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 姜永生
2018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六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一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Nature for water”(借自然之力,护青山绿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节水型社会是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节水型社会的根本标志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它体现了人类发展的现代理念,代表着高度的社会文明,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也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善治国者必先治水”,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节约用水工作,2012年1月,《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颁布,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切实履行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责任,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生产全过程,建立健全有利于节约用水的体制和机制。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突出节水的重要性。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可见节约用水、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现代工业、农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兴起,对水量保障、水质安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作为水利部派出机构,负责淮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治理开发、统一调度和监督管理,先后开展了淮河流域跨省河流水量分配、全面推行河长制、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水量调度、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建设、严格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查和取水许可审批等工作。初步建立了淮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格局,防洪安全、水生态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流域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成效显著,水资源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要判断,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契合广大人民期盼。对于如何解决这些“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需要从根本上更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五大新理念为引领,不断破解发展难题,着力增强发展动力,确保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保障人民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共享发展改革成果。但由于淮河流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过渡带气候特征,淮河流域降水时空分配不均,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快速增长的用水需求必须依靠从全流域层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以严格控制,才能不突破总量控制指标,促使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推进流域综合管理,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一是要全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依托流域各省地方政府,建立相互沟通、协作联动机制,形成合力,统筹治理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框架下,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以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二是要继续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抓紧制定主要跨省河流水量分配方案和水量调度方案,实施水量分配和统一调度,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三是要加强宏观指导,在全面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中,开展淮河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后评估,总结试点建设经验,推动流域节水技术、节水载体建设,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专项检查,为地方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指导;四是对流域所属省份开展全行业用水定额评估,推进流域各省用水定额修订工作,助推节水工作升级,为国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水资源专项执法检查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五是要强化监督检查,主动配合做好国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水资源专项执法检查、河长制湖长制督察检查等相关工作,加强省界断面水量水质的监督监测,进一步加强流域各省水行政主管部门配合与支持,建立健全流域利益相关方参与沟通的协调协作机制。
节约用水涉及千家万户,是面向全社会的事,必须靠法规和规章制度约束,才能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因此,法规体系建设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从流域管理层面上,一是要建立流域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建立健全淮河流域内各级行政区域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二是在取水许可、入河排污口设置许可等行政审批工作中严格控制新、改、括建项目的用水总量和定额指标;三是强化节水宣传和舆论监督,大力开展群众性节水活动,积极倡导节水生活、生产方式,增强珍惜水、爱护水的道德意识,强化自我约束和社会约束;公开曝光浪费水、污染水的不良行为,在全社会形成倡导节约用水的文明社会风尚。
习总书记提出的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给我们指明了节约用水工作的方式和方法,我们要统筹流域水资源的供用耗排能力和空间分布,应用行政与市场不同方式,推进流域经济结构改革,使其与流域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在实施保护的前提下发挥水资源经济效益。一是要提高流域综合规划的地位,确立不同水功能区、不同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限制性指标,使淮河流域各地区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进行重大建设项目布局时,必须量水而行,严格依据水量分配方案确定的可用水量,确定本地区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合理安排生活、生产、生态用水,使得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二是要科学评价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进一步加强行政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工作,明确区域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在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相关发展规划中的制约作用,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三是要积极推进水权转换和补偿机制建设,通过水价、水资源费、水权交易、投资与收益、水利产业和节水鼓励等改革措施促使水资源向高效方向发展,彰显节水经济效益,提高公众参与积极性和参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