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燕,周 静,李韶玲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手术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2.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普外二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手术室是医院的核心科室之一,工作内容较为复杂,涵盖了多种手术病种,应对和配合手术室内的急救是目前临床中较为困难的问题,对手术室新护士进行有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培训,能够帮助护士尽快的适应临床环境[1]。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7年12月期间内分配到手术室的新护士,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难点与对策,并为深入的研究提供相关依据。研究报道如下。
从本院2015年8月~2017年12月期间内分配到手术室的新护士中,随机抽取18名护士,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9名。观察组中,年龄19~24岁,平均年龄(21.5±2.5)岁;对照组中,年龄21~22岁,平均年龄(21.5±0.5)岁。两组护士年龄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对照组护士采用传统培训模式,指导护士进行手术室护理以及围术期护理理论学习,并进行手术配合技术和护理技术的实践操作练习。观察组护士采用全程导师制培训模式,主要包括:1)建立师资队伍,选择具有多年手术室工作经验并且善于沟通交流的N3、N4级护士进行带教,实行一对一制度;2)制定完善的手术室护士培训计划和考核方式,带教结束后对护士进行考核;3)对护士进行手术室基础理论以及技能的培训,首先应熟悉手术室环境,并且掌握手术室的各种规章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等;4)加强手术室专科护理操作培训,并进行手术带教,之后对掌握情况进行评估;5)培训时需要结合示范教学、影像教学、模拟训练等方法,针对护士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性练习,例如急救、体位、仪器使用等,提高新护士的应急能力,提高新护士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6)培训结束1年内,带教老师需要对护士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进行指导和解决。
观察两组护士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良好、优秀,同时观察两组护士培训后的效果,包括手术配合医师的满意度、急诊手术应急能力满意度等。
将本研究所得数据纳入SPSS20.0软件中进行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例如护士理论成绩优良率、手术配合医师满意率、急诊手术应急能力满意率等对比采用x2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护士培训后,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优秀的7名,良好的1名,及格的1名,不及格的0名,优良率占比88.89%,对照组护士培训后,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优秀的1名,良好的4名,及格的1名,不及格的3名,优良率占比55.56%,组间两组护士培训后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优良率比较结果x2=27.689,p=0.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护士手术配合医师满意的为9名,占比100.00%,对照组护士为4名,占比44.44%,组间两组护士手术配合医师满意率比较结果x2=76.932,p=0.000;观察组护士急诊手术应急能力满意的为8名,占比88.89%,对照组护士为3名,占比33.33%,组间两组护士急诊手术应急能力满意率比较结果x2=69.945,p=0.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护士培训是目前我国临床上较为看重的一项问题,传统的手术室护士培训模式培训主要以经验教学为主,而且主要采取师徒式带教,带教老师不固定,带教内容也比较随意和散乱,培训时比较注重手术配合的培养,而忽略了理论知识的培养,因此护士对于手术相关的知识了解较为缺乏,而且传统培训模式周期较大,培训模式不够完善,导致了护士考核水平仅仅能够达到良好,不合格的人数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同时在专科手术配合中也很难得到医师的满意和认同[2]。为了提高手术室新护士的专业能力,近年来临床上提出了全程导师制的培训方法,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全程导师制培训方法采取一对一的带教模式,充分发挥了带教医师的能力,详细的为护士进行手术室知识的教学,同时加以实践护理操作,极大的提高了护士准备手术器械的能力、操作的熟练度等,并针对性的对护士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性练习,提高了护士的专业操作能力[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士培训后理论成绩、手术配合医师满意率、急诊手术应急能力满意率等均优于对照组护士。综上所述,全程导师制培训模式能够提高护士对临床环境的认识和了解,促进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的学习能力,有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