人认为,照片一定要体现摄影语言,摄影语言就是有焦点,清晰;更有甚者,对焦点实行一票否决,凡焦点不实的皆为废片……这些话在一定的阶段,在一定范围内不仅对,而且完全正确。比如,在摄影初学阶段,要求照得清晰,焦点要实就非常正确,因为这是摄影的基本功,必须掌握;再比如,新闻摄影、纪实摄影、科普宣传、标本制作……也须焦点实、拍得清晰。但是,如果对所有的照片不问青红皂,认为凡焦点不实的皆不可取、统统是废片就有失偏颇了。

《神秘林》就是用摇拍法自下而上晃动相机拍成。由于相机始终是在“动”,所以不可能实焦,有固定、清晰的焦点。这张照片是废品吗?这种拍法允不允许呢?

摇拍法

所谓摇拍法就是晃动相机,上下左右甚至画圈都可以,完全看创作需要,幅度也是如此。晃动速度、幅度不同,视觉效果就大不一样。

提醒一句,无论是用摇拍法还是其他方法拍照片,我一般都用三脚架。这样好控制,能保证质量。

对于现在数以千万计的摄影大军来说,大多数人不是工作,而是爱好,是一种对美的追求。摄影可以约定俗成,但不应有一定之规,更没有必遵的法规。摄影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创作活动,我的相机我做主,完全可以任性一点。如果只有提高自己摄影的意愿,而认识上却冲不破“一定”、“必须”的束缚,愿望可能永远是愿望。endprint

猜你喜欢
白桦林焦点对焦
那一片白桦林
“两会”焦点
本期焦点
相位对焦vs对比度侦测对焦
焦点
忧伤的白桦林
喀嚓前一秒的技术DC对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