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艳
【摘要】小学一、二年级的数学教学,是对小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启蒙的关键时期,这个初始阶段的数学教学既要打好知识、能力的基础,又要激发起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爱上数学,爱上数学学习;需要教师“授之以渔”,帮助学生吃透教材,进入情境,提升能力并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升小学一、二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教材一、教师要帮助学生“吃透”教材这包含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教师要自己精研教材,理解好教材,明确哪些是基础性问题,哪些是拓展性问题,又或者哪些是探究性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全面把握教材的系统,对于重点、难点能够融会贯通;教师不仅要在教者的立场来面对教学,还要学着从学生的视角去体会,怎样才是合适的教法,怎样才能让学生的学变得更加游刃有余。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吃透教材,对于基础性的教学内容,多向学生问“是什么”“应该怎么样”,引导学生自主理解初步的知识;对于拓展性问题,则多问问学生是怎么想的,以便开拓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多进行思考,通过独立思考加上教师的点拨加深掌握知识的程度;对于探究性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多讨论、多进行自主的尝试,允许他们走些“弯路”才抵达“目的地”。此外,由于教师学会了从学生的角度面对教学,这样就与学生站在了平等的地位上,消除了小学生们的心理压力,让他们觉得老师就是自己的朋友,跟他们在一起的玩耍中研究数学问题,从而提升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能力。二、教师要提升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1.变换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兴趣。在小学一、二年级数学教学中快乐的学习氛围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因为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刚刚进入学习的状态,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如果在教学时不能通过丰富的、富有变化的教学形式,保持教学对他们的吸引力,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想要教学过程丰富、有趣,除了教师尽量采用生动的、易懂的、活泼的语言来进行讲授外,创设情境是一种很好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模拟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来进行学习,如学习了“米和厘米”,让学生扮演一下测绘员,量一量教室中的黑板、桌椅,甚至是教室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讲授过“元、角、分”,则可以让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模拟超市的收、付款,体验生活角色的同时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今,创设情境还可以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能够熔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于一炉,能够鲜活、生动地呈现事物、画面和情景,利于学生产生真实体验和感受,能够有效地吸引一、二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进行思考,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创设情境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培养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让他们意识到数学运算与实际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单是抽象的数字,还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知识,对于他们进一步深入探索数学知识的海洋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2.提升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所经历、体验知识产生的状态,产生解决问题基本策略的历程,这些比得到的具体的结论更有价值,而小学一、二年级正是发挥这种个性的最佳阶段,只有拥有的创造精神萌芽的过程,其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才得以可能。因而,小学一、二年级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实现终身学习得以可能。而想要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给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空间,能让他们自己动手实践的,就让他们自己动手实践,能让他们通过实践、思考总结的问题就不直接告诉答案,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充分发挥思維的潜能,感受到自己动脑获得成果的喜悦,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三、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引导一、二年级学生由于身心发育还不成熟,对自己的言行没有足够的控制力,因而常常出现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比如,上课时坐不住板凳,学习过程中常被无关的事物吸引注意力,或者因为老师的质疑而委屈地哭泣等。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约束,心理进行疏导,让他们理解师生之间是区别于父母的另一种亲密的关系,可以跟老师当知心朋友。而课堂是与家庭、幼儿园不同的场合,尽管也有很大的自由空间,但也有一些规则需要遵守,而好的行为和习惯能够让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强的能力。只有当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行为习惯,更高效的、有趣的数学学习才能够顺利地进行。参考文献:[1]吴运河.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科学,2016,(11).[2]杨永霞.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中兴趣的培养初探[J].读写算,2016,(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