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创作的三要素

2018-01-30 06:46史蒂芬赛登伯格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实地考察纪录片调研

[英]史蒂芬·赛登伯格

(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集团,北京,100029)

作为描述真实的非情节类电影,纪录片在广大观众的认知中一直离故事电影相去甚远,但近年来,随着纪录片的日益发展,它在观众心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值得研究人员注意的是,不同国籍的观众在面对不同类型的影片时观影习惯有所不同,他们会不自觉地用自己国家、民族或生活习惯的某些方面来解读这部影片。同样的,观看这种行为也有它的民族特征,这种特点和观看习惯对于纪录片的制作是有直接影响的。简而言之,是目标受众驱动纪录片的创意决定。

同一主题、题材的影片,当它处于不同的地域时也会有不同的拍摄处理。例如访谈类节目,美国人和英国人只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看到真实的被采访者所说的画面,而不单单是被采访者的影像,所以通常在英美的访谈类节目中,谈话者的一组镜头一般美国人不会接受超过3秒的镜头,英国人不会接受超过6秒的镜头。而在德国,观众看采访者脸的时间似乎要长得多,因为德国人很尊重年长的人和他们的生活阅历。在德国如果拍摄两个白胡子老年人的人生谈话,几乎不需要给额外的其它景别的镜头,德国观众也会很满意,甚至觉得很舒服。这种差异的英文表达是“horses for courses”,翻译过来就是:不同的马适合不同的马道。也可以说是观众推动了纪录片的创造决策,观众才是纪录片的主题策划者。

所以,当创作者面对纪录片创作的时候,首先要想的事情就是如何把纪录片创作与观众紧密相连,在这个基础上纪录片的拍摄才会进一步谈到诸如故事等其它问题。纪录片的发展和创作取决于三个方面:准备、准备、准备。“准备”一词的重复并不是错误的,制作优秀纪录片最好的方法就是适当的准备。任何一个生活线索都可以成为纪录片的主题,所以主题并不是纪录片首先需要解决的难题。找到好的纪录主题并不难,每个人每天在阅读新闻的时候都会发现最少三个可以成为纪录片主题的线索,难的是如何将主题与观众相匹配,将一部纪录片与它的目标观众相匹配是至关重要的。观众的人口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这些人口统计信息也是纪录片准备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调查部分。为什么纪录片的创作者要如此关注观影的受众目标呢?因为无论多么好的主题或者多么高超的摄制技巧都不可能囊获全部观众的认可,观众的分化成为纪录片创作时一定要注意的事情。例如,年轻人和老年人所喜欢的纪录片是完全不同的,他们的年龄、文化程度、喜好决定了这一点。所以被制作出来的纪录片就需要选择适合的受众人群,从而来确定适合的播放平台,以求达到最好的收视率。对于纪录片创作的准备也会因此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

一、准备:前期考察

在拍摄前的准备工作上,纪录片与故事电影有着明显的不同。故事电影的前期基本放在剧本的创作上,而对于纪录片而言,则要包含更多的工作项目。

首先是良好的摄制计划——即良好的研究和良好的生产计划。它可以节省时间,节省金钱,最重要的是能带来更好的项目。例如为英国或美国的广播公司制作一个标准的一小时科学或历史纪录片时,创作者至少要花4到6周的时间做调研。笔者曾参与过一部名为《希格特勒之死:最终报告》的纪录片摄制,前后花费87000英镑(约10万美元)来为这部影片做调研。如此昂贵的原因是因为其中一个研究人员在莫斯科的档案馆里调研了三个月,在莫斯科三个月的住宿及各种费用价格不菲,同时研究人员的薪水也不低。但最终制作出来的纪录片很让人满意,所搜集来的珍贵资料奠定了这部纪录片的艺术和商业价值。这部纪录片在全球至少50个国家传播,并入围该行业的一些顶级奖项。

