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咏梅
载桑养蚕经济效益可观,比较效益明显,但一些老蚕区在长时间养蚕过程中,由于传统思想守旧,一直沿用过去传统的养殖模式,使得蚕桑的生产能力较低。本文主要结合作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就农村养蚕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论述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1 农村养蚕常见问题分析
1.1 消毒不彻底
广大基层地区由于经济水平较低,养殖分散,在基层地区专业化的蚕室数量较少。大多数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是将屋子的其中一间作为养蚕室。在放蚕之前,不注重对养蚕室的消毒,卫生制度缺乏,日常疫病防控意识较差,注重事后治疗,不注重事前防控,蚕沙和病蚕处理不当,导致致病原在蚕室内快速扩散,导致大规模疫病发生。此外,很多蚕农在养蚕关键时期和农忙时期相冲突,由于需要完成相应的农业劳作,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蚕具、蚕室进行消毒,消毒过程流于形式,只是走走过场。由于消毒不彻底,使得蚕室内的致病源数量大大增加,病情快速蔓延。
1.2 补催青和收蚁技术不规范
养殖户将蚕种领回去之后,在没有对蚕室进行严格消毒,温度湿度控制不到位的前提下,就将蚕种放置在蚕室内养殖。在大多数的蚕室内,都没有配置相应的温度计设施,还有不少养殖户直接将干湿温度计悬挂在门口或墙角边缘,导致温度计温度不准确,使得蚕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过高或过低。蚕种进入蚕室之后,不能进行黑暗保护,有的养殖户甚至将蚕种放置在通风不良光线过强的环境中。随着蚕种的孵化,有些养殖户不注重蚕种感光,在上午7点~9点时间段,一边让蚕种感光,一边收蚁。此外,对于没有及时孵化的蚕种,养殖户不注重及时补催青,让其自然孵化,使得蚕种的孵化率大大下降。
1.3 养蚕技术不科学
在蚕期养殖户不能及时进行扩座、匀座,达不到一蚕三座的标准。同时在桑叶投喂过程中,时间不确定,桑叶厚薄不均匀,不能严格按照蚕种的龄期投喂相应质量的桑叶,使得群体发育不整齐,发育不完善,群体开差较大。养殖户不能提青分批,不能及时饷食和除沙。当蚕室内温度较低时,由于缺乏相应的增温设备,不能够及时加温。进入夏秋季节,温度湿度较大时,并不能及时做好通风换气工作,导致蚕儿发育异常,生长发育不健康。
2 农村养蚕改进措施分析
2.1 引导养殖户养成科学的养蚕习惯
饲养人员在进入蚕室,向幼蚕投喂桑叶,除沙前后,必须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严格清洗手臂。同时进入蚕室或者储藏室必须更换鞋,在蚕室的进出口,储存室的进出口,每天使用清水进行冲洗,然后选择使用0.3%的漂白粉溶液进行全面消毒。积极推广专业化的蚕室,逐步转变传统小规模散养模式。向有条件的养殖户推荐塑料大棚养蚕技术。通过构建较大的空间,能够为蚕儿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确保养殖密度适宜,通风良好,保湿保温效果较好,减少致病菌寄生场所,提高养蚕质量和养殖效益。同时发展塑料大棚养蚕,能够有效减少蚕匾等饲养工具以及人工的投入,提高劳动效率,解决饲养空间过于狭小,饲养用具不足,以及劳动力紧缺的问题。
2.2 做好养蚕全过程消毒工作
蚕室进入蚕儿之前,一定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消毒,清除内部存在的垃圾和各种杂物,对于泥土地面,应该铲去表层土壤,换上新的土壤,并撒上新鲜石灰粉进行消毒。然后选择使用喷洒消毒和熏蒸消毒相结合的方法,先使用消毒液对蚕室内的用具和环境进行浸润消毒和喷洒消毒,作用一段时间之后,加强通风,然后进行熏蒸消毒。通过将喷洒消毒和熏蒸消毒有效结合,能够避免消毒死角产生,提高消毒质量。蚕儿在幼龄时期要选择使用小蚕专用的消毒剂,或者新鲜的石灰粉,对蚕体和蚕座一次全面消毒。大蚕期选择使用大蚕专用的消毒剂或新鲜石灰粉,对蚕体和蚕座进行消毒。单层室内出现发病情况后,要适当增加消毒次数和消毒剂的使用量。同时要在明确致病原的基础上,科学选择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日常养殖过程中,应该坚持科学添加药物,选择蚕用抗生素,3龄期一次,4龄期两次,5龄期2天1次。在每期养蚕结束之后,应该及时对蚕室进行全面清扫,并对饲养用具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防止致病源扩散。由于养蚕之后的消毒工作是农村养殖户经常忽视的一个环节,因此应该引起养殖户高度重视做好养蚕后的消毒。在进行除沙过程中,应该不让蚕落地,避免一边除沙,一边向蚕儿投喂桑叶。清理出来的蚕沙应该集中运往离蚕室和桑园较远的地区堆积发酵,杀灭内部存在的致病菌和寄生虫。除沙结束之后,应该及时对蚕室进行清扫,并选择使用0.3%的漂白粉溶液进行全面消毒。
2.3 规范补催青,收蚁操作
做好补催青的关键是要摊好种,确保遮光。蚕种进入蚕室之后,应该将其轻轻地放置在蚕匾的白纸上,确保粒粒平铺,不能相互堆积,然后在上方覆盖两张1龄网,然后在上方加盖蚕匾并选择使用黑布遮光,避免阳光直射,保持绝对黑暗环境。当春季蚕室温度较低时应该及时加开增温设施,确保蚕室内的温度适宜。夏秋季节后,由于外界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应该及时做好通风换气工作,及时降低蚕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要指导养殖户正确悬挂干湿温度计,将干湿温度计,最好悬挂在蚕室的中间蠶架上,并且要保证干湿温度计的显示数和人眼水平视线平行。在蚕养殖过程中,为了切实提高蚕种一日孵化率,应该采用隔日收蚁的方法。即蚕种进入蚕室之后,进行黑暗保护,第二天早晨五点左右进行感光,当蚕种出现大批孵化之后,开始收蚁。收蚁时间一般掌握在春蚕上午8时左右进行,9时左右结束,秋蚕在上午7时左右进行,8时左右结束。收蚁结束后,针对没有孵化的蚕种,应该将其集中起来,继续进行黑暗保护,第二日之后按照上述方法继续收蚁。
总之,农村在发展桑蚕养殖产业过程中,必须引导养殖户积极应用先进的养殖技术,逐步转变传统养殖理念,真正做到技术用足用好,增加桑蚕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