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工程教育认证的时代逻辑、经验及其启示

2018-01-30 22:57蔡翔华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工程技术工程师人才

蔡翔华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201209)

0 引言

工程教育认证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从产生之日起,工程教育认证就与工程教育的发展如影相随,工程教育的每次重大变革,无不影响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改革的走向。我国自2006年开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2013年6月成为《华盛顿协议》预备成员,2014年初提交转正申请,2016年6月获全票通过,成为《华盛顿协议》第18个正式成员。这意味着我国将全面参与《华盛顿协议》各项规则的制定,我国工程教育认证的结果将得到其他成员认可,通过认证专业的毕业生在相关国家申请工程师执业资格时,将享有与本国毕业生同等待遇。

工程教育认证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一种通过国际实质等效原则决定的认证,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工程教育认证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实施,开展专业认证对工程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毋庸置疑,同时开展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于提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 开展工程教育认证的时代逻辑

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高我国工程教育质量,从外部环境看,全球化趋势下的经济转型升级要求各国提升工程教育和工程技术人才的质量,这是国家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保证;从内部环境看,我国的工业创新趋势和创新创业的时代发展主题要求进一步加强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与用人单位和社会需求的匹配度。这是开展工程教育认证的时代逻辑。

1.1 外部动因:全球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世界各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和国际竞争压力,都将工程教育和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作为国家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和国家竞争力提升的保证。

工程教育认证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工程教育的每次重大变革,都影响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改革的走向。工程教育认证现已发展成为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工程教育在适应世界变化趋势的过程中形成了三大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协议:一是《华盛顿协议》(the washington accord),主要针对国际上对本科工程学位(一般为4年)教育及工程师培养质量的认定;二是旨在推动工程技术(一般为3年)教育认证的《悉尼协议》(the sydney accord);三是《都柏林协议》(the dublin accord),针对一般为2年、层次较低的工程技术员学历认证。全球化的趋势和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了工程人才的国际流动,各国加入工程教育认证的国际互认体系,实现对工程教育学位、学历的互认已成为必然趋势。

从全球范围来看,以美国为代表,欧洲各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选择开展适应各自国情的工程教育认证,积极加入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认证体系,工程教育认证是确保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既提高了本国高等工程类专业毕业生的质量,又借人才资源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

1.2 内部动因:对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迫切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模居世界之首,本、专科在校生约占到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1/3,我国高等教育在从精英教育阶段到大众教育阶段的转变过程中,高等工程教育的改进和变革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工程教育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总体水平。而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与国际标准相比有着较大差距。

我国的工业创新趋势和创新创业的时代发展主题要求进一步加强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而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正是学校开展工程教育的努力方向。教育部目前正在开展专业三级认证体系建设试点,今后将对20%以上的专业进行国际质量标准认证,以期使我国工程教育的质量达到国际标准。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以及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确立,社会对工程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的人才与用人单位和社会需求的匹配度不高,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都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诉求。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备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质量工程人才,是高等工程教育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

推动中国工程教育融入世界工程教育发展,一方面按照国际工程教育通行的理念来推动工程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国际标准培养工程师,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我国工程技术教育认证的学生,可以在相关国家或地区取得工程执业资格,为工程类毕业生走向世界提供有国际互认质量标准的通行证,提升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工程类人才的能力水平。

2 开展工程教育认证的经验

2.1 美国:工程教育认证制度的奠基者

二战后,美国工程教育协会提出要大力加强工程教育科学化的进程,到上世纪80年代又提出工程教育必须回归到工程实践,至90年代中期,美国工程与技术教育认证委员会(Accreditation Board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ABET)提出了“基于学习产出”的认证标准EC2000并在2001年正式实施。ABET作为一个非官方的中介性、非营利性认证的会员制机构,由众多工程协(学)会联合组成,其专业权威得到了美国教育部和美国高等教育委员会的双重认可,会员则多来自于工程实务界,保证了其权威性和独立性[1]。ABET已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工程认证机构,代表开展工程认证教育的典范,与许多国家签订了工程专业教育相互认可的协议,《华盛顿协议》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ABET具体的认证活动由其下设的4个认证委员会,分别与不同工程领域内的相应的专业协会开展合作,负责认证标准的制定以及对认证工作的实施和过程进行管理。ABET认证严格遵守EC2000认证标准,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元化的认证方法,其工程化导向引导着高校工程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对各个相关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指导作用。在美国要获得注册工程师资格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必须拥有通过ABET认证的工程专业的相关实习经历,这一方面提升了本国工程技术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推动了美国工程技术人员的国际流动和在国际市场上的就业。

