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晶
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是营养风险、营养不良的高发群体,长期的营养不良极易导致患者免疫功能、脏器功能的衰竭,甚至引发肝性脑病、食管静脉曲张等,危及患者的生命[1-3]。大量临床研究发现,营养支持护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防或减少恶性肿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而改善预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但对于无营养不良症状的患者,增加营养支持后不仅达不到改善结局的效果,而且还会引发代谢紊乱或感染[4-5]。本文主要调查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8年4月的97例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护理支持现况,以供临床参考,现进行如下报道。
本次调查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共97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43例;年龄40~83岁,年龄均值(63.25±11.52)岁;肝癌23例,胆囊癌20例、胆管癌17例、胰腺癌37例。
1.2.1 营养状况的评估方法 在患者入院初和出院时进行营养风险、营养不足评估并记录。
(1)人体测量学指标:①身体质量指数(BMI)≥28.0即肥胖,24.0≤BMI<28.0即超重,BMI<18.5即营养不良;②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的正常值:男性8.3 mm、女性15.3 mm;低于正常值90%即营养不良;③上臂围(AC)的正常值:男性27.4 cm、女性25.8 cm,低于正常值90%即营养不良;④上臂肌围(AMC)的正常值:男性25.3 cm、女性25.8 cm,低于正常值90%即营养不良[6]。
(2)实验室检测:抽取所选研究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4 ml,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患者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其中,ALB<35 g/L,Hb<120 g/L(男性)或110 g/L(女性)即营养不良。
1.2.2 营养风险筛查方法 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对本组研究对象的营养风险状况进行评分,总分为0~7分,评分≥3分即存在营养风险[7]。总评分<3分,无营养风险。若患者将接受重大手术,则重新进行营养风险评估。
1.2.3 营养护理支持方法 营养护理支持方法主要有两种:肠外营养(PN)护理支持、肠内营养(EN)护理支持。营养支持途径的选择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胃肠道有功能者首选肠内营养,必要时经胃肠外补充部分热量、水、电解质,胃肠道无功能者则选择肠外营养。两者应为互补。
采用SPSS 2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97例研究对象中,至少有1项营养指标<正常值的患者共61例,62.89%;其中,9例BMI<18.5 kg/m2,占比9.28%;TSF<正常值19例(19.59%)、AC<正常值23例(23.71%)、AMC<正常值25例(25.77%)、Hb<正常值16例(16.49%)、ALB<正常值5例(5.15%)。
(1)NRS2002≥3分的36例患者中,营养护理支持30例,占比83.33%;NRS2002<3分的61例患者中,营养护理支持28例,占比45.90%。
(2)58例营养护理支持患者中,PN27例(46.55%)、EN14例(24.14%)、PN+EN17例(29.31%)。
入院时,97例研究对象BMI(23.14±1.24)kg/m2、TSF(14.95±1.57)mm、AC(27.89±1.62)cm、AMC(23.61±1.25)cm、ALB(46.58±2.54)g/L、Hb(130.29±2.54)g/L,出院前上述指标依次为(22.05±0.14)kg/m2、(13.19±0.58)mm、(26.95±2.57)cm、(22.16±2.39)cm、(34.59±2.69)g/L、(108.69±10.57)g/L,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02 8、10.356 6、3.047 0、5.294 7、31.918 3、19.569 2,P=0.000 0、0.000 0、0.002 6、0.000 0、0.0000、0.000 0,P<0.05)。
机体免疫力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宿主免疫功能较低,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越高;而肿瘤发生以后还会产生免疫抑制因子,进而抑制机体防御的功能,最终导致机体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8-9]。肝胆胰恶性肿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而手术是临床治疗肝胆胰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但手术的应激性极易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失衡,甚至引发胃肠功能的紊乱,增加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
营养支持护理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但行营养支持前,须具备一定的适应证,因此,营养状态评估和营养筛查,对于开展合理、科学的营养支持护理,改善患者临床结局尤为关键[10]。本次研究中,NRS2002≥3分的患者中营养护理支持占83.33%%;其中,PN27例(46.55%)、EN14例(24.14%)、PN+EN17例(29.31%),与胡莎等[11]研究中“NRS2002评分≥3分的患者中,有74.55%的患者应用了营养支持治疗,25.45%的患者未应用营养支持治疗。在所有应用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中,35.29%采用PN,有31.76%采用EN,有32.94%采用PN+EN联合治疗”等结果接近,给予患者营养支持,能够进一步保护患者胃肠道黏膜,进而抵抗应激反应。
综上,肝胆胰恶性肿瘤围术期的营养支持护理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重视,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12],医护人员应监测患者围术期营养状态,并给予患者合理化、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护理,提供延续性护理和咨询通道,以改善患者营养的状态,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