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冷,阴怀清*,张惠蓉
(1.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2.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1)
医院感染主要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它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才表现出来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在入院时已经处于潜伏期的感染。[1]如今,各医院都已将控制医院感染列入医院管理的范畴,并且将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作为评价衡量医护质量及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2]随着耐药菌株的增加和迅速变迁,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更多并且更隐蔽,如何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就显得更加的紧迫和有必要。[3]因新生儿这一群体具有特殊性,即新生儿体弱、免疫力低下、没有表述能力、疾病症状不易早期发现、很难集中护理的特点,新生儿病房是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地区。因此,对于如何加强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现代医院感染管理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挑战,也时每一个护理人员应尽的义务。
从脐带结扎到出生后的第28天称为新生儿期,期间的小儿称为新生儿,它是胎儿的延续,又是人类发育的基础阶段,此期需要完成多方面的生理调整来适应母体外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4]处于病房中的新生儿因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相对低下、机体抵抗力弱又成为新生儿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因患有不同种类的疾病而集中在这里,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会受他们的胎龄大小、病情危重程度的影响,也受住院时间的影响,曾有研究表明,住院时间大于7天的患儿更容易伴发医院感染。[5]
新生儿病房是住院新生儿集中治疗的场所,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有些孕母年龄趋于偏大,出生新生儿的数量越来越多,相应地也将会有更多的新生患儿需要入院观察或接受治疗,这也就对新生儿病房的设置有了更高要求。当病房的床位数不够时,只能通过加床来解决所需,与此同时病区走动人员增多,病房的环境质量就会下降,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会大大增加,有时甚至会出现医护人员力不从心的情况,从而可能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上升。
对于新生儿的治疗及护理操作不同于成人,他们躯体小使可操作范围减小,免疫系统尚且薄弱,难以抵抗各种侵入性护理操作带来的影响。像动静脉采血、输液、呼吸机的使用等这些常规侵入性操作都存在发生感染的风险。
对于新生儿病房的管理要求更高,除了要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以外还要更加注重病房空气质量。尤其是一些开放性病房,管理起来比较困难,如果病区护士长的管理不到位,护士们对于各种制度体系做不到充分落实,就会降低护理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实施能力,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增加。
随着抗生素种类的增多,其应用效果显著,目前临床上对于抗生素的使用越来越频繁,且联合用药的起点增高。随着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种类增多,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说明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也是导致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6]
新生儿每天需要进行的基础护理比较多,在做这些基础护理时一定要细致、按时进行。在对患儿进行皮肤护理时要细心,尤其是进行臀部、脐部、口腔这些特殊的护理操作时更要一丝不苟,及时清除患儿身上的病毒、细菌,减少其可乘之机。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可每日用温开水擦洗患儿全身,像颈部、腋窝、腹股沟、腘窝、皮肤褶皱处等重点清洗,严密观察患儿口腔情况,每日早晚进行护理,防止发生真菌感染和误吸引起的肺部感染。
对于新生儿病房的各种消毒设施要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科的要求设置。要加强对新生儿病房的病室消毒和环境管理,每日进行空气消毒并且开窗通风换气30分钟左右,但要注意门和窗不要同时打开,避免吹对流风,并且做好病房新生患儿的保暖工作,防止着凉。通常保持病房内温度为22-24℃,湿度50%-60%比较合适,必要时可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控制新生儿病房内的人员走动,限制陪侍人数,给每位新生儿家属发放小瓶装手消毒液,并且在病房入口处放置洗手液,使每位接触患儿的家属和医务人员在接触前后都要进行手部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新生儿病房所使用的保温箱、床头柜、坐凳、地面等都要每天进行清洁消毒,新生儿所使用的吸氧管、氧气湿化瓶、吸痰管等一旦发生污染要及时更换,不可二次使用。床单、被褥每日清扫,待患儿出院后将整个病房内物品进行彻底消毒。
侵入性的操作很容易损伤患儿的皮肤、黏膜,破坏新生儿的天然屏障,为病原菌的入侵创造机会。护理人员在遵从医嘱进行治疗护理的同时,还要明确各种侵入性操作的相关适应症,将各种操作集中进行,尽量减少不必需的操作。所有新生儿用品要做到一人一物,不混用,不乱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时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时刻注意自己的手部卫生,按照无菌操作流程进行护理,避免引起并发感染。所有新生儿病房的护理人员都要定期进行无菌操作考核,要严格考核,建立奖惩制度,合格方能继续工作。
首先要完善新生儿病房的各项规章体系,加强对已有规章制度的监督执行,依据各病房病种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管理。加强对新生儿家属的健康教育,无陪病房要严格限制非医护人员进入,有陪病房限制陪侍人数,必要时陪侍人要在病房外进行物品交接。此外,还要加强对新生儿病房护理人员的院感知识培训,提升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重视度,增加他们预防感染的意识,防范于未然。在一旦发现有感染或可疑感染时,及时通知医生查看,采取紧急处理措施,根据医院感染管理流程进行上报。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在医学上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但同时也造成了一些困扰。当今广谱高效抗生素的大批涌现,使医院药源更加丰富,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使一些疾病症状得以快速有效的控制,但如果因追求速度而滥用抗生素,也将会造成严重后果,可造成耐药菌株不断产生、细菌变异、菌群失调等,引起二重感染。[7]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医院的整体调控,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可指定出一些规章制度,定期举办相关讲座宣传等,增强医务人员的防范意识。对新生儿感染灶做病原学检测,尽量有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减少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防止抗生素的滥用引起反作用效果。
医院感染是危害住院患儿身心健康、影响其康复进程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新生儿病房是医院感染发生频率较高的地方,只有有效控制了新生儿病房的医院感染才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这些诱发新生儿病房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多而杂,虽然并不是完全可控的,但我们通过应用必要的消毒设备,构建合理的消毒方式和医院感染管理体制,以及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并规范其操作,将消毒隔离措施及无菌操作原则落到实处,是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通过具体分析患儿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且制定相应地护理干预措施,也可以为后期的护理操作及感染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这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医患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护士作为一线专业技术人员,是医院感染发生的具体监控者和执行者,特别是在新生儿病房工作的护士,更应增强自身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使新生儿病房的医院感染率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