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儿童在一起
——对话唐婉

2018-01-29 05:30唐婉
江苏教育 2018年46期
关键词:经历儿童语文

本刊编辑部:唐老师,您好!无论是回溯教育的本源,还是面对教育的现状,朝向儿童,始终是语文教学研究与探索中不能绕、也绕不开的道。您始终将儿童放在课堂和自己教育的核心。请问您在工作中是如何研究儿童、认识儿童和了解儿童的?

唐婉:儿童是真实的自我,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具体的儿童,一个鲜活的生命体。儿童也是天生的探索者,他们好奇、好问、好玩。儿童还是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具有无限发展可能。正确地认识儿童,我们才能坦然地让他们经历磕磕绊绊,走过坑坑洼洼,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正确地认识儿童,我们才能拥有“慢慢来”的心态,尊重儿童自身的成长规律,给他们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因此,我们所有的语文教学研究和探索也都要回到儿童那里。然而,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当我们在这个“语文说”、那个“语文说”中来来往往,在这种理念、那种理念间出入穿梭时,儿童却成了我们视线中的盲点,就像卢森堡所说,“在匆忙赶往伟大事业的路上常常没心没肺地撞倒了儿童”。

研究儿童和研究教材一样重要,但,每个人的方法和路径可能不一样。我的方法,就是让自己的身心始终和儿童在一起:在阅读中了解他们,在记录中发现他们,在回忆中亲近他们。

阅读让我在别人的经验里亲近儿童。在教育名家名篇中读懂儿童的意义。于是,我知道了儿童的另一些名字:“儿童,上帝派来的密探”“儿童,未被承认的天才”“儿童,游戏者”对待儿童,就是对待一种可能性”;等等。在儿童文学中发现儿童的存在。读《皇帝的新装》,我知道儿童是喊“皇帝什么也没穿”的那个不做假的人;《城南旧事》中,关于“骆驼脖子底下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的讨论。大人们都说,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他们,所以人类给它戴上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再侵犯了。英子却说:“骆驼宽宽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儿声音。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戴上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原来,儿童就是那个常会冒出一脑袋新鲜、别致想法的人。读邵燕祥《放风筝的孩子,你到哪儿去了》,我知道儿童应该回到儿童的游戏和生活方式中。我还在丰子恺的漫画中重温儿童形象。“爸爸回来了”中戴大人的帽,穿大人衣,着大人的鞋,拎大人包的就是儿童,他们的所有创造都是从模仿开始。“花生米不满足”,于是,嘴翘鼻子高。儿童,不懂掩饰,一切的情绪都在脸上,这也正是“”(儿)字的本色,张大嘴哭或笑,喜形于色的人。

其次,循着苏霍姆林斯基朴素而走心的足迹,用来自教育现场的记录观察儿童,研究儿童,发现儿童。这些年,一直保持一种和孩子们居家过日子式的安静,坚持不声不响,原生态地记录学生,有时还聚焦追踪记录一些特别的孩子。这记录犹如一股柔性的力量,有力地补充,甚至修复着我对儿童研究缺失的一角。同时,一支肯写的笔,练就一颗敏感的心。“最是童音为天籁”“课堂上孩子最美”“问计于生”等点点滴滴、长长短短的文字让心温润,促我与儿童的心贴得更近。

再者,不停回放自己童年的经历,重温童年的味道。渐渐地,在自己的童年映像里,我遇见儿童的样子,触摸到儿童的心跳,并学会从儿童的立场和视角去理解、体味儿童。正如史金霞老师所说:“一个成年人保持童年的记忆,是理解孩子的前提。”

本刊编辑部:教与学的关系是课堂永恒的主题,请问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让儿童不缺席?您期待的课堂是怎样的?

唐婉:我对课堂的期待是孩子们有探索的欲望和可能,有余裕交往和讨论,不用像陀螺一样被密不透风的设计赶得团团转。我期待孩子们因为口、手、脑多种感官参与,来不及顾及其他,只专心投入学习中,让课堂弥漫着探究的快乐!我还期待,学生在课堂上有思维拉拽的快感,在经历“咦,怎么是这样?”的好奇,“嘿,太有意思了!”的沉醉和投入,“哦,原来是这样”的恍然大悟之后,实现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从沉睡到苏醒的转变。在课堂上,我希望自己只是一个在一旁默默鼓掌、轻轻点拨、静静享受的人——享受带着学生走到岔路口,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和判断的悠然,享受孩子们于困惑处的沉思与追问,享受孩子们的眼睛一次次被智慧擦拭得晶晶亮。

基于对儿童的顺应与成全,结合自己的教学愿景,在平时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三句话。

