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兰
摘要: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经济体制和企业自身条件等客观原因,导致小微企业存在着融资渠道少、信用体系不健全和银行信贷成本高等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甘肃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其次探讨了在融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重点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以期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道路。
关键词:甘肃;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合理融资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5.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21-0306-02
小微企业的融资是增强企业自身能力的必要手段,尤其是在发展过程中,其所具有的工作经验和战略资源能够帮助企业快速的成长。但是基于目前的融资现状,导致甘肃小微企业融资中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难题,就应该改善企业自身的融资条件,完善银行金融体系,创新融资渠道和健全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一、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一)融资方式和成本分析
同一些大企业相比较,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比较高,而且融资方式通常是以贷款的形式,小型贷款企业中,使用的也是非正规的融资途径。不仅是在民间利率贷款中,银行基于资金、信息和交易成本,一般情况下,是不愿意贷款给一些小微企业的。同时,小微企业在正规的融资中,程序比较繁琐,涉及到的项目也多,所以收费项目也更多。
(二)企业资金利用率低
资金的到率是反映企业融资的一种形式,也体现收集到的资金量和申请筹集的资金量之间的比例。甘肃小微企业中主要的融资方式为债券,但是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限制,让企业的信用率非常低。再加上金融机构考虑的范围过于狭隘,无法满足企业的贷款要求,让企业在使用资金的时候,很少去衡量其中的收益与成本关系。所以当企业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时,不会考虑到资金的预算收益,只是盲目贷款。
(三)小微企业的偿还能力有限
从现阶段小微企业的发展而言,整体上的需求较少,盈利增长比较困难。由于企业贷款的不良情况,面临着清偿的危机,大部分正规的企业是不愿意向企业提供贷款的。根据相关调查,从融资缺口上看,其正在以13%的左右的速度扩大,从中可以看出企业的需求处于一个供不应求的状态。
二、甘肃小微企业融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融资的缺口难以弥补
企业是不能以自身所提供的条件从金融机构中达到借款的目的,实际上,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度是高于大型企业的。一些满足审核要求的小微企业贷款需求,会被银行所搁置,拿不到资金的情况也是时常出现。尤其是在我国的银行贷款中,根据相关调查数据表示,有56.6%的小微企业仍旧存在资金流动困难的局面。所以,对于企业而言,资金方面的难题严重制约了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如果仅仅是依靠企业内部,它的发展速度还是低于那些外部的企业融资。
(二)银行信贷的成本高
在银行方面,授信业务需要根据企业的信用等级来进行评估,保障客户财务的真实性,这是评判的主要标准。但是在现实中,企业和银行机构的信息不能匹配,且信用指数普遍较低。评价系统本身也不够完善,当考核机制越来越严格的时候,银行工作人员为了规避掉个人风险,通常是过分的依赖于评级的结果。同一些大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的客户对于资金的需求更高,也珍惜银行提供的贷款机会,但是不重视贷款的价格,进一步增加了企业贷款利率的融资难度。
(三)融资渠道困难
小微企业融资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内源和外源,内源就是折旧、亲友借款等,外部就是直接和间接融资。在我国,银行融资贷款仍旧处于初始阶段,很难通过项目立项、配套和贷款担保文件,就文件的完整度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性。尤其是在抵押担保方面,如果出具的证明难以达到相应的要求,抵押的条件也无法实现。大部分银行在办理微小企业贷款资产负债率方面,对行业性质和抵押这些方面都有诸多的要求。
(四)信用体系不健全
因为小微企业的控制性比较弱,生产的风险系数比较高,加上产品的质量、技术比较低等问题,市场竞争的能力较弱,所以同大型企业相比,贷款的风险性更高。在财务制度不够完善的时候,企业信用极大一部分是取决于个人的信用。再加上部分小微企业的生命周期比较短暂,信用积累非常低,还有一部分企业存在恶意骗贷的现象。尤其是在现阶段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市场风险加大,企业规模小、资金少,在风险评价和金融产品服务方面仍有些许不足。
三、解决甘肃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主要策略
(一)改善甘肃小微企业自身的融资条件
小微企业自身的盈利水平和信用条件,对于融资的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化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首先就需要从企业自身的硬件和软件方面入手,减少融资方面的困难。金融机构在面临小微用户的时候,应该将重点放在企业的财务报表方面,以此来改善小微企业自身的融资条件。为了提高企业的利润,应该合理的处置一些资本结构,进而增强内部的融资能力,在财务指标的基础上,要选择一些专业能力较强、职业素养较高的会计人员,保障财务报表的清晰。完善企业内部的制度,提高总体的经营与管理能力,增强科学技术的投入,在产品上市之前,要做好市场调查,及时调整相应的结果,增家企业的总体盈利。
