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地区优质高产小麦栽培与管理技术

2018-01-30 10:27胡云飞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24期
关键词:淮北地区麦田高产

胡云飞

调查表明,淮北地区小麦栽培面积在150万hm2左右,达全省小麦种植面积70%以上,总产量是全省小麦总产量的75%以上,不管是种植面积或是产量都是该地区粮食作物的首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淮北地区的小麦种植已从中产迈向了高产,为克服产量不稳定、抗灾害能力较弱、品质不佳等问题,实现小麦的优质高产目标,有必要对其栽培与管理技术进行总结分析。

1 小麦播种前的管理技术

1.1 精选优质高产小麦品种

实现小麦的优质高产,只有选择品质好、分蘖强、抗倒伏以及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才能够充分发挥生长过程中的光合能力与抗衰老的优势。淮北地区大量选择种植的小麦品种有烟农19、新麦18以及皖麦38等,这些都是经过实际种植所验证过效益不错的品种。

1.2 精细整地,提升土壤肥力

为有效提升小麦的最终产量,要对土壤进行深耕作业,倘若是采取旋耕的方式,需保持深翻耕,避免有大量的生土出现;秸秆作为帮助农作物生产的常见生物肥料,可直接还田处理,同时要将破碎的秸秆清理掉,保证耕层深浅度一致,这样一来种植地面能够保证平整。浇水要保持均匀度,倘若底墒不足,要先进行造墒,然后再进行整地作用。

1.3 确定播种日期

淮北地区的小麦种植面积非常广,在经过多年的种植后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播种时间方面要結合淮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决定。淮北地区的中北部则比较适合种植弱冬性的小麦品种,可在每年的9月下旬~10月中旬进行播种,半冬性的小麦品种与春性小麦品种则可选择在每年的10月20日~30日播种;淮北地区北部与南部的小麦播种时间则需要比中北部地区的播种时间推迟或前移3~5天左右,其中弱冬性小麦品种可在10月上旬播种,半冬性与春性小麦品种则最好在每年的10月下旬~11月上旬播种。

1.4 合理密植

淮北地区的优质高产小麦一定需要采取机械精量播种,行距控制在23~15cm左右,播种深度控制在3~5cm左右。在采用播种机进行播种时,要均匀下种,确保深浅度一致,并且控制好播种数量,这也是小麦栽培过程中在过冬前进行壮苗的重要举措。

小麦品种、播期早晚、播种方式以及土壤肥沃程度不一样都有着不一样的播种量,通常来讲中上等土壤肥沃程度、采取机械化进行播种的,半冬性小麦品种需要用到225万~270万株/hm2基本苗,春性小麦品种则需要255万~300万株/hm2基本苗。

1.5 平衡配方施肥

为实现小麦的优质高产,保证施肥的科学合理性是基本前提,施肥的基本准则为:结合土壤肥沃程度与小麦的生长规律,进行有机肥与无机肥的融合施加,同时配合施用氮、磷、钾等微量元素化肥,做好基肥、追肥工作。

为保证施肥的科学合理性,要对进行测土配方。为保证小麦的优质高产,在秋收之前应该有专业的农技人员对种植土壤进行取样化验,根据土壤化验结果与小麦品种的需肥规律,进而制定出针对性的施肥配方。根据淮北地区土壤养分的具体情况,通常需要施加土杂肥45t/hm2 以上,氮肥180~225kg/hm2、P2O5 135~180 kg/hm 2、K2O 120~150kg/hm 2、S 45~~60 kg/hm 2 ,B、Zn各15~30 kg/hm2。

2 加强小麦生长期的栽培与管理

2.1 旺长麦田管理

播期偏早的麦田,该类麦田中的小麦生长速度非常快,植株普遍较高,耐寒性不足,极易遭受春寒影响,严重制约小麦生长;播期适宜的麦田,播种量非常大,植株较为密集,倘若不进行合理的控制则极易导致小麦植株由于缺乏光照而无法健康生长,出现倒伏现象。针对于返青期的小麦来讲,要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适度的镇压,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小麦出现太多的分蘖情况,在早春季节,天气温度稍高,能够有效的抑制小麦的过快生长,使其不那么早地进入拔节期。适度镇压需要在无霜时期进行,目的是为了减少对麦苗的损伤。若种植地为盐碱地,则不需要进行过度镇压,避免土壤出现板结现象,会不利于土壤的透气,对小麦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2.2 壮苗麦田的管理

春季采取适当的镇压措施,能够有效避免板结现象的发生,填补裂缝,提升栽培土壤的肥力与通气能力,利于水分的吸收,避免水分的过度蒸发,帮助小麦能够更为健康的生长。在小麦拔节期要做好追肥浇水工作,对麦苗分蘖过大的现象进行有效的把控,将生育后期的光合高值持续时间有效延长,进而提升麦苗的根系活力,促进小麦茁壮成长,进而实现小麦栽培的优质高产。

3 小麦病虫害防治管理技术

针对小麦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可采取化学手段进行防治管理,小麦的生育期进行农药喷洒工作,在确保小麦产量提升的同时,也可提升小麦的抗病性,降低病虫害对小麦生长的不良影响。因此除了要精选优良的小麦品种之外,还应采用多效唑去改善小麦植株矮化的问题,能够有效的帮助小麦快速且健康的生长,提升其抗病、抗虫害的能力,实现小麦的优质高产。在氮肥施用不足的情况下,多施用多效唑能够提升小麦的蛋白质含量,进而有效解决小麦倒伏问题。

小麦生长当中,出现的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纹枯病、黑穗病、麦蜘蛛、吸浆虫等,针对这些种类的病虫害问题,种植人员可在返青期施用多菌灵药剂进行病虫害防治,从大实践情况来看,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倘若小麦生育期内出现了红蜘蛛虫害,则可适度增添50%的三氯杀螨醇药物,对小麦进行定期喷施;出现吸浆虫虫害,则可施用40%辛硫酸进行喷施处理。

(作者单位:236633安徽省太和县赵庙镇农业综合服务站)endprint

猜你喜欢
淮北地区麦田高产
淮北地区麦茬机插优质食味粳稻氮肥减量的精确运筹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淮北地区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与运作研究
不关我的事
别人做不到
只有更好的
一直在努力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大葱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