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宇鹏
摘 要:在地理课堂无痕融合生命教育,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受生命教育的厚重,另一方面能激活地理教材,让地理课堂更精彩。文章结合地理教材内容,阐述地理课堂如何无痕融合生命教育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提高生命意识。
关键词:生命教育;地理课堂;无痕;融合;生命意识;地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5;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32-0030-01
地理是一门研究与地球相关的课程,地球孕育了芸芸众生,也正是有了生命才让地球更加丰富多彩。生命教育以生命为核心,在地理课堂上实施生命教育,能让地理教材更感性,能让学生从人性的角度理解教材内容,这对于促进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热爱地理有重要作用。教师如何紧扣地理教材,无痕融合生命教育,让地理课堂更人文化呢?
一、无痕融合生命教育,助力学生认识世界的构成
学生由于生活阅历浅,对生命的感知并不深刻。生命教育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让学生体会生命体的联系,感受大千世界中生命的奇妙。在地理学科范畴,世界的构成离不开生命体,每个生命体都离不开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生物环境。生命教育应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巧妙结合地理现象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生命,让生命教育更厚重。比如,教学“陆地和海洋”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陆地所生存的人类和动物为探究突破口,让学生通过不同的生命体感受生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实施生命教育时,教师要凸显地理学科特点,将地理知识的学习与生命教育无痕连接起来。如教学“大洲和大洋”时,教师可利用地图对学生进行全球海陆分布特点的说明,以帮助学生记住海洋面积比例。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对不同大洲中生活的人群进行说明,说说各大洲人群的生活特点和生活趣事。同时,教师还可借助地图帮助学生了解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等,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海陆变迁史,利用举例的方法巧妙融入生命教育,使学生更加生动地理解地球表面海陆变迁的问题,最终促使学生对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论点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无痕融合生命教育,助力学生重视环境的保护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课堂的隐性目标,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时,教师可以融入生命教育,借助形象的生命教育案例唤醒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让他们感受生命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感受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从而实现生命教育与环境保护的无痕融合。比如,教學“中国的自然资源”时,教师可以利用图表和数据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并从分类、分布和特征上大致了解相关的概念内容,使学生深刻理解什么是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接着,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呈现出我国环境受到破坏的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般感受环境污染问题带来的一系列反应,如工厂直接将污水排放到河里,导致下游鱼塘里的鱼大面积死亡。触目惊心的一幕幕场景将引发学生的思考:生命与环境有着怎样的联系?教师还可以呈现因环境污染破坏人和其他动物生存环境的视频或图片,使学生的感官受到冲击。这些问题必将引起学生的思考,让生命教育变得更加感性。最后,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自然资源问题,学生将不再只有肤浅的认识,而是带着生命的思考去讨论、交流,最终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无痕融合生命教育,助力学生掌握生存的技能
在地理课堂上实施生命教育,教师要对生存技能问题展开渗透,使学生在面临恶劣的自然环境时能够具备一定的生存能力。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生存技能的培训并没有得到重视,这一方面降低了学生应对自然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阻碍了生命教育的开展。生命教育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生存技能,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巧妙开展生存技能培训,使生命教育更接地气,促使学生感受生命的可贵,并不断提升生存本领。据调查,我国学生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应急能力不够,他们甚至会因为一些基本常识的缺失或错误判断,造成二次伤害。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不少关于自然灾害的素材,教师可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开展生存技能的训练。如在学习关于地震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引导学生多了解地震相关的内容,并设计“地震”场景,看看学生的临场反应。不同学生所表现的应急能力是不一样的,面对慌乱的场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表现进行方法纠正,使学生意识到掌握逃生本领的重要性,并在训练中提升地震逃生能力。生存技能的训练还有很多,如在野外迷路时,如何利用地理教材上的知识判断方向,借助身上的工具或利用大自然提供的工具进行生存。生命是宝贵的,生存技能与生命教育一脉相承,教师结合地理教材将生存技能训练与生命教育联系起来,会使学生更加敬畏生命,并获得生存技能的提升。
四、结束语
总之,生命教育关系着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地理作为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人文要素的重要课程,在地理课堂无痕融合生命教育能让学生以感性的眼光参与地理探究,使枯燥的教材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和富有灵性。想借生命教育激活地理课堂,教师需要积极搭建融合平台,使生命教育无痕地渗透到地理课堂,最终实现地理课堂的增值。
参考文献:
[1]贾楠.中学地理关爱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王阿奋,何存璋.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6(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