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颜之推所撰的《颜氏家训》,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是垂训子孙和家庭教育的典范。他在儿童教育方面的思想理念、方式方法以及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的儿童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颜氏家训》;儿童;教育
《颜氏家训》大約成书于公元6世纪末隋朝初期,是南北朝时北齐黄门侍郎,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总结前人经验,结合自身实践,记述个人经历、思想、见闻、心得,以垂训告诫后代子孙的著作。全书共二十篇,内容丰富。其中,《颜氏家训》在儿童早教方面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观点,这些观点对当今的儿童教育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 教子宜早
颜之推认为,年幼孩童处于“体性未定”的发展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他认为成人应该利用这一良机,及早培养儿童良好的德行修养,有条件的还应在母亲怀孕时就进行胎教。他提到古代圣贤的帝王就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斜视,耳不妄听。”及到“生子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在孩子哭闹的年纪,便应以明白孝仁礼义的人引导孩子。即便是普通人家没有条件对婴儿胎教,但“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否则,错过儿童教育的良机,恶习一旦养成,难以矫正,父母与孩子之间徒增怨恨,长大后的孩子有可能就是个败家子。所谓“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而死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颜之推的教育思想与《学记》的教育思想是相通的。《礼记·学记》中说:“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早教,就是在“未发”时,禁止孩子的错误行为,在“当其可”时,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引导。如果等到陋习养成之后才去禁止,就要伤筋动骨,阻力重重而效果难显了。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对孩子及早进行规范训练,是留给孩子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将为孩子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颜之推的一生三为亡国之人,宦海沉浮。这些特殊的经历让他认识到“乡国不可长保,父兄不可长依”,乱世谋生,唯有靠自己的一技之长,“技之易习而可贵者也”,“积财千万不如薄艺在身”。离乱之时,所有财富都有可能顷刻之间化为乌有,唯有习得的知识、本领与你同在,走遍天下都可以凭此安身立命,“心载千百卷,百世不为小人也”。颜之推谆谆告诫后代子孙要勉力学习,孩子的学习要趁早。他说:“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意思是说人在幼年时,心思纯净,精神容易集中,记忆力旺盛,而成年之后思绪纷乱,思想复杂,精神分散,记忆力逐渐衰退,时过而后学,则勤学而难成。他还提及自身学习体验说明幼年时学习的东西终生难忘。他说:“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试》。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荒芜矣。”所以“固须早教,勿失良机”。
二、 教子要严
颜之推认为家庭教育应当从严入手,父母应该“威严有慈”,不能因为儿童年幼而一味溺爱和放纵。如果在一些生活细节上对孩子百依百顺,“饮食运为,恣意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应训诫的反而赞赏,应制止的反而觉得好玩而不“使止则止”,到了孩子应该懂事的年龄,就会混淆是非,不辨正误。所以,“父子之言,不可以狎”,“狎则怠慢生焉”。对待儿童必须严格要求,有时甚至可以使用鞭挞手段辅助教育。父母不可“重于诃怒”,害怕“伤其颜色”而“不忍楚挞”。笞罚不是有意伤害亲生骨肉,是因为“诚不得已也”。如同患病要打针吃药一样。打针吃药都会让孩子痛苦,但只有药到病才可除。为了教育,有时不得不使用鞭子。同时颜之推还指出,对孩子的优点不可过分称扬,对其错误的言行也不能千方百计进行掩饰。“一言之是,偏行于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掩藏文饰,冀其自改”。倘若如此,恐怕孩子只会“暴慢日滋”,有可能招致祸端,“陷其罪恶”,毁掉孩子的一生。
三、 爱子须均
颜之推在提倡孩童教育“宜早”、“要严”的基础上,还提出了对待所有子女在教育和爱护上一视同仁的思想,不可偏袒、偏宠。“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德有貌的孩子固然值得赏识,但那些愚蠢迟钝的孩子也应当得到怜爱。爱子不能均,后患无穷。得宠者会得意扬扬,恃宠而骄,最终会是“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失宠者会落落寡欢,心生不平,心理产生阴影,甚至心理疾患;互相之间矛盾丛生、相互忌恨,结果是损害手足之情,破坏家庭气氛的和睦温馨,甚至引发更大的家庭矛盾。颜之推的“均爱”教育的主张是基于家庭,这种教育理念可以扩展到整个社会、学校对儿童的教育。“均爱”的教育原则要求受教育者都能受到同样的关注,并实现于成人与不同儿童之间的关系互动中,做到“有教无类”。
四、 结语
《颜氏家训》自成书以来,一直被作为家教范本,广为流布,经久不衰。书里字字珠玑,句句肺腑之言,拳拳之心,殷殷切切,以寄厚望于来者。所以清人王钺在《读书丛残》中盛赞其“篇篇如药石,言言龟鉴”。《颜氏家训》中关于儿童教育的观念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家庭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最终实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明主编.中华家训经典全书[M].新星出版社,2015.
[2] 丁海东,李春芳.《颜氏家训》中的早期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
作者简介:张玉春,江苏省委党校文化学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