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技推广管理工作的探讨

2018-01-30 10:23卢玲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24期
关键词:农技主管部门技术推广

卢玲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新型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农技推广精益化管理是促进基层农业转型升级实践供给侧改革的落地和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的有效手段,能确保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能快速有效地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本文就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中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强化管理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对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精益化管理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1 当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行分级管理,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隶属县农业局。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隶属乡镇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财物由乡镇管理,农业技术人员的时间精力主要用在乡镇的中心工作上,很少用在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上。县级机构对乡镇农业技站的指挥协调困难,致使一些重要的省市级技术推广项目无法落地,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普及的力度不大和速度不快,效率不高。

1.2 农业技术推广政府职能主管部门协调服务力度不够

县农业局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主管部门,在实际推广过程中没有发挥整个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整体功能;没有提供更多更新的服务功能,为农民提供多方位的咨询和服务;没有推广市场化运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无法履行。

1.3 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工作指导方法没有与时俱进

由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工作方式单一,没有借助现代互联网技术手段,没有制作三维动画视频利用微信将先进的农业技术传播,还是作举办培训班等老办法,新时代的农民不感兴趣,参加培训的农民数量较少,积极性较低,;另外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没有自己的试验田,没有自己推广成功的案例和数据,也影响推广的效果。

1.4 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结构性缺员

乡镇农业推广机构中不同程度存在专业人员不足,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技能低,人员被抽调从事专项工作等问题,对目前农业新技术、新成果不能较快地掌握应用推广,也造成推广效果不佳。

2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工作建议

2.1 改革现有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制

从体制机制层面对农技推广体系进行改革,要顶层设计,上级推动,对乡镇农技推广站进行有效整合,一是乡镇农技推广站实行县主管部门直管,从根本上解决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管理职能不清的问题。二是要明确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编制、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业务管理、人员培训等管理职责。同时要明确乡镇农技机构管理实行以县为主,以乡镇为辅双重领导的体制,以县级农业主管部门负责管理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的考核,人事变动和资产监管等,着力解决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在位不在岗、县级农业主管部门控制力弱等问题。

2.2 健全以县级农业主管职能部门为主的社会化服务机制

一是要建立县级农业主管部门要与农业科研、教育机构密切合作机制,加强对乡镇农技推广人才的培养;二是要建立激励机制,通过示范基地建设,信息化建设、技能培训、项目带动等,引导科研人员到乡镇农技推广一线进行考察和锻炼;三是进一步发挥涉农组织的作用,通过制定倾斜政策,为农村经济合作社、涉农企业等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鼓励涉农组织更多地参与乡镇农技推广工作中。

2.3 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方法的创新力度

一是注重信息传播技术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应用。在有线电视、广播和地方报刊上对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进行信息传播的基础上,要借助现代互联网技术手段,制作新技术三维动画视频利用手机APP、微信将先进的农业技术进行传播。二是定期组织具有较高水平的农业工作者前往农村提供指导和帮助。三是会同涉农组织和农户进行新技术、新成果分享和交流。四是通过建设自有试验田,在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召开现场推进观摩会扩大推广成果。另外还应注重农民的先进经验的推广。

2.4 规范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管理

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对缺员的乡镇农业技能推广机构通过公开招聘的方法,择优聘用的方法补充。对结构性缺员的机构,对现有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队伍专业技能水平,彌补专业人员不足的问题。建立人员绩效考评机制,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和推广技术人员的薪金、职位晋级、职称评定等挂钩,激发工作积极性。

(作者单位:350100福建省闽侯县农业局)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技主管部门技术推广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安徽园林》通过省主管部门年审
我国环境立法的演变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对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的思考
培育乡镇农技人员立足当下更要看重长远
看仪陇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对太湖流域水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管体系构建的思考
林业工作站职能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