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就请做个守规则的人

2018-01-29 07:06吴丹红
环球时报 2018-01-29
关键词:成田公共资源民族主义

吴丹红

近日,一篇题为“175名中国乘客被弃成田机场,日本警察暴力拘捕一名同胞,现场唱起国歌!”的文章在网上流传。乍一看,似乎中国乘客在日本遭受重大的不公正对待,民族自尊心被侮辱。但细究才发现,这实际上只是航空公司与旅客之间发生的普通民事纠纷,与历史矛盾、国家大义、民族情结毫无关系。

就此事来说,乘客可以指责甚至起诉航空公司。但这依然只是民事小纠纷,上升不到民族主义的大问题。幻想不管发生什么事,不管有理无理,都会有强大的祖国声援,有点太入戏了。

旅行本身只是个人行为,由此产生的很多纠纷,通常也是由民事法律调整,最多算国际私法,不属于国际法调整的范畴。但不少游客有一种“巨婴”心理,就是我可以任性,可以撒娇,但“祖国妈妈”必须在任何时候都管我。这也就可以理解,去年巴厘岛火山喷发时,有乘客不顾外交部多次发布的旅游警告,执意前往,后来滞留时又要求国家提供撤离援助。这种逻辑的背后,是内心深处“无视规则”的习惯。

现代社会文明,要求将国家行为纳入国际法的规则之中,将公民个人行为纳入到国内法的框架之内。国家与国家交往,有国际条约和惯例;人与人交往,有民法和刑法等法律规制。文明程度越高,对规则的尊重越明显。出国旅游过程中签证、购物、转机,处处体现着规则。这些规则背后,则有各种事无巨细的法律条文。法治,说白了就是规则之治,不遵守规则,就不可能有法治,也不会有所谓的法治社会。

对于经济条件越来越好的中国人来说,我们不缺物质财富,不缺民族自信,甚至也不缺自由度,但却缺少对规则的足够尊重。尤其是中国人以勤俭节约闻名,但在使用公共资源时,还有很多人没有养成节约的习惯,不懂得尊重公共资源使用的规则。个人浪费只是私德,公共资源被霸占则会导致其他更需要公共资源的人得不到救助,社会危害性极大。成田机场事件,如果被上升到民族主义的高度,也是民族主义的反面教材。真正的爱国,是为自己的国家做一个尊重规则的人。▲

(作者是中国政法大学疑难证据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猜你喜欢
成田公共资源民族主义
浅析民族主义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盆景乎?风景哉?
“拔河”
月光粉碎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主义(观察家)
广东:基本建成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民族主义”的老问题与新困惑
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信息系统项目
不能简单将高校资源变为公共资源
煽动民族主义情绪 被疑与政府演双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