第一,以生长代替重复。儿童,不是“白纸”,他在走进课堂前,已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用生长代替重复,首先是指基于儿童的经验和经历建构教学,精心研制教学内容。不仅从教材中的知识点出发,从新课需要传递的概念出发,更从学生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这一课,可以学什么?”“可以学的很多,哪些是真正需要学的?”如此,关注学生实际已经知道什么,所涉及的学习任务与学生固有认识的实际差距究竟在哪里,真正找准孩子的学习盲点,让教学挠到学生的“痒处”,引领学生从未知走向已知。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学生对学习内容看似已知,其实只是浅尝辄止。这就需要我们见人之未见,换一个视角或切入点,将一望而知的文本内容变成一无所知的学习材料重新推到孩子面前。课堂上有了秘密的吸引,好奇心激励着他们一次次亲近文字,欲罢不能。如此才能突破熟而无感、熟而不深的教学梗阻,引导孩子们从已知走向透彻。目前,我将文艺理论中的陌生化引入教学,在熟悉中揉进点陌生,又在陌生中寻找点熟悉,在营造的似曾相识的感觉中,激发学生重新去打量文字或文本,产生再次经历和体验的冲动,让教学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当然,熟悉的陌生,不是剑走偏锋的猎奇猎新,为陌生而陌生的标新立异。而是寻找一个新的切入点,将熟悉的内容变得神秘、陌生,在孩子的探究中,熟悉的文字重新被激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第二,让教学指向别离。指向别离,顾名思义,教学不仅是为当下,还要指向未来。教学目标不只是解决学生认知的陌生点,更需关注他们今后的持续学力,为别离后的飞翔积蓄力量。因此,我们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应是智慧的点燃者;学生不只是被动地学会知识,更要经历获得知识的过程,为将来的独立学习播下一粒粒种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制造思维冲击波,触动孩子的思维之弦,激发他们去探索,去经历。课堂上一次次的鸦雀无声,一次次的困惑艰涩,一次次处于“愤悱”的状态,经由教师点化,引上思维的通途。学生在安静沉思的过程中,思维也经历一个“爬坡”的过程,由起初的紧张和困惑,逐渐获得教师点拨下的顿悟,并产生思维的成就感,课堂也随着学生思维的起伏而充满灵气。如此,孩子们获得正确结论的速度看似来得慢一些,但,他们能在经历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享受探究的美好。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但学会了知识,还懂得了怎样获得知识,让真正的知识和能力在脑海里生根,慢慢生长出来。

第三,为课堂留有余裕。俗话说:“空则灵,塞则死。”如果一节课承载太多的目标,环节过于饱满,没有“空”,没有“虚”,没有“无”,一切都是“实心”的,那么,孩子们就只能跟着老师设计的环节亦步亦趋。走着走着,就只剩老师的教,而没有学生的学。如何让课堂留有余裕?基于学生已有的学情,摈弃一些貌似“扎实”实乃重复的无用功。精简教学环节,变教学流程为教学过程。少一些泛泛而教的假性教学,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有困难、学能增值的内容上,腾出更多空间和时间让孩子们思考、探索和经历。

本刊编辑部:您的工作室指导多名成员在各级各类教学评比中获奖,对教师专业成长起到很大推动作用,在当地很有影响力。请您跟我们分享一下您是如何通过工作室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

唐婉:2014年我开始带工作室,这5年,我和工作室成员们一起学习、思考和探索,收获许多乐趣,也付出很多。但,无悔。爱尔兰诗人克里夫斯特说:“我爱你,不光因为你的样子,还因为,和你在一起时,我的样子。”在容易滋生享受安逸心态的年龄,遇见一群热情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同行人,他们青春的能量鼓荡着我,激励着我,推着我向上,向前。因此,我带工作室不仅是在“摆渡”,也是在“自渡”。工作室成员们用抱团成长防御未老先衰,而我,也将在与他们同行中实现着老而不衰。

既然带了,就用心带。带工作室,非戴着,冠以工作室名号,有名无实;也非代着,以完成几场活动任务取代实实在在的经历;而是带着,带着一群人致力于提升日常教学生活品质,在切磋切磨的智力活动中,建立丰富的精神世界,过一种饶有兴致的专业生活。我也常思考工作室的意义,如果只是将人框于物理意义的“室”,无疑是“囚”。那么“室”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我理解它是一个共同的精神朝向,精神的意义超于物理空间的存在。用大家都认可的一个共同朝向将一群人凝聚在一起,向前走,不停走。我们工作室的精神朝向——和儿童在一起,过饶有兴致的语文生活,即:“说或不说,儿童在心,不舍不弃;见或不见,情牵语文,不离不散。儿童,语文;语文,儿童。默然相对,寂静欢喜。”

既然精神的欢聚和引领大于物理意义的相聚,那么在开展活动中,我坚持认为要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群居与独处。这是一个群居的时代,太多的圈子占据了我们的独处时光。然而,“真正对世界谦卑而又敬畏的人,注定有自己的安静。”“不喧哗,自有声。”我喜欢“静静地成长”这个词。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讲究速度和效率的今天,很多东西可以短时间速成,唯独人的成长必须用文火炖老鸭的功夫——如同姹紫嫣红的春天,必须经历冬的沉寂与蓄积——充斥太多诱惑的年代,每天更需要有一段安静独处的时光,让我们获得由内而外的滋养。因此,工作室活动,我不追求密集而无质量的活动次数,更注重活动一次要有一次的效果和质量。每月一次现场活动,不管什么形式和主题,活动目标只有一条:点燃成员内心的热情和智慧,并能激发他们将这种热情和智慧带往独处时的自我培训中。

守界和跨界。我带的是语文学科工作室,但,我喜欢让老师们跳出语文看语文。我推荐他们看王君、肖培东等中学语文老师的课堂,还推荐他们看华应龙、贲友林等数学名师的课堂,希望他们在跨界中打开自己,走出“半个人的时代”。虽说,读书和教师专业发展之间肯定不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顺理成章的事,但,每月一读,是我们工作室的传统。专业阅读,只是我们阅读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提供的更多的书目是一些非纯专业的书。视界决定境界。当我们为自己画一个圈,被过多的条条框框束缚手脚时,我们的教育生活也因趋于从众,而了无生趣,以至于最后自己的教学路子越走越窄。

共性和个性。工作室成员坚守共同的精神朝向,但,不应绑架他们朝一个路子发展。我鼓励他们结合自己所长,自主实践和发展,争取做到一人一品。对于工作室中一些相对成熟的教师,努力为他们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对于那些等待我去发现的沉潜的力量,我做的就是“量体裁衣”,为他们开设专场,希望专场成为促动他们成长的重要事件。总之,我追求我们工作室成员美美与共,各美其美,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永远和儿童在一起。

猜你喜欢
经历儿童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一次奇妙的就餐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