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巍巍
【摘要】中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所以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好坏是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针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现状与体育课程改革研究展开探讨。【关键词】中学生身体素质体育锻炼课程改革众所周知,目前的教育还是以应试为主,学校、家长、学生都在为升学奋斗的同时忽略了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以牺牲身体的代价取得高分,这种现象成为社会发展的严重隐患。因此,提高中学生身体素质成为学校乃至全社会需要关注和探讨的问题。一、造成中学生身体素质低下现状的原因1.社会环境的影响。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各种游戏、电影、电视剧等存在于社会的每个角落,中学生拥有手机的比例不断在攀升,中学生中的低头族数量不断在增加,周末在家里花在各种电子设备上面的时间就相应增加了,对应的户外运动也就减少了。同时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各路商家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应对社会竞争,提供了各种上门服务,这就减少了户外的走动,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也是相当深远的。社会配套设施不完善或是免费开放的体育锻炼场所较少,造成学生体育锻炼的机会与时间相对减少。2.学校因素。在这个仍然以文化课分数为主的教育年代里,学校一味地追求学生的升学率,而忽视了学生本身身体素质的发展,学生肩负着国家建设的重任,如果身体垮下来,再好的成绩也是徒劳。所以如果只靠文化课这一条腿走路,那是走不稳的,会摔跤的。学业的繁重,学生的压力倍增,学生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在文化课上,而无暇顾及身体素质的锻炼,造成紧张、焦虑、睡眠不足等不良现象。体育教育改革中存在不足,对体育教育的基础设施、场地等投入不足,体育教育方式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爱好。在体育教育的时间上也有区别对待,特别是面临升学的初三毕业班,课余锻炼时间更是严重不足。3.学生本身因素。学生虽然清楚体育锻炼对身体的重要性,但是因为本身会存在一定的懒惰性,对体育锻炼缺少一定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周末的时间多数花在网络游戏、小说、电影、电视剧等方面,出去锻炼的时间很少。另外从性别来看,男生更加喜欢运动,锻炼时间相对会比女生多,不主动、积极锻炼也是一个普遍现象。4.家长因素。在中学阶段,家长更多地重视孩子的升学,担心体育锻炼占用学生学习的时间、影响休息。一方面,是体育锻炼的缺乏;另一方面,家长对孩子进行各种营养的补充,造成营养过剩,体重超标,不利于参加更多的锻炼。二、中学生身体素质现状与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的对策1.学校需转变观念。学校要转变只求升学率的教育理念,要着眼于长远,对学生的体育素质教育提上日程,配合体育教师制定出更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以增加学生体育锻炼的趣味性,产生兴趣,提高积极性。2.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学校要重视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对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大体育建设资金支出占比,完善学生体育锻炼的场所的配套。3.加大对增强身体素质的宣传。在目前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应该加大对锻炼及提高身体素质的宣传,让学生参与更多的体育锻炼项目,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投入到学习当中,让家长和学生都认识到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取得好的成绩是一个良性循环,培养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4.体育課堂的设计。体育教师应提高体育锻炼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展开体育锻炼。对课程的设计应该与时俱进,摒弃体育教学改革中效果不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近几年学生体育课中安排的练习强度还是相对不够,传统素质练习的忽视,导致体质下降,体育中考项目的改革,中长跑项目的设置,以及各项标准的提高,迫使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基础下功夫,针对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应设计不同难度的体育教学项目。5.建设体育教育专业团队。师资是贯彻和落实课程改革的关键性力量,可以通过外聘或者内部选拔等方式建立体育教育的专业团队,配合体育教师进行教学训练。6.引导家长改变观念。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家长观念的改变也极其重要。学校可以开展相应的讲座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引导家长改变原有的教育理念,向素质教育理念过渡,让家长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目的是让家长支持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综上,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国家培育栋梁不可忽视的一项教学任务,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不只是单靠口号就可以解决的,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实现素质教育需要改变课程改革中不符合国情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共同关注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改变体育教育中保守、落后的教学理念,多结合实际情况开发出学生喜欢并感兴趣的体育课程,继承并加强传统体育教学项目,如中长跑项目等。所有的对策最终的目的,都是让社会各界真正认识到提高中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并采取措施积极地参与到实际的体育锻炼中。参考文献:[1]程明.中学生身体素质现状与体育课程改革[J].才智,2014,(04) :129.[2]赵方晔.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08) :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