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音有声何妨无弦

2018-01-30 15:43刘芳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刘芳

摘 要: 陶渊明手抚无弦琴的传说由来已久,此说虽有史料记载,但其中真假莫辨,而后代文人或迎合此说或避重就轻,倾向于把它当做一个文化符号来表现文人意趣。本文将从无弦琴之器、琴之人、琴之音等角度探析陶渊明手抚无弦琴的文化意象。

关键词: 无弦琴;琴之器;琴之人;琴之音

中图分类号: I2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7)06-0080-04

在中国文坛,关于陶渊明有一个传说,说他“不解音律”,却蓄有一张无弦琴。此说的始作俑者,是南朝的沈约,他在《宋书·隐逸传》中写道:“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1]稍后,萧统在《陶渊明传》中说:“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2]唐时的《晋书·隐逸传》中的描绘更加形象:“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3]此后,历代文人对这个传说不断添枝加叶,津津乐道于此,鲜少去考证无弦琴的有无与陶渊明不解音律的真假。

其实,只要稍作梳理,回顾一下陶渊明诗文中对琴的描述,就不难发现,“不解音律”之论实在是没有说服力的。在渊明的诗文中,他曾多次提到他的“琴”,比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中说:“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2]《时运》写道:“清琴横床,浊酒半壶”;[2]《答庞参军》中:“衡门之下,有琴有书。载弹载咏,爰得我娱”;[2]《和郭主簿二首》写道:“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2]《杂诗十二首》则有“觴弦肆朝日,杯中酒不燥”;[2]《归去来兮》写道“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2]《咏贫士》说“荣叟老带索,欣然方弹琴”;[2]《闲情赋》曰“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2]《扇上画赞》说“曰琴曰书,顾盼有俦”;[2]《祭从弟敬远文》中“晨采上药,夕闲素琴”;[2]《与子俨等疏》说道:“少学琴书,偶爱闲静”;[2]《自祭文》中“欣以素牍,和以七弦”[2]……

上述诗句中,陶渊明学琴、抚琴的印迹从少年时期一直到后来出仕、辞归的生活中,显然已经可以否定“不解音律”的结论了。那么,既解音律,为何不援琴而歌,身边的琴何以被史料传为一张无弦琴呢?这个问题苏轼做了个简单的猜想,他曾作《渊明无弦琴》一文说:“旧说渊明不知音,蓄无弦琴以寄意,曰‘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此妄也。渊明自云‘和以七弦,岂得不知音,当是有琴而弦弊坏,不复更张,但抚弄以寄意,如此乃得其真。”[2]

这是说陶渊明归隐后生活贫寒,想要抚琴时碰巧琴弦坏了,一时无力更换新弦,又赶上心中有所感触,需要抒发,就抱着那张无弦琴抚弄一番。可能此情景正好被他人看到,以此为笑谈传播出去也未尝不可。有琴弦则弹,无琴弦则抚弄,天性率真的陶渊明偶一为之的自然举动,旁观者不解其意,几经传说,愈发加深了陶渊明手抚无弦琴的玄秘气息,这也符合魏晋时期人们的品藻习惯。经过历代文人的不断渲染,陶渊明手抚无弦琴逐渐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琴之器既得、琴之人犹在、那么琴之音自然也应运而生,这种无弦却能抚的境界也成为历代文人追求的一种文化趣味。

一、琴之器

荀子《乐论》云:“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3]琴家杨宗稷《琴话》指出:“古人以琴为怡情养性之具,非以悦耳取媚于人。”[3]古琴与文人的渊源由来已久。先秦两汉时期,古琴还没有完全摆脱朝廷庙堂,有着重要的政治功能,班固《白虎通德论·礼乐》曰:“琴者,禁也。禁人邪恶,归于正道,故谓之琴。”[3]而魏晋以后,古琴向士人们的精神生活逐渐挺进,成为了寄情抒怀的重要载体,许多文人墨客或援琴而歌或抚琴自娱,让琴不仅成为一种生活乐器,也进入文学的表达,琴器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学手法。《文心雕龙》说“诗为乐心,声为乐体”,[4]中国诗歌的传统是诗与歌合一的表达。琴、乐之于诗,是以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活动韵律纳于文字声律;诗之于琴、乐,是以宇宙生生之节奏,人间心灵之呼吸和血脉之流动,托于乐声琴音;而琴之于诗、乐,也不简单就是一种“器”而已,“而是某种文化之‘道的转换策略,具有一种‘无用之大用的特点”。[5]

从古琴的发展史来看,古琴的琴弦经历了多弦到定弦、五弦到七弦的几个重要变化,但有关古琴之器形的象征意义在史料中早有记载:“上为天统,下为地统,中为人统,抑扬之际,上取泛声则轻清而属天,下取按声则重浊而为地,不加抑按则丝木之声均和而属人。”[3](《太古遗音·琴制尚象论》)古琴的泛音、按音、散音象征着天地人三位的合而为一,所以,古琴是包含世间万物于一身,集天地之灵气,与君子之德同存的器物。

