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蛙泳,功夫要在泳池外

2018-01-29 01:59柏强陈方灿
大众健康 2018年4期
关键词:活动度初学蛙泳

柏强 陈方灿

游泳是人们喜爱的游泳。有趣的是,我国绝大多数的人初学游泳或经常使用的泳姿是蛙泳,而国外泳者初学或常用的泳姿却是自由泳。其主要原因,一是不少国人认为蛙泳最好学,二是因为游泳时头可以抬到水面,不用学习水中呼吸动作。

蛙泳其实不简单

蛙泳的技术,尤其是腿部收、翻、蹬的动作与人们的日常习惯不一样。换句话说,生活中很少用到这些动作。“划水腿不动,先伸手,后收腿,蹬夹漂一会儿”,这个流程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对人的髋、膝、踝的灵活和协调性要求极高。而且在游蛙泳时,人的手腿配合、呼吸、身体位置的讲究程度和精密程度,比其他泳姿要求更高。蛙泳时,将近70%的推进力来自腿,而腿部力量的大小取决于两腿收翻时脚掌、小腿、大腿的对水面积。

严格地说,在日常游泳中,绝大部分泳者没有掌握蛙泳的正确技术,这样不仅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效能,增加推进力,反而容易造成身体损伤。

髋关节是划水主力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久坐办公室和电脑桌旁,髋关节长期呈现弯曲状态,周围的肌肉极少做大幅度的活动,更别说做蛙泳那样的动作了。因此,不少人的髋关节活动度下降,如果加上坐姿不正确、体态不佳,髋关节的肱骨位置就会出现不正,关节囊在某些方向松弛或紧张,造成部分或者全部运动受限。

在游泳之前,很多人不做准备活动,或者做了准备活动,却很少想到应当充分激活大腿上面髋关节周围的肌肉组织,包括髂腰肌、臀大肌以及髋关节内的小肌群。由于髋关节的柔韧性差,一下水就游,受伤在所难免。

髋关节是四肢大关节中最为稳定,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位。虽然它的受伤率不如膝关节和踝关节那样高,但它是这些关节的“大哥”,体积最大,肌肉最多。如果老大不出力,不做功,两个小弟肯定会被“累死”。人体是一环扣一环的链条,一损倶损。

预防游泳伤病六条建议

水中运动伤病多发,马上到了开始练游泳的时节,也是游泳伤病多发的时候,在此给大家尤其是初学游泳者几个建议:

1.初学游泳者不妨先学自由泳,它与人体日常的爬行动作类似,一旦掌握了呼吸要领,其技术动作就很容易学会了。

2.学习蛙泳时,首先应在陆地上练习,尤其是腿部的收、翻、蹬三个分解动作,每一个都力求准确到位,然后将其串连起来,使用熟练,再下水实操。

3.最好掌握多种泳姿。

4.下水前,尤其是进行蛙泳前,要充分活动开髋、膝、踝关节 。可以采用“趴青蛙”或“W坐”的方法,加强髋关节旋内、旋外的肌群练习。这些部位平时很少用到。可以把端士球放在两腿之间,用力往里压实,还可以把皮筋绑在膝头,用力外展两腿。此外,要注意左右腿的用力对称,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活动度要尽量平衡。

5.由于人在水中,看不到自己技术动作正确与否,因此可以请专业教练帮助观察、调整动作。动作规范了,伤病也会減少。

6.一旦出现关节疼痛,特别是游泳时与动作有关的疼痛,最好去找运动医学或运动康复方面的专家,及时诊治康复。

延伸阅读:能增加髋关节活动度的练习

“青蛙叉”拉伸练习

练习目标:增加髋关节90°外展活动度。

动作流程:俯卧跪姿支撑于软垫上;手肘成90°支撑;髋关节尽力外展到最大角度;双脚外旋,自然呼吸。

练习要求:练习时腰背部保持平直;保持髋屈约90°,臀部略向后坐;髋部尽力贴近地面,可感觉到大腿内侧有明显牵拉感。每组30秒,重复3组。

注意事项:在进行拉伸练习之前,最好先做泡沫轴放松及动态热身练习,这样可提高拉伸效果,防止受伤。

坐姿髋内旋拉伸练习

练习目标:增加髋内旋及膝外旋活动度。

动作流程:跪姿坐在软垫上;双腿打开,髋内旋;膝外旋,髋内旋成W形坐姿;自然呼吸。

练习要求:练习时腰背尽力保持挺直。每组30秒,重复3组。

注意事项:可在进行拉伸前先做泡沫轴放松及动态热身练习,这样会提高拉伸效果,防止受伤。拉伸需量力而行,不可操之過急。使用软垫进行拉伸练习,防止膝关节损伤。

猜你喜欢
活动度初学蛙泳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无解≠增根
你看到的是点,我看到的却是函数
推拿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活动度与镇痛效果分析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不同下肢体位对患肢康复的影响
比较二次根式的大小
轮滑苦与乐
偏心距重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稳定性、活动度及关节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