2.2 德国:欧洲工程教育认证制度的先行者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力求与英美国家的工程教育的学制接轨,缩短了学制同时增加了学士学位的培养层次。德国工业大学因其严格的培养传统和良好的国际声誉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德国主动寻求高等工程教育的变革,专业认证开始在高等工程教育领域广泛开展起来。德国联邦各州也为以应用性为特色的应用科技大学不断修订教育法规和相应的法律。1999年,在德国工程师协会的倡导下建立了德国工科专业认证机构(Accreditation of Bachelor’s and Master’s Study Programs in Engineering,Informatics,Natural Sciences and Mathematics,ASIIN),它在德国高等工程教育认证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专业性。ASIIN负责全部工程科学、信息学、自然科学和数学学科的工程教育认证[2]。

ASSIN的各个专业委员会制定相关的学科认证标准包括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通用标准是适用于工程科学、信息学、自然科学和数学学科所有的学士、硕士学位专业,而专业标准则是针对通用标准的补充。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从学生的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标准并按此标准来评价人才培养的质量,使得德国工业大学培养的工程人才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此外,ASIIN在2004年9月加入欧洲认证工程师计划EUR-ACE,成为推行欧洲工程教育改革和工程教育认证制度的先行者。

2.3 日本:推行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师认证相结合

20世纪末日本的经济破灭给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带来巨大压力和需求,日本的工程教育认证在此背景下开始。日本高等工程教育认证始于2001年,由日本技术人员教育认定机构日本工程教育认证委员会(Japan 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JABEE)负责。JABEE是一个非政府机构,保证了认证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同时日本也积极拓展将认证结果与国内的“技术士”(即技师)考试两者结合起来的项目[3],并加入《华盛顿协议》来保证本国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质量与国际接轨。

日本的工程教育认证制度是由外部非政府机构所开展的对大学等高等教育实施者的专业认证制度。认证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与社会尤其是与工业企业界的要求和水准的匹配度,对达到要求和标准的课程进行认证,以及用JABEE标准为基准衡量大学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否达到了国际同类专业的最低水准要求。日本的JABEE标准包括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两部分,通用标准是所有认证专业都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而专业补充标准是根据具体专业的特殊要求对通用标准的补充,由各个相关专业学会负责制定[4]。

此外,日本在20世纪末开始加入国际工程师认证体系,由日本专业工程师协会IPEJ负责,除开展本国工程师认证外还开展了国际工程师IPEA和亚太工程师认证[5]。

2.4 中国台湾地区:实现完整学历、学位层次的高等工程教育认证

2003年 1月,中国台湾地区 “中华工程教育学会”(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Tianwan,IEET)成立,于2004年公布“工程与科技教育认证规范”并正式启动工程教育认证。官方的授权和推动,使得IEET认证在台湾地区具有相当的权威性。2007年6月IEET成为《华盛顿协定》的正式会员,后陆续加入了《悉尼协议》《堪培拉协议》,成为正式或准成员,实现了台湾地区工程教育认证与国际标准的对接。

IEET下设5个认证执行委员会分别执行工程教育、信息教育、技术教育、建筑教育等4大工程教育领域的国际认证,形成了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教育的完整的高等工程教育的学历、学位层次的认证[6]。

IEET的工程教育认证坚持“成果导向”(outcomes-based),重视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其人才培养过程和结果是否达到其自设的教育目标,及考察毕业生是否拥有进入职场应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实现教育的持续改善,不断提高工程教育质量[7]。中国台湾地区的制造业和工程技术能力在亚洲乃至世界都占有一席之地,这与其长期坚持高质量的工程人才培养,重视高等工程教育的卓越是密不可分的。

纵观以美国、德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等为代表的世界先进工程教育强国和地区在开展工程教育认证过程中的经验做法,都选择加入3大国际工程认证协议体系,对标国际标准开展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建立由外部非政府机构为主导开展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提升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在开展工程教育认证的同时开展工程师认证,提升工程人才的能力水平;并且尝试建立覆盖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学历学位层次的高等工程教育认证体系。这些先进经验和做法值得我国高校在开展工程教育认证的过程中学习和借鉴。

3 对开展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的启示

3.1 扩展覆盖多学历层次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加快工程教育认证的国际化进程

从我国第1份《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中的数据来看,仅2011—2015年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已达394个。由此可见中国工程教育以认证为契机走内涵发展之路,提高工程教育教学质量所取得的成绩巨大。对标中国制造对工程人才的需求,人才供给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还不少。从供给侧来看,工科学生的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专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的工科毕业生供给不能完全满足企业、行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适应新兴产业和制造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2014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工程教育本、专科生在校生规模(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总人数达9740995人,而专科生人数占47.4%,达4621018人,接近半壁江山。因此要加强对专科生层次的工科专业开展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同样,对研究生层次的工科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要坚持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道路。

