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詹姆士曾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笔者通过无敌记分牌、甜蜜小贴画、闪亮表扬榜、温馨报喜短信、个性奖状、终极PK,这几各方面来进行激励性评价,让每个学生的优点都闪亮,让每个学生都能自信大方地说英语。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激励性评价
【作者简介】吴春燕,义乌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激励性评价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需要和动机,以鼓励学生自觉主动提高自身全面素质为目的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语言、情感和恰當的评价方式,不失时机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充分地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通过几年的教学摸索,笔者初步建立了以下由无敌记分牌等措施组成的一套激励性评价体系。
一、无敌记分牌,人人竞争
每个小组做一个记分牌,进行课堂表现竞赛。比如,认真朗读、认真倾听、积极发言的就在记分牌上加分。早读的时候,当你看到某个学生在认真朗读,你走过去,在记分牌上加上一分,他会读得更认真,不认真的同学看到别人加分了,也会跟着认真起来。有同学语音语调标准,声音响亮,教师给他加两分,这位同学接下来会更注意语音语调,而其他同学也马上会效仿。
大家会为了能加分,会更认真倾听,更积极发言、主动参与。并且会形成一种很好的互帮互助局面。在以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有些学生会挑关系好或成绩好的来合作,有些不会的同学就会被遗漏。但有了记分牌后,组员会主动教不会的同伴,那些原来暂落后的学生会进步很多,积极性也会被调动起来。
有了无敌记分牌后,每个人都增强了竞争意识,为了加分都会抢着要发言,再文静、再胆小的也不甘落后。
二、甜蜜小贴画,人人珍藏
作业布置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和获取信息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师生交流互动的一种方式。原来我们在批改作业时,习惯用“勾叉加等级”的方法进行评价,这种方法,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笔者试着在批改作业时,对于完成得认真和有进步的同学,在他们的作业本上写上一些肯定和鼓励性的评语,如:批改你的作业,是一种欣赏!/做得很好,再设法改善一下!/ 你的进步大家都看到了,要继续努力哦!/你的作业进步这么大,老师真高兴!/……并贴上可爱的小贴画,学生们会如获珍宝,小心收藏。人人都想得到别人的赏识,人人都需要他人的鼓励,通过甜蜜小贴画这“无声的语言”让我们的作业充满着魅力,让教学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三、闪亮表扬榜,人人争取
每个人都有渴望被肯定,被表扬的欲望。教师不要吝啬表扬。要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多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笔者设计了一张“表扬榜”,每天会把英语学习表现好的同学的名字写在“表扬榜”上,通报表扬,比如早读认真、作业认真、背书较快、倾听认真、发言积极、工作认真负责和有进步的同学都一一表扬。让表现好的同学得到鼓励、表扬,并为其他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今天我最闪亮”,“表扬榜”能把同学们的优点放大,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增强自信心。
四、温馨报喜短信,人人期盼
每个人都喜欢听表扬的话,家长也喜欢听别人表扬自己的孩子。俗话说“癞痢头的儿子自家的好”,教师要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投其所好”。与家长沟通时,尽量以表扬为主,让家长每次与老师沟通时都有一种舒畅感。
对于每天上“表扬榜”的同学,笔者会给家长发报喜短信,家长会非常高兴,也会和孩子一样期待老师的短信。比如前些天碰到一个家长,他很高兴地对笔者说:“老师,看到了你给我发的短信,我很开心。之前,我还以为我儿子很内向,不爱表现呢,原来他上课这么积极啊!”家长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相反,如果每次跟家长沟通都是数落孩子的不是,学生会害怕,家长也会反感,说不定看到老师就躲。发报喜短信的目的在于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优秀表现,鼓励孩子继续努力,也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尤其对于目前那些英语暂差的孩子,笔者也想传达给家长一个讯息,他的孩子也有值得表扬,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笔者就想通过这个方法给孩子信心,也给家长信心。这样学生会做得更好,家长也会更积极配合。虽然只是一个短信,但这个短信是连接老师和家长的纽带,是打开学生自信之门的钥匙。温馨的报喜短信,人人期盼。
五、个性奖状,人人闪亮
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得奖也不应该只是优等生的特权。只要学生肯努力,无论TA是谁,都应该有争取奖状的机会,TA的价值都应该得到体现,TA的优点也一样是闪闪发亮的。为此,笔者亲自设计了很多个性化奖状,让每一个肯努力的,有进步的,有优点的同学都能获得奖状。比如,上课倾听认真 ,那么就发给TA“金耳朵奖”,发言积极 就发“金话筒奖”,进步了,就发 “进步奖”……如此一来,大家的积极性都能调动起来.让奖项无处不在,让学生每一件事情都做得有滋有味,每个人的优点都能闪亮。
在教学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对每个学生抱有信心、寄予厚望。用我们的爱心去正确地进行评价,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表扬,充满关怀的批评,满怀希望的鼓励,帮助他们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2]浙江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组织编写.课程改革与学习主体构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
[3]江平,谢广田.小学学科教学新论(英语分册)[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