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贫血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8-01-29 22:31孙桂芹杨霞
中国动物保健 2017年9期
关键词:种鸡皮下周龄

孙桂芹+杨霞

鸡传染性贫血病,是由鸡贫血病毒(CIAV)引起雏鸡再生性障碍性贫血、全身淋巴组织萎缩、皮下和肌肉出血以及高死亡率为特征的免疫抑制性传染病。

1病原

是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病毒存在于被感染鸡的多种组织内,以胸腺和肝脏含病毒量最高,脑和肠内容物中病毒维持时间最长。

2流行特点

鸡是该病毒的唯一宿主,所有日龄的鸡均易感。易感性随日龄的增长而急剧下降,肉鸡比蛋鸡易感,自然感染多见于2~4周龄的鸡。

病鸡和带毒鸡是本病的传染源,本病可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经蛋垂直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水平传播可经口腔、消化道、呼吸道、免疫接种、伤口等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或通过污染的鸡舍、饲料、饮用水源、用具等媒介传播。本病毒会诱导雏鸡免疫抑制,特别是降低对马立克氏病的抵抗力。

3临床症状

本病多发生于2~3周龄的雏鸡,病鸡消瘦,萎靡不振,发育受阻,出现明显的贫血,出现症状2 d后,开始有病鸡死亡,死前有腹泻。

本病典型癥状最早在第7日出现。病鸡表现精神沉郁,虚弱,行动迟缓,羽毛松乱,蜷缩在一起,冠、髯、颜面、可视黏膜、皮肤苍白,或黄白色,严重贫血,皮肤出血,有的皮下出血,死亡率可达10%~60%。

4剖检病变

病死鸡贫血、消瘦、肌肉苍白;血液稀薄如水,血凝时间延长;肝肿大呈深黄色或有坏死斑点;严重贫血可见肌肉和皮下出血,苍白的胸腿肌肉上有出血斑点,有时腺胃出血;脾、肾色淡,肾肿胀,严重者花斑;骨髓与胸腺萎缩是本病的变化特征,大腿骨的骨髓出现脂肪样变,呈黄色,淡黄色或浅粉红色。

5诊断

本病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初步诊断。确诊可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或做血清学诊断。

6防制措施

本病是我国新发生的一种传染病,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可采用以下措施减少传染性贫血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加强对种鸡群的检疫,种鸡场要及时淘汰阳性鸡是控制本病的最佳手段。

重视日常的饲养管理和环境消毒,增强鸡群抵抗力,防止环境因素及其他传染病导致的免疫抑制。如及时接种鸡马立克氏病疫苗和法氏囊病疫苗。

免疫接种(供参考):用传染性贫血弱毒活疫苗(英特威或大德国药厂提供,因国内尚无生产)在种鸡13~15周龄左右饮水免疫或皮下或肌内注射,免疫后4~6周产生坚实的免疫力,并能持续到60~65周龄,在免疫期内种鸡所产的种蛋母源抗体高,可有效地保护雏鸡免受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的感染。疫苗接种只用于该病疫区。如果后备种鸡群血清学检查本病呈阳性反应,则不宜再进行免疫接种。

发病后于饲料中添加B12粉、K3粉、鱼粉等用于增加营养、补血、造血、控制皮肤出血,饮水中添加抗病毒和抗菌药物,可有效地控制继发感染,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endprint

猜你喜欢
种鸡皮下周龄
夏季雅士勇对蛋用种鸡受精率及孵化成绩的影响
肉用种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技术探讨
种鸡各阶段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
新西兰祖代种鸡加速入关:黑龙江引入3.32万只;江苏引入1.66万只
周龄·初始注射时间对小鼠超数排卵的影响
用胫长和体重双重标准培育蛋鸡
复方樟柳碱两种注射方法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比较
腹部切口皮下持续负压引流治疗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观察
“817”小型肉4鸡不同组合杂交优势分析
褐壳蛋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