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这样一则故事:一名武士握着一条鱼来到一休禅师的房间,让一休猜自己手中的鱼是死是活。一休知道如果他说鱼是死的,武士肯定会松开手;如果他说鱼是活的,武士就会把鱼捏死。想到这里,一休说道:“死的。”果不其然,武士马上松开手,笑着说:“哈哈,鱼是活的,你输了。”一休淡淡一笑,说:“是的,我输了。”一休输了却很快乐,因为他的退让让小鱼赢得了生命。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何尝不需要一休这种“以退为守”的管理智慧呢?由此,我想起了班上最近出现的“短信风波”。
“吴老师,你班两个学生在教室里互掐脖子,我把他们‘请’过来了。”一个周二的上午,我刚走进办公室,就听到段老师的声音。我仔细一看,原来是我班的小冯与小朱。小冯,一个个头不高、身体壮实的男生。小朱,个头与小冯一般高,但长相清秀,是一个有个性的男生。在一次“我的愿望”的习作课上,他大胆地表明自己的愿望是“下辈子要当一只老鼠”。他的这一奇特的愿望,让我印象深刻。他们今天又闹出啥事情了?经过了解得知,小冯用同桌的手机写了一条“朱××爱林××”的短信。手机没卡,信息没能发出,却成了小冯与小朱“开战”的导火索,两只“小老虎”就这样缠上了。
小冯看上去比较淡定,小朱却小脸通红,两眼圆睁,双拳紧握,拼命击打着办公室的墙壁。看小朱这副架势,我决定冷处理,拉了个椅子让他坐下来。过了好一会儿,小朱的火气丝毫不减,因为他总感觉自己受了委屈,非要打小冯不可。我冷静地告诉他打人是不对的,可以用别的办法解决。他却固执己见,坚持要去打小冯。一时之间我实在没有办法了,便告诉他只能当着小冯家长的面打,没想到小朱居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我给小冯和小朱的妈妈分别打了电话,两人的妈妈来到学校后,分别教育了自己家的孩子,要他们相互谦让,不能为小事伤和气。经过家长劝解,小朱的情绪有所缓和,但坚持“以牙还牙”,一定要将“冯××爱林××”的信息发出去。我想了想,以退为进地说:“小林与这事不相干,不能牵扯到她。老师和你们的妈妈都乐于‘牺牲’,这样吧,小冯你可以在班级群里发一条信息,说‘我爱妈妈和吴老师’。”小冯爽快地答应了。小冯发完信息后,他妈妈脸上充满微笑。当我暗示小朱也可发一条相同的信息时,他一口拒绝了。办公室里的气氛一下子又紧张起来。在场的几双眼睛不由自主地注视着小朱。我想,小朱如此聪明,他肯定也想看到妈妈欣慰的笑容,于是趁热打铁,说:“小朱,你看,小冯他妈妈多么开心啊,因为儿子爱她。如果你妈妈也收到这样温暖的信息,她也会很开心的。”小朱的妈妈趁机也鼓励孩子,小朱最终同意了。信息如愿发出了,我和两位妈妈长舒了一口气。小朱终于释怀了,两人握手言和。
我没能凭借师道尊严迅速平息风波,好像输了面子,但我的退让守住了师生团结和谐的底线。小朱“火气”大时,如果我严厉斥责,或是各打五十大板,强迫他与小冯握手言和,显然不现实。这时候,我退让一步,让学生先冷静一下,不失为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好方法。然后,在小朱“火气”不减的情况下我再退让一步,邀请双方家长协助自己平息风波,不失为一种管理智慧。“短信风波”,表面上看似乎是教师“输”了,但赢家又何止是学生一方?作为教师,我输得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