陶渊明的琴是怎样的器形呢?史传其为一张“素琴”、“无弦”、“弦徽不具”,若以这种论点为据,那么陶渊明的琴器是有缺失的。“天统”、“地统”尚在,独无“人统”。天地尚在,君子何在?这很像一种拷问,在当时残酷的政治局面之下,君子的栖身之地在哪?所以,后世有学者认为,陶渊明的琴器之所以无弦,正是由于诗人对时局的不满,刻意撤掉了琴弦,放弃了表达心声的弦歌方式。也有文人认为陶渊明的无弦琴只是偶然得之。在陶渊明诗文中的自述中,他学琴善于抚琴是毋庸置疑的,以前文苏轼的观点来看,琴弦的缺失只是因为家贫无法购买新弦。当时的古琴以丝线为弦,一张好琴的丝弦以上等蚕丝为要。丝弦的音色沧桑厚重,韵味十足,但缺点也很明显,存放保养不易、调弦换弦不易,是需要一定的财力与精力去维护的。陶渊明归耕田园后,这张古琴与诗人一样每况愈下,在陋室中琴弦逐渐老化,闲置或抚弄都容易断弦,虽然可以续弦,但断处渐多后需要换弦,不仅开销大,又因诗人居于穷巷得到好弦的机会也不易,最终成为了一张无弦的素琴。

明代《神奇秘谱》云:“琴之为物,圣人制之,以正心术,导政事,和六气,调玉烛,实天地之灵气,太古之神物,乃中国圣人治世之音,君子修养之物。”[3]所以,琴在中国文化中有独特的地位,它并不是简单地发出物质的声音,而是代人发声,通过人传达生命的思考。陶渊明的琴弦尚存时,他的抚琴技艺无意考证,而琴弦既失,他仍然抚之,这不仅仅是把琴当做简单的器具使用,而是作为诗人内心生命的表达。endprint

二、琴之人

1. 抚琴者

李贽《琴赋》说:“琴者,心也,琴者,吟也,所以吟其心也。”[3]抚琴即抚心,听琴亦听心,琴器与琴乐本身是物质层面的,没有情感色彩,赋予其生命与感情的只能是抚琴者,欲听琴音,先观其人。

陶渊明手抚无弦琴的传说基本集中于他归隐后的生活阶段,诗人归隐后,徜徉于青山绿水中,狭道间、东篱下,好似闲人,实际上他必须亲自躬耕陇亩,困苦与清贫是生活的常态。在这样困顿的坏境中,陶渊明难能可贵的就是他的秉性真淳自然,毫不矫揉造作。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绝句》)[2],“一往真气,自胸中流出。”(施补华《岘傭说诗》)[2]

王寿昌《小清华园诗话》卷上云:“何谓真?曰:自来言情之真者,无如靖节。”[2]

顾炎武曾经以陶渊明为例说道:“栗里之征士,淡然若忘于世,而感慨之怀有时不能自止而微见其情者,真也。”[6]

真淳的性情,真诚的诗文,构成了陶渊明的赤子情怀。

陶渊明诗文真淳自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真正的做到了无所期待,这是他对那个年代最高贵的反击。不幸如渊明,生在那样的动乱年代,经历了太多的篡和乱,东篱之下,满目疮痍;有幸如渊明,贫苦的生活历练了他的处变不惊,他的无待于外。要知道,一个人只有在对外部世界无所凭借或期待之时,他才能获得精神上真正的自由,才能真正进入逍遥自在的境界。所以,张随在《无弦琴赋》中说:“抚空器而意得,遺繁弦而道宣”[3],陶渊明是在抚琴中追求一种无言的意趣,就像得意忘言,得鱼忘筌一样,琴只不过是一种抒发内心情感的工具,抚琴只是适性任情的自我表达。

2. 听琴者

陶渊明手抚无弦琴之说流传后,引起无数文人认同,人们纷纷认可无弦琴的存在价值,比如李白的“素琴本无弦”[2],(《戏赠郑溧阳》)黄庭坚的“彭泽意在无弦”[2],(《赠高子勉》)白居易说:“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2]等等。

琴尚有弦,如何听琴?

《庄子人间世》说:“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7]

张伯雨《老琴》说“莫道无弦有真趣,须于弦上悟无弦。”[3]

“音律之外求七情,万变悉从心上起。”[8]

听琴是审美活动,“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让对象保持它的自由与无限。”[9]我国古代的审美传统中重感觉,重体悟。明人高濂在《遵生八笺》里说,“操高山流水之音于曲中,得松风夜月之趣于指下,是为君子雅业,岂彼心中无德,腹内无墨者,可与圣贤共语?”[3]那些不解雅趣、不识真义的粗俗之人,是无法体会琴音之妙的。听琴者与抚琴者一样,要以心解琴趣,要以对生活的深刻感受、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等等来涵养自身,聆听琴音。

琴失其弦,如何听琴?

