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今年以来,钢铁行业运行平稳。4月份,钢材价格扭转了下降趋势,去库存取得了明显成效,钢铁行业经济效益基本达到了工业行业平均水平。但是钢铁产量增长较快,钢材出口大幅下降的情况仍没有改观,给二季度及下半年行业运行增加了不确定性,需要引起全行业高度关注。
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9%,增速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比3月份提高1个百分点。下游行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6%,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4%,汽车制造业增长8.1%,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4.2%,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0.8个百分点、5.8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9.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传统用钢行业较快增长,增速与上年同期相比有增有减,整体需求预计将保持平稳。
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54358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4591亿元,同比增长16.8%,增速比1-3月份回落7.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55960亿元,增长2.5%,增速提高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93807亿元,增长9.3%,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12.4%,增速比1-3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0.9个百分点。
1-4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059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增速比1-3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1-4月份,土地购置费8022.01亿元,同比增长66.9%,土地购置费在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中的比重达到了26.22%,占比同比提高了8.89个百分点,即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中超过四分之一用于购置土地,而购置土地的费用对钢材消费并没有实质性的拉动作用。剔除土地购置费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22569.94亿元,同比下降1.55%,降幅比1-3月份扩大0.85个百分点。因此,今年以来的房地产投资增速高于去年同期,主要受土地购置费增长较快拉动,而土地购置面积比上年同期下降2.1%。同时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仅增长1.6%,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5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7.3%,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3.8个百分点;房屋竣工面积同比下降10.7%,上年同期为增长10.6%。房地产市场对钢材消费需求难以增长。
整体来看,今年以来,宏观经济虽然保持了平稳增长,但是对于钢铁需求来讲,近年来拉动钢铁消费增长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乏力。下游制造行业增加值增速回落的多,提高的少,如果扣除涨价因素,对钢材需求的拉动作用并不强。因此,宏观经济对钢材的需求并不会大幅增长。
4月份,全国生产生铁6310.61万吨,同比下降0.39%,生产粗钢7669.76万吨,同比增长4.79%,生产钢材(含重复材)9226.49万吨,同比增长8.49%。4月份平均日产粗钢255.66万吨,继3月份之后再创历史新高。
1-4月份,全国生产生铁2.39亿吨,同比下降1.23%,生产粗钢2.89亿吨,同比增长4.95%,生产钢材(含重复材)3.37亿吨,同比增长5.05%。1-4月份平均日产粗钢为240.81万吨,是历史同期最高值,相当于年产粗钢8.8亿吨水平。1-4月份,会员以外企业产量增幅较大,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为4422.47万吨、7581.96万吨和13454.1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62%、13.52%和10.2%,是全国粗钢产量大幅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值得全行业关注。
