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家门口”的中国故事(焦点话题)

2018-01-29 07:06许森
环球时报 2018-01-29
关键词:景点外国

许森

前些日子,《环球时报》刊登题为《国家语言能力亟待提升》的评论文章,称中国虽是英语学习大国,但却是一个语言能力小国,英语熟练度排名在亚洲处于倒数。这令笔者联想起与外国外军朋友工作、交流的经历:我们有许多优秀的中国故事,却没能对外讲好,实在令人遗憾。

我们现在似乎存在一种误区,认为讲好中国故事就要“送货上门”,到别人家里去“讲”。而对来到中国的外国客人,我们却没有很好“抓住”他们,这是资源的浪费和传播的缺失。据有关数据统计,2016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达1.38亿人次。对这些“走进家门”的客人,如何介绍好中国、讲好中国故事,显得尤为必要。但我们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博物馆、人文古迹景观、红色旅游景点的外文介绍过于简单,错误太多,有的重要景点甚至没有外文介绍,更谈不上符合外国朋友语言特点、接受习惯的介绍。

第二,外语导游数量较少,水平良莠不齐,有的解说词为了娱乐游客,对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没有严格的考评,而是爆料、传说、揭秘掺杂其中,漏洞百出。对外国朋友提出的稍复杂的问题,无法解答或解答错误。这样不仅让乘兴而来的客人败兴而归,而且极有可能让客人带着对景点、对中国革命史甚至是对中国的误解返程。

第三,可供团体参观考察的单位和景点还不多。一些参观考察点和考察内容简单重复、多年不变。

对此,应该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战略筹划中,通盘考虑,尽快改变这种现状。笔者有些经验之谈和不成熟的想法,愿与大家分享。

一是把我们“想讲的”与别人“想听的”结合起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国外很多人对中国奇迹有着浓厚兴趣,想了解中国成功的秘诀。为此,我们把主动设置议题作为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关键环节,既坚持主动发声,又着眼外国朋友的需求。如中国改革发展经验、中国对外政策、“一带一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军队发展等问题,用国际化框架中国式内容、国际化语言中国式内涵,阐释中国的政策主张、发展理念等。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奏效的。我接触的外国朋友纷纷表示,“中国不是要领导世界,而是要与世界各国真诚地合作,各国要抓住机遇”“你能想象有哪个国家可以放眼到2050年吗?只有中国可以,因为中国有独特的治理模式和高效的决策机制,有自己的制度优势”。

二是把“陈情说理”与“亲身体验”结合起来。有人说过,让别人听,他们可能会忘记;让人看,他们可能会记住;只有让人深度参与进来,他们才能记牢并理解认同。为此,我们探索“听”“看”“深度体验”相结合的模式。“听”就是通过课堂、讲座、讨论,让别人听明白真实的中国国情。“看”就是要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人文景点等亲自感受,实现“听”和“看”相互印证。“深度体验”就是通过设置主题,让外国朋友深度参与其中。如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前,我们设置了“中国发展道路”参观考察主题,先后赴上海一大会址、南昌八一纪念馆、井冈山“朱毛挑粮小道”等考察体验,不仅让外国朋友现场聆听中国革命故事,而且还在“朱毛挑粮小道”挑挑担子,感悟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秘诀”。

三是将新时代理论、经验和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转化为让外国人容易理解和接受的中国故事。为了增强传播效果,要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等,国内受众耳熟能详的概念,转化成国家战略语言体系,转化为国际通行语言,用国外受众习惯的表达方式、语言特点进行传播。真实、生动、鲜活的中国故事是“中国理论”体系对外传播的活水源头。

对于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应该有权威解读。如导游在讲到“打土豪分田地”这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口号时,国内游客一听就明白,而外国游客恐怕会有很多疑问。需要针对国外受众的特点,对中国革命的时代背景和中国近代史进行“国际化”表述,并大胆地“中为洋用”,既要准确又要得当,防止以讹传讹。另外,国外有不少好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如俄罗斯等国家在一些历史遗迹和战争纪念馆、英雄纪念碑等景区,有当年的参战老兵和教师、大学生作为志愿者,向外国游客专门介绍讲解。▲

(作者是国防大学国际防务学院副院长)

猜你喜欢
景点外国
Where Empires Meet
假期后,景点在干什么你想象不到
外国小朋友怎样过春节
本月玩什么
没有景点 只是生活
景点个股表现
“地图”
外国父母看早恋,有喜有忧
外国幽默
外国城市雕塑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