其次,拍摄纪录片的主题、故事和人物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不管拍摄中的纪录片涉及了多少内容,像以前那种忽略观众的存在、相互隔离的情况越来越行不通了,于是在前期调研中,主题面对不同的受众如何进行调整就变得非常重要了。比如同样是一档美食节目,创作者如何切入能够吸引受众人群,通过调研,可以提炼作品所需的故事,讲述故事的方式、确定人物和专家以及确定地点等。无论多么难以想象的主题,只要通过细致入微的调研,最终都能达到拍摄需求。

二、准备:实地考察

做好准备的第二个关键是实地考察(wreck-key),这个词是“侦察”的缩写,这里指的是实地考察。纪录片与故事电影另外一个非常大的不同就是纪录片分外依赖采访的主体人物和人物周围的环境,因为它会帮助制作团队深入了解故事情节、人物和地方特色,更重要的是,实地考察将会带来很多机会,使摄制组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受益。

这里对于纪录片的创作可以提出几个重要的问题。第一,实地考察与拍摄之间的关系,显而易见的是,不同纪录片的内容有的千差万别,在大范围内跨越了地理空间和文化上的差异的例子比比皆是,于是我们对千差万别的题材的了解究竟有多深,这些题材并不是我们在纸面上看到的静止的、不变的和同质的,这时实地考察就变得非常重要了。我们会把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线索组合成影片所需的素材。第二,实地考察与拍摄主体、观众之间的关系,在拍摄前与被拍摄对象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这样拍摄者与被拍摄对象之间的互动就是动态的,有着不同的文化上的交流与领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交流让纪录片的拍摄与观众缩小了误读的可能。

三、准备:实际操作

对于纪录片拍摄的最后一个准备部分是实际操作,所谓实际操作,就是如何把之前两项准备内容落到具体的拍摄上。最初的采访调研通常是通过电话进行的,研究人员会打电话给专家进行交谈,他们会像海绵一样吸收专家所提供的线索。研究人员通过提问的方式,收集导演用来帮助塑造影片的信息,然后,研究人员再致电另外的专家,如此往复。这是一个收集程序内容信息的好方法。当所有的信息都收集完毕后,在创作中基本上可以解决不同文化视野中的观众对于同一纪录片解读的差异问题,而且,纪录片的不同特点也会反过来改变观众的观影习惯。通常欧洲和美国的观众更喜欢听到参与者为自己说话,而不是听屏幕外的叙述者叙述。在西方,成功的纪录片让人们自言自语,而在中国,比较传统的做法是出现一个银幕外的叙述者,他与纪录片本身的故事并无关联。诚然,这样的拍摄方式与前期调研的缺失息息相关,提前写好画外音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但是随着纪录片在中国的发展,他们也悄然改变了观众的观影模式,近年来中国纪录片的制作也开始陆续发生变化,如《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在观众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中国观众发现没有叙述者的存在,被拍摄者的直接参与让影片更为真实亲切。

那么如何决定谁作为拍摄主体呢?在做决定之前需先与备选的拍摄主角一一见面。比如在纪录片创作进行研究的时候会和10个专家电话交谈,然后我们制作一个入围名单去拜访那些适合的人。在整个创作中会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找到合适的人。在准备一部纪录片时,寻找最适合的被拍摄者会带来更好的收视效果。当然,这需要时间和金钱的支持,但同时它将带来更大的观众群,并使之更加市场化。找到最适合拍摄的拍摄主体会产生更多的观众及更高的观众欣赏力,最终会为制作公司带来更多的利润。

综上所述,纪录片制作的三个要素主要是通过三个“准备”,即调研、实地考察、实际操作来完成的。准确把握纪录片的拍摄对象、精确掌控调研的线索,这些技巧都是制作出优秀纪录片的主要因素,同时我们依靠着三个“准备”表达了自己的话语,并将之与观众相连接。

(根据史蒂芬·赛登伯格在“新时代中国纪录片发展”高端论坛上的发言整理)

猜你喜欢
实地考察纪录片调研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萧梅老师实地考察相关论文综述
纪录片之页
电商精准扶贫的现状分析和对策解析——基于井冈山市的实地考察
分析细节处理技术在园林施工中的实施效果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