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璐璐+何淼
摘 要:以心理弹性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青少年应对方式量表和自我效能量表对5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论:心理弹性对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对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在应对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弹性;应对方式;自我效能
心理弹性是个体在遭受严重威胁的情况下,仍能适应并得到较好的发展,它表现为一系列的能力和特征,这些能力和特征通过动态交互作用使个体在遭受重大的危险与压力时,能迅速的恢复和成功的应对。中国学者认为:心理弹性是指个体在面对逆境或困难时能有效应对及良好适应的能力。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应对方式是个体在应激期间处理应激情境、保持心理平衡的一种手段。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处在这一阶段的大学生要面临独立生活与就业等压力,如何使大学生在压力面前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心理弹性所关注的问题。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对心理弹性均有重要影响,但鲜有研究将三者结合来探讨影响心理弹性的因素。本研究立足于大学生心理弹性,考察其与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以期为制定提高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一、 被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开封某大学进行调查,有效问卷520份,其中男生246人,女生274人,年龄19~23岁。
二、 测量工具
(一) 心理弹性量表(RSCA)
选用胡月琴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RSCA),该量表包括目标专注、人际协助、家庭支持、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五个维度,共27题。量表采用5点等级计分,高分者表明心理弹性较大。该量表Cronbachs ɑ系数为0.85。
(二) 应对方式量表(CSS)
选用陈树林编制的青少年应对方式量表(CSS),该量表包括两个分量表,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分量表包括问题解决、寻求社会支持、积极的合理化解释3个因子;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分量表包括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和幻想否认4个因子。共36题,采用4点等级评分。高分者表示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较多的使用这些行为。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Cronbachs ɑ系数为0.83,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Cronbachs ɑ系数为0.79。
(三) 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
选用Schwarzer编制的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共10题,采用4点等级评分,高分者表明自我效能感水平高。该量表Cronbachs ɑ系数为0.87。
三、 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
四、 结果
(一) 大学生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之间的相关分析
对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及其各个维度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弹性与自我效能感Pearson相关系数为0.452(P<0.01),心理弹性与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相关系数为0.632(P<0.01),心理弹性与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相关系数为-0.441,P<0.01),自我效能感与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相关系数为0.433(P<0.01),自我效能感与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相关系数为-0.253(P<0.01)。
(二) 中介效应检验
1. 大学生心理弹性在自我效能与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之间的中介效应
采用中介效应检验程序,首先将各变量得分中心化,然后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对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显示:(1)以自我效能为自变量,以指向问题的应对为因变量,回归系数具有显著性;(2)以自我效能为自变量,心理弹性为因变量,回归系数具有显著性;(3)以心理弹性与自我效能为因变量,指向问题的应对为因变量,回归系数具有显著性,将心理弹性变量代入回归方程之后,发现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对自我效能的回归系数由0.433降为0.185,且在0.001水平上具有显著性水平,说明心理弹性在自我效能和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为(0.452×0.185)÷0.433×100%=19.31%。
2. 大学生心理弹性在自我效能与指向情绪的应对之间的中介效应
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对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显示:(1)以自我效能为自变量,以指向情绪的应对为因变量,回归系数具有显著性;(2)以自我效能为自变量,心理弹性为因变量,回归系数具有显著性;(3)以心理弹性与自我效能为因变量,指向情绪的应对为因变量,回归系数具有显著性,将心理弹性变量代入回归方程之后,发现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对自我效能的回归系数由-0.253升为-0.067,且在0.001水平上具有显著性水平,说明心理弹性在自我效能和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为(0.452×-0.067)÷-0.253×100%=-11.96%。
五、 讨论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弹性越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也就越高;心理弹性越好,越多的使用积极的问题解决应对方式,如问题解决、寻求社会支持和积极合理化解释;心理弹性越好,越少使用逃避、忍耐和幻想否认等消极的应对方式。
Kenny和Baron最早提出中介变量的概念,他们指出,中介变量是自变量通过中介变量来影响因变量。依据中介效应检验程序,本研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来检验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第一步回归分析,将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纳入回归方程,发现自我效能对指向问题的应对和指向情绪的应对均有显著影响,建立回归方程:Y1=0.433X、Y2=-0.253X;第二步将心理弹性作为因变量,自我效能作为自变量纳入回归方程,自我效能对心理弹性的影响显著,建立第二个回归方程M=0.452X、M=0.452X;第三步将自我效能和心理弹性作为自变量,应对方式作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方程Y1=0.548M-0.185X、Y2=-0.411M(-0.067X)。其中X代表自我效能感,Y1代表指向问题的应对,Y2代表指向情绪的应对,M代表心理弹性。从三个变量关系的层次上检验结果显示,心理弹性可以作为自我效能影响应对方式的一个中介或桥梁,心理弹性会调节自我效能与应对方式之间关系的强度。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在面对压力时会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来处理问题,指向问题的应对往往可以促进问题解决,指向情绪的应对往往不利于问题解决。因此,学校可以通过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增强学生心理弹性的途径来促进大学生使用有效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Masten,A.S.Ordinary magic: resilience.New York:Guilford Press, 1998.
[2] 馬伟娜,桑标.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综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6(1):89-96.
[3] 张旭东,曹卉.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相关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1.
[4] 王春振.大学生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与考试焦虑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
[5] 汪向东.心理卫生量表评定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增刊,1999:113-115.
[6] 温中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心理学报,2005,37(2):268-274.
作者简介:邹璐璐,何淼,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