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栋
国家大计,教育为本;民族振兴,教育先行。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为新时代的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在新时代“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总体框架下,“建设教育强国”是目标,“加快教育现代化”是路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标准。实现“教育强国”这个宏伟愿景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7年11月14日,湖北省教科院與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组建的“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运营,为全省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搭建了平台、提供了阵地、创造了机会、拓展了空间。在我看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让教育受尊重、让教师有尊严。简言之,就是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荀子·大略》中写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将要兴盛,必然要尊师重教;只有尊师重教,国家的法度才能得到保存。其实,荀子一直认为教师的作用与君王的作用同样重要,并强调人有师表、国有师表的重要性。教师不仅起到传播知识、释疑解惑的作用,还起到教化育人、为人榜样的作用。发展好教育事业,不仅能提高人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还能促进科技进步、生产发展、人民安居乐业。“贵师重傅”能使“国将兴”,而“贱师轻傅”则导致“国将衰”。正因如此,尊师重教历来都被贤明的领导者所重视。
尊师重教始于立德树人,终于人民满意。教师被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与记者、医生一道,代表着社会的基本良心。什么都可以坏,但良心不能坏。因此,教师必须始终保持一种高尚、博爱、专业、职业的境界,时时、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和社会树榜样、立标杆,真正以高尚人格赢得社会尊重,以专业素养获得职业尊严。
2017年1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会议强调,要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能力,深入推进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这为教师队伍全面走向专业化和职业化,为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浓郁氛围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马丁·路德·金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她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她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她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取决于她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可见,教育成就文明,文明催生力量。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是教师的名片,教师是学校的品牌。当教育事业受尊重、教师职业有尊严时,人民更有信仰,民族更有希望,国家更有力量。
(作者系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总编辑、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