4月份,全球66个主要产钢国家和地区共生产粗钢1.47亿吨,同比增长3.3%。1-4月份,全球66个主要产钢国家和地区共生产粗钢5.71亿吨,同比增长3.26%;扣除中国内地后的世界粗钢产量2.82亿吨,同比增长1.57%。
4月份,全国出口钢材648万吨,环比增加83万吨;1-4月份累计全国出口钢材2162万吨,同比下降20.1%。4月份,全国进口钢材105万吨,环比减少18万吨;1-4月份累计全国进口钢材450万吨,同比下降1.3%。1-4月份全国净出口钢材1712万吨,折合粗钢净出口约1784万吨,同比减少560万吨。
进出口价格方面,1-4月份累计出口均价为864美元/吨,同比上涨202美元/吨;1-4月份累计钢材进口均价为1252美元/吨,同比上涨199美元/吨。
5月份20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1139万吨,环比下降205万吨,但是仍然高于近三年同期水平。5大品种库存除冷轧板卷有所增加外,其他品种较上月均下降,其中螺纹钢减量最大。
4月末,会员企业钢材库存为1238.57万吨,比3月末下降15.61%,比上年同期下降16.32%。4月末,重点钢铁企业钢筋库存228.47万吨,比3月末下降33.35%,比上年同期下降18.16%。企业库存的大幅下降说明企业去库存取得了一定效果。
1-4月份国内铁矿石产量为2.5亿吨,同比增长1.4%。但2017年5月份统计局公布的1-4月份国内铁矿石产量为4.01亿吨,按此计算,2018年1-4月份国产矿产量同比下降约1.46亿吨,国产矿产量减少需引起行业关注。4月份全国进口铁矿石8292万吨,环比下降287万吨;1-4月份累计全国进口铁矿石3.53亿吨,同比增长0.2%。4月份铁矿石平均进口价格70.88美元/吨,环比下降2.57美元/吨;1-4月份进口均价为71.98美元/吨,同比下跌9.09美元/吨。春节后铁矿石价格呈现上涨趋势,一度突破75美元/吨,进入3月份后铁矿石价格震荡下跌,4月份至今价格在62-69美元/吨之间波动。
铁矿石港口库存在去年三季度出现下降后,持续呈现增长趋势,一度超过1.6亿吨,4月末港口库存回落至1.59亿吨。在全国生铁产量下降1.23%的情况下铁矿石港口库存仍然处于历史高位,铁矿石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很明显,铁矿石价格不存在上涨基础。
4月末,CSPI中国钢材价格指数112.84点,比3月末上涨4.17点,环比由降转升,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涨20.20点,涨幅21.80%。进入5月份以来,第一周继续上升,第二周小幅回落,第三周继续上升。
4月末,在钢铁协会监测的八大钢材品种价格均由降转升,其中:高线、钢筋和角钢分别环比上升265元/吨、207元/吨和47元/吨;中厚板、热轧卷板、冷轧薄板、镀锌板和热轧无缝钢管价格分别环比上升158元/吨、216元/吨、39元/吨、82元/吨和3元/吨。
从国际市场看,4月CRU国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94.1点,环比下降1.6点,涨幅0.8%。其中:长材指数为195.4点,环比下降4.5点,涨幅2.3%;板材指数为193.5点,与上月持平。与上年同期相比,综合指数上涨29.3点,涨幅为17.8%;长材指数上涨32.6点,涨幅为20%;板材指数上涨27.7点,涨幅为16.7%。分地区看,北美、欧洲升幅收窄,亚洲由升转降。
1-4月份,会员钢铁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2493.24亿元,同比增长12.45%;盈亏相抵实现利润总额787.32亿元,销售利润率6.3%,基本达到了工业行业平均销售利润率水平。
1-4月份,大中型钢铁企业期间费用同比增长11.85%,其中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7.45%,财务费用同比增长7.09%,销售费用同比增长8.26%;4月末大中型钢铁企业存货占用资金同比增长2.7%,其中产成品资金占用同比下降3.17%,产成品占用资金的下降反映了企业去库存的效果;企业银行借款同比下降2.51%,其中短期借款同比下降3.09%,长期借款同比下降1.02%;应收账款同比下降5.33%,应付账款同比下降5.72%。
今年以来钢铁行业开局良好,保持住良好的发展势头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从国内钢材需求看,今年国内市场钢材需求将保持稳定,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钢材消费市场,钢铁需求出现大幅波动的概率较低。从国际市场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现行世贸组织规则不断被破坏,贸易摩擦升级,使今年我钢材出口环境更加复杂,增加了钢材出口不确定性,钢材出口仍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从钢铁生产看,4月份粗钢日产水平再创新高,钢铁生产保持较高水平,特别是非会员企业钢铁产量大幅增长,对市场形成较大下行压力。企业要合理控制生产节奏,努力维护市场稳定。“没有合同不生产,低于成本不销售,不给钱不发货”的老规矩要守住,特别是大企业要发挥区域市场稳定器的作用。
5月份,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专项抽查工作已经启动,将针对全国21个省(区、市)进行专项抽查,对违规新增产能、“地条钢”死灰复燃的意愿将形成有力震慑,有利于维护去产能成果,保持行业良好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