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镜治疗老年退变性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评价

2018-01-30 10:17:01张承启张大伟解放军第二八医院骨二科吉林长春130062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16期
关键词:肩袖变性优良率

张承启 张大伟 解放军第二〇八医院 骨二科 (吉林 长春 130062)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肩关节镜治疗老年退变性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8例老年退变性肩袖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术后前2个月,每个月随访2次,第三个月随访1次,第6个月、1年时各随访1次,之后每年随访1次。采用UCLA评分来评价患者术前、术后肩关节功能,统计治疗优良率。结果:患者术前UCLA评分平均为(9.3±2.7),术后终末随访UCLA评分平均为(30.6±3.7),术后终末随访UCLA评分显著高于术前UCLA评分,P=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48例患者中优者有23例,良者有20例,差者5例,患者优良率为89.6%。结论:采用肩关节镜治疗老年退变性肩袖损伤创口小,治疗效果佳,术后恢复快,能够最大限度恢复肩关节功能。

肩袖损伤是老年人常见肩关节疾病之一。其中,退变性肩袖损伤是导致老年患者肩关节持续疼痛及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在老年患者身上的主要表现为,由于老年患者机体能力差,睡眠时间短,导致老年患者夜间疼痛加剧,严重影响了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1]。尽管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肩袖损伤的临床治愈率越来越高,但是退变性肩袖损伤的腱-骨愈合度较低,修复治疗难度有所加大。临床医学在治疗退变性检修损伤时,多采取半年左右的保守治疗,如仍未有改善再行手术治疗[2]。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关节镜在治疗老年退变性肩袖损伤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笔者通过对本院48例老年退变性检修损伤患者采取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的研究,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8例老年退变性肩袖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肩关节正位、肩关节MRI及冈上肌出口位X线检查均确诊为退变性肩袖损伤。48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28例,年龄52~79岁,平均年龄(61.8±4.5)岁。根据Bigliani肩峰分型:Ⅰ型9例、Ⅱ型29例、Ⅲ型10例。根据Burkhart肩袖分类:9例新月型撕裂,18例U型撕裂,18例L型撕裂,3例巨大短缩型撕裂。根据Cofield肩袖分类:3例小撕裂伤(<1cm),18例中撕裂伤(1~3cm),19例大撕裂伤(3~5cm),8例巨大撕裂伤(>5cm)。所有患者夜间均有疼痛且主动活动受限,其中20例患者合并肩周炎。所有患者经3个月以上包括药物、物理止痛、肩峰及关节内封闭、功能锻炼等治疗效果较差。

1.2 方法

术前,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包括疾病史、吸烟史等。给予所有患者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先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全麻,使患者呈沙滩椅位,同时控制患者血压在90~100mmHg/50~60mmHg。建立后侧、前上入路后,探查患者盂肱关节内部结构,以各组织颜色、张力、退变情况评判盂唇、关节软骨、肩袖止点、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情况。经探查后采用单排固定盂唇型撕裂、L型撕裂患者的部分肩袖,直接缝合小的新月型撕裂;边对边会聚缝合小的U型撕裂后,再采用单排锚钉固定缝合残余撕裂;针对小的L型撕裂,应先复位转角处撕裂,边对边会聚缝合小的撕裂后,再采用单排锚钉固定缝合残余撕裂;采用前方间断滑动、后方间断滑动和关节囊松解等方法进行双排固定或缝线桥双排技术固定中大或巨大撕裂,目的在于使肌腱松解充足,确保固定外排钉后侧方能够完全将肌腱止点覆盖住。需要注意的是,术中为降低出血量,可合理使用压力泵。术中,医生还应深入观察关节腔内部解剖结构,一旦发现异常应做及时处理。术后,行常规外展保护固定后,对患者进行包括疼痛控制、渐进性牵拉计划、肌力练习计划、维持阶段等4个阶段的康复计划。

1.3 观察指标

采用UCLA评分来评价患者术前、术后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即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功能评分标准,其包括肩关节疼痛、功能、主动向前上举的角度、肌力等几部分内容,满分40分,分数越高则肩关节恢复情况越好。其中,30分以上为优,20~29分为良,19分及以下为差,优良率(%)=(优者例数+良者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患者均进行6~36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6.8±4.6)个月。术前,患者肩关节中疼痛、功能、前驱角度、前驱肌力评分分别为(2.7±1.1)、(4.1±1.5)、(2.5±1.5)、(2.7±0.7),总分为(9.3±2.7);治疗后,患者肩关节中疼痛、功能、前驱角度、前驱肌力评分分别为(8.3±)、(8.9±1.1)、(5.0±0.3)、(4.7±0.5),总分为(30.6±3.7)。治疗后患者的UCLA的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0,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48例患者中优者有23例,良者有20例,差者5例,患者优良率为89.6%。

3.讨论

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成袖套样附着于肱骨上端的大小结节,其腱性部分在止点处相互交织,形成腱帽样结构[3]。支撑肱骨头活动时肩袖的主要功能,即在上臂抬举时将肱骨头稳固在肩胛盂平面,形成支点,进而促使三角肌能够抬起手臂。一旦肩袖功能失衡,就会导致在抬举肩膀时,无支点,即便三角肌发挥功能但也仅能将肱骨牵拉起来,俗称耸肩,而无法抬起手臂[4]。肩袖损伤主要发生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一是老年的退变性的肩袖损伤。人年老时各种组织都会退化,肩袖的腱性部分会变脆、血供变差,再加上慢性磨损,就会出现断裂;二是年轻人的肩袖损伤,大部分因外伤引起。颈肩部疼痛、肩关节无力、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受限是退变性肩袖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其中,颈肩部夜间疼痛、上臂举过头顶活动疼痛是老年退变性肩袖损伤患者的主要疼痛,患者通常于侧卧时疼痛加剧,并严重影响睡眠,导致患者痛苦加剧。目前,临床医学在治疗肩袖损伤上以药物、物理治疗、内封闭治疗及手术治疗为主,其中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为临床所青睐,对于减轻老年患者痛苦起到了显著效果。本文通过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综上所述,采用肩关节镜治疗老年退变性肩袖损伤创口小,治疗效果佳,术后恢复快,能够最大限度恢复肩关节功能。

猜你喜欢
肩袖变性优良率
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中国造纸(2022年9期)2022-11-25 02:24:54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运动精品(2022年1期)2022-04-29 08:58:08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当代水产(2021年8期)2021-11-04 08:48:50
征兵“惊艳”
环球时报(2019-04-03)2019-04-03 04:15:14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当变性女遇见变性男 一种奇妙的感觉产生了
关于对国内企业拟投资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的分析和研究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03
肩袖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变性淀粉在酸奶中的应用
西藏科技(2015年10期)2015-09-26 12: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