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华 庚武
随着养殖规模及养殖量的迅速扩张,畜禽养殖粪便及粪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养殖污染防治成了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做到既持续稳定发展畜牧事业,又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打造实力畜牧和生态畜牧,切实解决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论述的话题;如何有效防治畜禽养殖污染。
1本市养殖及污染现状
作为生猪调出大县(市),近几年本地政府在生猪养殖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上,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采取项目引进、政策扶持和龙头企业带动,有力促进了我市各项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转型升级成效显著。截至2016年末,全市畜禽规模養殖户达4992户,其中,年出栏5哄以上生猪规模化养殖户达到3700户,年出笼2000羽以上家禽规模化养殖户达到554户,年出栏100只以上肉羊规模养殖户达到556户,年出栏1哄以上肉牛规模养殖户达到182户。生猪年出栏105万头,家禽出笼1083万羽,肉牛出栏1.18万头,肉羊出栏14万只。以上成绩的取得,带给我们—个难题就是养殖污染治理。
畜牧产业化的发展伴随着大量的养殖粪便和污水排放,养殖污染形势十分严峻。近两年,本地政府通过无害化处理中心项目支撑和加大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整治力度,大多数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治理措施基本到位,但还有少数规模化养殖场及绝大部分家庭化养殖场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环境问题:有的小型养殖场不愿增加投入,治污设施不全,造成畜禽养殖粪污难以有效控制;有的养殖场离人口密集区近,如两河镇人口密集区规模养殖场和养殖专业合作社众多,养殖污染严重影响群众生活环境;有的边远地区病死畜禽不进无害化处理中心集中销毁,自行处理不彻底,污水、粪便遇雨水冲刷直排入水体;有的养殖场选址靠近库区河道,畜禽养殖粪便有的随意排放,导致水体和大气的污染,甚至造成疫病传播。
2养殖污染问题存在的原因
2.1本地具有传统畜禽养殖习惯,农村基本上家家户户养猪养禽,小规模、家庭式的畜禽养殖场遍布农村各个角落,这些养殖场都是依家而建,不会考虑选址和环保要求,畜禽粪便也是随意堆放,遇雨水会直接流入水体排入河道,造成生态环境污染。
2.2对养殖污染认识不够,随着《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颁布施行,各级各部门包括养殖户对畜禽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有了清醒的认识。以前工作重点在发展,忽视了养殖污染防治,规模化养殖场的初建环评上没有严格把关。
2.3养殖业成本大风险高,养殖户顾虑太多,不愿增加治污设施投入。对一个养殖场来说考虑得更多的是利润,加之这几年养殖业波幅大,经济效益难以保证,更让养殖业主惶惶然,一些老养殖场当初建设根本没考虑环保要求,现在迫于行政压力也是采取最小的投入改造治污设施,高成本的治污设施一般不会考虑。
2.4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造成粪肥还田的人力资源缺乏,畜禽粪便的再利用程度降低。
3防治养殖污染的几点有效途径
3.1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规划布局控制指导。认真执行养殖业的规划布局及《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对养殖场的排污规定,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范管理”和总量控制的要求,科学划定禁养、限养和适养区,主管部门要加强畜禽养殖场选址工作指导,最大限度降低环境污染。对限养区和适养区的养殖场加强监管,督促业主上环保设施对其养殖废水粪污进行深度处理,达标排放。
3.2大力推广“畜-沼-果”、“畜-沼-菜”等农牧结合的循环利用模式。畜禽粪便还田利用不仅可以改良土壤品质保障农田生产力,还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因此加大项目扶持力度,大力倡导“畜-沼-果”、“畜-沼-菜”模式,对新建的沼气池、铺设的沼液灌溉管道给予适当补贴,切实将沼液引到田间地头,既解决生产发展问题,又解决农民致富问题,既解决环保问题,又解决土肥问题。
3.3动物无害化集中监管,兴办有机肥料厂。依托市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将各环节的病死畜禽实行网络收集处理,同时结合发展生态农业、有机蔬菜基地建设,引导禁养区业主参观学习民大农牧公司转产兴办有机肥料厂,促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有效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3.4分类指导,破解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难题。对家庭式散养户,引导建沼气,栏圈建设实行雨污分离,同时通过疫情监测点加强对这类养殖户的排污动态监管,洁化畜禽养殖环境;对小规模养殖场要向标准化推进,增设沉淀池、储存池、千粪堆积台、干粪发酵床等处理设施,实现净化排污、零污染排放;对规模较大的养殖场,要求有整套完整的“粪便、污水、沼气、污泥”处理方案,实行沼气池立体综合开发,引导业主架设地埋式排污和灌溉管网,有条件的还可以鼓励业主进行沼气发电,既保证发展,又减轻环境污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