例如,甘肃某小微企业在主要的经营范围是生产、销售和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但是在企业的管理上比较落后。为了适应市场的基本需求,提供企业整体的竞争力,决定融资,但是在资金方面就缺少了300万元左右。由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落后,劳动密集型企业占的比例较高,所以在供求矛盾中出现了一些困难。但是该小微企业,根据自身的融资条件,创新自身的营销组织框架,一线人员的目标就是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综合大数据的发展趋势做好相应的监督与决策工作。在保障充分授权和信息通畅的情况下,整合各个部分的基本职能,建立起职权分明的营销组織框架。增强企业自身的诚信形象,通过对融资渠道和方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政策的基础上,推动小微企业的融资。
(二)完善银行金融体系
在完善银行金融体系中,首先是完善银行的管理体系,就是要在大型企业优质货代的基础上,加强对小微企业的主持力度,优化整体的客户结构,明确投资项目。重点关注一些信用良好的小微企业,并且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尽量减少一些贷款的流程。其次,推动甘肃省中小商业银行的整体发展,虽然一些中小银行的数目比较少,放贷的能力和一些大型企业相比,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还不够充分。但是,这部分银行对于小微企业有着极大的帮助,尤其是在金融服务方面。
例如,兰州银行,在面向小微企业的时候,总是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根据银行和企业的结合点,设计最合适的产品,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兰州某小微企业,专业生产矿热电炉使用的电极糊,在扩大生产规模,也需要增加市场投入。在企业融资需求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找到了兰州银行,工作人员在了解了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之后,分析了企业的发展趋势,以原材料和库存的产品为抵押。利用专业方面的优势,整合企业资金和票据,提高了该企业整体的资金流通效率。
同时,银行也要针对小微企业,在金融产品和业务流程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创新,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的开发与使用。通过模式搭台,来改变传统的授信方式,让各个金融机构也应该扩宽对银行与企业的对接渠道,构建一个多样化的服务平台。在面临重大发展机遇的时候,要有一个全新的观念和方式,介入到融资租贷的发展中,完善其中的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进而提高整体的运作水平。
(三)创新融资渠道
在融资途径方面,由于在发展初期的问题,难以支撑后续的经营与发展,所以在权衡了基本利益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设立政府风险投资基金与商业化的创业基金来壮大整体的投资产业,依靠政府来引导企业的发展。要知道,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这是一项科学且系统化的工作,也是各级政府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所以,就企业的整体结构而言,要从结构规划出发,合理引用与调整产业构造,以集群化的方式,来促进企业的综合发展。在融资租贷方面,对于那些不变更的所有物产权问题,小微企业可以通过按期支付的方式。
对于一些区域较小的县级小微企业,可以建立区域性的资本市场,对于那些无法达到上市要求的企业,可以提供私人权益性资本,这才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融资缺口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甘肃省政府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基本要求,着力优化小微企业的发展,建立社会化的中小企业公关服务体系,提供了便捷多样的优质服务。做好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加强对小微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的网络运营与培训,扩展了服务的内容,也提升了整体的水平。安排小微企业的发展专项基金,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将政财预算安排到企业的发展专项基金中。让专项基本可以通过资助、奖励或者是购买服务的方式,重点用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体系。实行减免等优惠政策,以此来减小小微企业的融资负担。
(四)完善小微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
在政府和市场化运行的基本原则下,应该通过资金补贴或者是政策调控的方式,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例如,企业在向银行提供抵押担保的时候,就应该按照实际金额的百分之十,作为连带责任保证。银行和担保公司也要积极对企业进行综合的检查,开展企业信用情况征集,建立会员企业档案管理协会。由于许多小微企业在资质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在征信系统中,很难查到相关的信用记录。通过银行系统为依托点,扩大整体的征信范围,结合相关机构与设计单位,建立一个完整的部门联网运行体系,实现信用动态共享机制。在信用征询情况下,建立信用奖罚机制,加强了惩处的力度,在金融服务上有一定的优惠便利。
也要尽快的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完善各项補偿措施,形成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承担,进而形成一个利益互相的局面,提高资金进入到企业领域的积极性。甘肃小微企业也要借鉴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出台相应的风险补偿策略,对所产生的补偿机制进行协调。既能体现政府支持的力度,又能将企业的信贷风险降到最低,确保资金具有长期的稳定来源。这需要企业自身、金融机构和政府等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从同探索出一条融资道路。
四、结语
要想彻底的解决甘肃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的问题,还需要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付出更多的努力。政府要完善相应的政策支持,科学的引导企业健康发展,银行要优化自身的资源配置,加强业务方面的创新,企业自身要强化信用机制,降低经营的风险。根据实际情况,基于发展的现状,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取得一个互利共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