听琴之人要善于听取弦外之音,何谓弦外之音呢?“道静之声,道人废弦,视为弦外音。”[10]“弦外音”即丝弦之外的音,是音乐之外的乐,并不由琴曲取得,而得之于趣外与乐外。

“人解读有字书,不解读无字书;知弹有弦琴,不知弹无弦琴。以迹用不以神用,何以得琴书佳趣?”[11]这是说人们读得懂有字书,却读不懂无字书;会弹有弦琴,却不会弹无弦琴。只知道运用有形的东西,却不能领悟其中的神韵,怎能理解琴书之中的高雅情趣呢?

琴之无弦就好比文之无言,表达方式的缺失却没有阻碍人们的体悟与认同,反而引起大家的共鸣。后代文人不断渲染陶渊明手抚无弦琴的真实性,其中缘由或许可以到庄子那里找到渊薮。庄子对外在的表达方式有过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语言只能谈及事物的表象,而内在实质只能通过心意的感悟才能达成,所以是言不及义的;音乐的表达更是如此,琴师作乐永远是有缺憾的,当他奏出一个音时,其余的六个音却同时消失了,外在的言与弦并不是表达的唯一途径,所以,不妨静坐无弦琴前,用心倾听琴者内心的声音吧。

三、琴之音

明代琴谱《风宣玄品》说:“不遇知音则不弹也。如无知音,宁对清风明月、苍松怪石、颠猿老鹤而鼓耳,是为自得其乐也”。[3]

“知音难求,自得其乐”,是陶渊明琴音之一。

为何说陶渊明没有知音呢?“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2]这是诗人较年轻时写下的《拟古》,诗人几次出仕、几次辞官,即使有着家贫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政治理想和精神追求的落空。军阀混战、惨烈的现实政治让诗人选择了返身自然,他期盼田园是精神的栖息之地,可是内心的落寞与孤寂又有谁能解?伯牙尚与子期有过短暂美好的遇合,庄周也有惠子这个旗鼓相当的对手,天下之士莫不求知己,有一个人能理解他的追求该是多么难得的啊!陶渊明是孤独的,他说“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2](《杂诗》),“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2]这是陶渊明在《咏贫士》组诗中第一首诗中的句子,这贫士何尝不是诗人自己?

生活贫困,知音难求,但生活的困顿并没有消磨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安贫乐道并自得其乐才是诗人的真实写照。陶渊明归隐后,不仅饮食不佳,连酒也不常得,萧统所说的“寄酒为迹”只能偶一为之,贫困是他的常态,“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背眠”[2](《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偶有名酒,无夕不饮”[2],“既醉之后,辙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2]醉后还能写诗作文,可见并未贪杯狂饮,喝酒不过是他抒怀或自娱的途径罢了。而醉酒之后的诗人更乐于以文字释怀,正如刘熙载所说:“文所不能言之意,诗或能言之。大抵文善醒,诗善醉,醉中语亦有醒时道不到者。”[12]陶渊明醉后的自娱文字、偶一抚弄的无弦琴之音只是不同形式的表达,其内在精神是相通的,诗文里的田园自然之趣当是诗人指下之音。

“韵外之致,心内之音”,是陶渊明琴音之二。endprint

《论语·述而》里说:“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3]这就是绕梁之音,强调的是音乐要有韵味。刘勰《文心雕龙》“同声相应谓之韵”[4],这里的韵味并不是直指音乐的,而是对文学作品的品评。所谓文学之“韵”,说的是文学表达的无声胜有声,意在言外,回味无穷。陶渊明的文学之韵,杨万里曾说:“五言古诗,句雅淡而味深长者,陶渊明也。”[2](《诚斋诗话》)而他文学作品里的韵味不妨可以看做是他指下的琴音。因为真正伟大的诗人,他的内心世界与文学的外在表达是一致的,文学之韵也是诗人的音乐之韵。

《礼记·乐记》中说:“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3]创作者的心境与风格会影响琴音的变幻,而陶渊明的诗文并不局限于一类风格,他虽以平淡自然为主,也有金刚怒目之风。若渊明那琴上丝弦尚存,他会奏出怎样的音乐呢?

最后借木心先生的一句话结束吧,因为“天生丽质”[13],何惧“乱头粗服”[13]?真纯自然如渊明者,心内有音,何妨无弦?

[参考文献]

[1]沈 约.宋书·隐逸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卷23.

[2]陶渊明.陶渊明集[M].逯饮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

[3]吴 钊.中国古代乐论选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4]刘 勰.文心雕龙[M].北京:人民文學出社,2008:560.

[5]易存国.中国古琴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6]黄汝成.日知录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095.

[7]陈鼓应.庄子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6:175.

[8]易存国.中华古琴文化[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32.

[9]黑格尔.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179.

[10]张清治.琴境图说.音乐美学[J].北京:现代出版社,1988:2.39.

[11]洪应明.菜根谭[M].北京:中华书局,2013:233.

[12]刘熙载.艺概注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9:358.

[13]木心.文学回忆录[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4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