近年来我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更需要高等工程教育有大的作为。但是《华盛顿协议》并不是开展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的全部,因为它所对应的仅仅是本科层次的教育。对我国高等工程人才的培养而言,高职层面的工程技术教育同样承担了培养大量高素质一线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加入针对“工程技术专家”认证的另一个国际协定——《悉尼协议》,这种“工程技术专家”的培养主要是指3年制的高职或专科教育培养[8]。反观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以及日本等许多国家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等都已加入《悉尼协议》,对工程技术教育及工程技术人才进行单独的认定。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开展的借鉴《悉尼协议》的实践活动多以自发的形式开展,2016年成立了国内第一个《悉尼协议》应用研究高职院校联盟。该组织由非官方的中国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研究会牵头,由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自发组成。该联盟由于是一个民间组织,缺乏主管部门的支持,其权威性不足,难以在更大的范围开展有效的工作,目前也尚未加入《悉尼协议》。建议教育主管部门整合和组织专门的非政府机构并给予充分的授权,支持并指导有关开展高等职业院校工程教育认证的机构或团体尽快加入全球性或区域性的国际工程认证协议,加快国际化进程,使高职教育成为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满足企业对国际化高端技能人才的需求。

3.2 在开展工程教育认证的基础上加快国际工程人才认证工作

《华盛顿协议》的多数签约国开展的工程教育认证既包括工程教育认证,还包括工程师资格认证。工程师的国际流动对工程师学历的国际互认提出了要求。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正式成员意味着我国工程教育认证的结果将得到其他成员的认可,这为我国职业工程师在国际范围内的人才流动和在我国实施职业工程师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纵观各国的经验做法,在开展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的基础上同步开展国际工程师资格的认证,积极加入工程技术人才的国际认证体系[9],如美国将通过ABET认证的工程专业的相关实习经历作为获得注册工程师资格的必要条件;德国ASIIN在2004年加入欧洲认证工程师计划EUR-ACE,成为欧洲工程教育改革和推行工程教育认证制度的先行者;日本也在20世纪末开始加入国际工程师认证体系,除开展本国工程师认证外还开展了国际工程师IPEA和亚太工程师认证,这些都是在高等工程教育国际认证体系《华盛顿协议》和《悉尼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的。

目前,我国的工程技术人才认证与高等工程教育分属不同的系统,各自为阵,没有直接联系,工程技术人才的认证也还是在毕业后的企业阶段开展和完成,从总体上来说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工程师认证的生态系统,也没有加入国际工程师认证组织和体系,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不匹配的。

世界发达国家工程技术人才国际化认证的举措对我国工程人才的国际化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要进一步开启我国国际工程技术人才的认证途径,在《华盛顿协议》等国际或地区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的基础上,在国际工程师协会联盟的范畴内开展我国工程人才的认证工作。根据国情选择性实施工程技术人才的国际认证体系,是我国工程技术人才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要深入研究我国的工程师国际认证如何在执行《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等的基础上,分步实施开展并形成从“工程师”到“工程技术师”以及“技术员”的完整的工程技术人才的认证体系[10]。

3.3 选择多样化的认证道路,加快推进工程教育认证的前进步伐

目前,我国开展工程教育认证的机构是中国科协下属的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China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Association,CEEAA)。CEEAA作为《华盛顿协议》的正式成员,下设14个专业委员会,33个团体会员和部分个人会员,主要负责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的组织实施。据该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CEEAA在2014年度共受理156个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申请,2015年度共受理200个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申请,2016年度共受理375个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申请,2017年度共受理547个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申请。仅4年间,数量即翻番,国内高校工科专业开展工程教育认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持续高涨,我们推断这一趋势还将延续。

可以尝试率先在一些CDIO工程教育模式、FH教学模式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开展德国工程人才ASIIN(德国工程、计算机学、自然科学和数学)认证,通过这一认证的专业,意味着其工程教育水平达到了德国标准的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获得德国乃至更多欧洲国家的认可。鉴于德国工业4.0在世界范围内的典范作用,培养适合工程和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采用德国标准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借鉴和选择,参照德国ASIIN认证标准进行专业国际认证很有必要且大有可为[11]。

IEET加入了多个国际认证组织协定,在专业认证上具备国际认可的资质,并且台湾地区的工程教育认证形成了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教育的高等工程教育的学历、学位层次的全覆盖,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引入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认证,尝试开展与我国台湾地区工程教育认证的合作也是我国部分地方应用科技大学开展工程教育认证的最佳选择之一。

对于主动参与申请工程教育认证的主体——高校而言,开展工程教育认证旨在提高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工程教育服务于产业发展的适应度,如何根据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等选择适合高校自身发展和定位的认证模式,在国际认证体系认可的通行标准下开展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加快推进工程教育认证的前进步伐。

高等工程教育认证为经过我国专业认证的工程类学生走向世界提供了一张具有国际质量标准的“通行证”。这不仅能为我国制造业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打下基础,也为实施职业工程师制度和我国职业工程师的国际流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能更好地为近年来我国实施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工程技术工程师人才
建筑工程渗漏原因及防水防渗工程技术实践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人才云
试析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授
青年工程师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