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湖北武汉 430000)
社会发展到二十一世纪,已经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人类由手工业生产进入机器大工业生产。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其标志为电动机、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两次工业革命是机器代替了人的体力,促进了人类社会转型升级。进入21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产生的迹象已现端倪,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2012年4月,明确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到来。其特点是信息化、网络化、个性化、国际化,高度重视完善产业链以及整合创新产业链体系等。
产业链是产业聚集的更高级形态,是相关产业形成的一种系统化的有机结构,产品研发设计到生产、销售和后期服务全过程都属于产业链范畴。产业链一旦形成,那么链上企业可以共享各类资源,比如信息、生产技术、营销市场、人力资源,将使生产、交易成本减少、效益显著递增,并通过集群整合培育创新产业环节,形成有机完整的产业链优势,自我促进产业升级。方兴未艾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产业链概念在“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中出现多次,中国高度重视稳增长可持续、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产业链整合创新,产业链整合创新将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起到主导作用。
自从有了产业,职业教育也应运而生,随着产业分工的不断发展演变,职业教育也随着产业的发展不断变革。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如此紧密的关系,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主动适应产业发展要求。当下,信息化、网络化、个性化、国际化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总体发展趋势是产业网络化、产业集群化、产业融合化,并呈现明显的竞争优势,开始出现同一行业内的细分化,比如在产品特性、技术标准、企业文化、客户群体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表现出差异性,从而需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人才的层次、结构、规格以及能力素质要求提高。《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产业链决定所需人才的技能标准和规格,不同类型产业链的各种元素决定了人才需求的层次、结构和规格,产业链的元素成为构建职教体系的重要依据。而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对产业链的形成整合和创新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障,依托产业链建立多种合作关系,可以集中发挥优势,促进高职教育的整体发展。
但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转型产业提升的要求,规模结构与产业链需求不协调问题始终存在。人才培养结构不尽合理,层次和规格亟需符合产业的需求,质量有待提高。各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不符合产业要求,无法共享,集成度低,利用效率总体不高,培养的人才技术专业性不强,学生就业后需要二次培训,产学合作注重形式,与产业没有形成无缝对接,整体合力无法形成。
一是站在产业的立场选择产业链。高职院校发展不能闭门造车,要站在产业的立场总体部署和长远规划。首先要分析区域产业链,调查掌握产业链的分布结构和聚集形态,分析决定了人才需求的层次和结构的产业链上劳动力、技术、资金、附加价值的聚集程度,以及在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或盟主企业,并了解当地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其次,要认清学校办学条件、学校优势与劣势,不能求大求全,要聚焦核心优势重点建设。根据产业链的区域分布状况与企业联合跨地区招生,灵活培养。
二是加强教师团队建设。高职教育融入产业链必须注重教师能力结构改善和支持团队目标实现。因此要增强每位教师的主人翁感和责任感,确立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挑战性目标,激发教师的奋斗热情,在发展目标的激励下使教师们逐步凝合团队力量,互相促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动手实践能力。探索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办法,积极引进聘请行业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聘用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带头人、担任专兼职教师。还要根据产业的状况规划实践方案,促使教师以产业工人的视角进行课程和教学改革。通过教学评价、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薪酬激励、校企交流等制度改革,增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是加强专业及课程建设与保障。要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课程改革以产业链为对象,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按照工作任务系统化原则开发学习领域课程,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现有效对接,更加专注培养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和能力。在教学组织上,学习过程由具体经验、反应观察、抽象概括、积极实践四个相互联系的活动组成,学习者可以根据环境、习惯和喜好从任意一个环节开始,通过协调利用各种模态来促进学习。并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教学改革,推动信息化教学、虚拟现实技术、数字仿真实验、在线知识支持、在线教学监测等广泛应用,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联合开发在线开放课程。
[1]张余华.大规模定制的内涵及其分类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0,(4):78-83.
[2]简新华.产业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3]郑大庆.产业链整合理论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 (1):64-68.
[4]刘钊.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与特征[J].山东社会科学,2011, (5):160-162.
[5]魏后凯.大都市区新型产业分工与冲突管理——基于产业链分工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7,(2):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