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华
【主题简述】民间技艺因人而存,因人而绝。不少民间优秀传统手工艺的消失都与独门绝技、口授身传的传承方式有着重要关系。而这样的传承方式,在61岁的詹杏娣看来,无疑是不合时宜的了。
它温润如玉,素雅爽目,是文人的心头好,它就是被称为宜兴陶瓷“五朵金花”之一的宜兴青瓷。然而,跟紫砂相比,宜兴青瓷的从业人数只有200人左右。为了重振宜兴青瓷辉煌,“宜兴青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詹杏娣于2017年10月5日在無锡市梁溪区非遗基地向社会公开毕生心血研究的青瓷基础釉料配方,期望更多人将青瓷传承下去。
青瓷被誉为“瓷器之祖”,以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宜兴青瓷曾被外交部、文化部定为国家礼品,远销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被赞为“东方的蓝宝石,精美的碧玉器”。
遗憾的是,宜兴青瓷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逐渐衰落,技艺传承更面临着断代的危险。为了重振宜兴青瓷辉煌,以詹杏娣为核心创建的宜兴青瓷非遗传承展示馆开始思考解决青瓷传承最为核心的技术门槛问题:釉料配方。青瓷作为一种以釉面美学为核心价值的艺术品,其青釉釉料配方自古就是行业最大的秘密。詹杏娣从事青瓷事业40年,师承现代宜兴青瓷釉色创烧人周谟先生。在原国有青瓷厂解体后,詹杏娣仍坚守青瓷事业,用二十几年的时间,在1300多度的高温下,试验400多次,在无数次被烧掉眉毛与头发后,终于独立研制、发展了宜兴青瓷的多种独特釉色。然而,在历经艰难掌握了核心技术后,詹杏娣决定把自己掌握的宜兴青瓷基础釉料配方捐献给国家,她这样做就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无门槛地进入青瓷行业,迅速增加这一非遗项目的传承基数,使其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考场速用】在这个市场经济时代,手握青瓷制作技艺,就意味着能获得巨大的经济收益。可为了发扬及传承青瓷事业,詹杏娣竟慷慨地献出了手中的秘技,这种壮举,非一般人所能为。
【适用话题】非遗传承/责任/奉献/名与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