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延雪, 邢红梅
(石家庄铁道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43)
现代社会大众文化飞速发展,大众文化的影子随处可见,流行语言广泛流传。流行语言是社会运行态势的晴雨表和文化潮流的风向标。[1]正如学者所说,“活在当今中国都市的人们,不管个人是否喜欢,都无法否认一个事实:大众文化的潮流正拨动着几乎每个市民的心弦。”[2]大学生作为当代大众文化的参与者与建设者,渴望发出自己的声音,寻求自身主体地位的实现,而大众文化的特点高度契合了大学生的需求,从而使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大众文化是工业化技术和商品经济条件下产生的,通过各种文化形式反映大众日常生活实践、观念、经验、感受,借助于高科技的传播系统在社会大众中广泛传播,适应社会大众的文化品位,为大众所广泛接受并由他们参与其意义的生产、流通、消费、反馈的精神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3]大众文化主要包括电视文化、电影文化、网络文化、时尚文化、广告文化、视觉文化、粉丝文化、流行文化等具体形式,具有流行性、娱乐性、双向互动性、社会性等特征。而大学生身处大众文化的包围中,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潜移默化,高度契合了当代大学生的现实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众文化流行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时期,社会名人的动作、言语或者其他行为方式引发大众效仿的现象,这与大众传媒的发展密不可分。大众传媒依据技术的迅速发展,突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向受众传递多种信息。其中大学生作为主要受众之一,生理发育接近成熟,但是心理发育还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对大多数事物充满好奇,而大众文化流行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的好奇心理,仅以真人秀为例。近年来,真人秀节目呈现井喷之势,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对于明星的好奇心。一般而言,大学生与明星的身份、地位、资源的差异,使大学生对明星的生活充满好奇,而真人秀应运而生。活跃在荧屏上的有《花样姐姐》、《花样爷爷》、《极限挑战》、《旋风孝子》等等,在虚拟的环境中打造现实生活,展现明星与大众的共同之处,这也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对明星私生活的好奇心。
大众文化具有强烈的感官娱乐性,追求感官娱乐性是大众文化的一个基本宗旨。大众文化娱乐性几乎渗透在大众文化所有功能之中,其他功能的实现以娱乐性为基础,有学者甚至断言娱乐性有可能成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事业”[4]。当今社会,繁重的压力、快节奏的生活压抑了大众的情感发泄,娱乐节目应运而生,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大学生处于大众文化的背景下,不可避免地受到娱乐性的影响,同时娱乐性增加了大学生共同的话题。例如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经久不衰,在大学生群体中引起广大反响。节目中邀请当红影视明星,借助游戏增强娱乐本性。而由于大学生同辈群体的作用,常常讨论综艺节目中的娱乐性,在此基础上形成共同的话题。同时娱乐性使大学生暂时从现实生活环境中解脱出来。
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大众文化的传播途径更为多元。既有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体平台,又有借助于互联网的发展而兴起的微博、微信、QQ等客户端,越来越多的文化产品实现了传者与受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在当前全媒体时代,人人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这些特征强化了大学生的独立地位。大学生身负时代发展的使命,他们渴望通过一定的渠道,发出自己的声音,贡献自己的价值,大众文化的双向互动性提供了良好的实现途径。大学生借助大众传媒,一方面作为受者,了解国家和世界的变化,深入思考自己的地位,明确责任;另一方面作为传者,从具体实际出发,强化独立地位,发出当代大学生的呐喊,使社会其他大众意识到大学生这一群体的作用,形成与大学生身份相适应的社会认同。
社会性功能与教育功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影响范围更广、程度更新、领域更多样。社会的延续,需要其大多数成员以主流价值观念为导向,以国家或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并且在达到目标过程中尽可能选择一致的手段,用约定俗成的价值规范来指导个体的行动。大众文化的社会化就是要求社会成员树立共同的目标与价值追求,使个体弄清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第一要使个体明白社会或者群体对于他有哪些期待,提出了哪些制度规定;第二要使个体具有实现这些期待的条件与方法,自觉地遵守社会或群体的行为规则。大众文化的社会性对大学生的价值形成意义重大。例如文艺作品中刻画的多种人物形象:女性大多聪慧善良,男性大多正直阳刚;老人关注家庭和睦,父母注重孩子健康;教师以传道授业为己任,学生以尊师崇学为理想。这些形象为大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例如耶鲁大学毕业生秦玥飞作为光辉典范,彰显了大学生的价值。担当村官、深入实际、成立“黑土麦田”,以自身行动诠释了大学生这一概念为大学生树立了典范。
大众文化类型多种多样,大学生接受大众文化众多类型的过程同时也是其自身价值塑造的过程。众多优秀影视剧作品,通过电视或电影向大学生传达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例如《平凡的世界》所传达的乐观向上、《琅琊榜》所传达的家国大义、《脑海中的橡皮擦》所传达的对爱情的忠贞等,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大众文化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高雅文化和低俗文化的区别,使文化发展成为雅俗共赏的一项事业,这着重体现在网络文化中,这对于大学生多种价值观的形成是极为有利的,大学生可以在此过程中,提高甄别能力,远离或者摒弃错误的价值观念。此外,粉丝文化也参与到了大学生价值塑造的行列中,通过个人崇拜的明星的光环效应,影响大学生的价值生成。例如胡椒粉作为胡歌专属后援群体,大学生占据群体很大比例,深受胡歌一言一行的影响。读胡歌推荐的书,走胡歌走过的路,用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前行,这些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正确认识大众文化的消极作用,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意义深远,有助于明确大学生的价值定位,规范大学生的价值选择,提升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与大学生紧密相连的大众文化类型有电影文化、电视文化、网络文化等等,这些大众文化类型具有流行性、娱乐性、双向互动性、社会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对大学生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流行性影响大学生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指价值主体对周围事物(包括人、事、物)追求、评价、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5]。一种文化或者商品在最初都具有原创性,之后通过大工业的批量化机械复制而在大众中流行,形成时尚潮流。流行性因此成为大众文化特征之一。大学生自身具有辨别度低、跟风逐流、价值取向不明确等特点,加上大众文化随着时尚潮流周期性的变化,有时甚至会冲击一个国家的主流文化,这些变化往往导致大学生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常常是大众传媒上宣传什么,就认为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在价值层面也是如此。流行性使一些负面新闻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例如多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正确的、向上的,他们相信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但是一些“明星”一夜爆红、网红名利双收等等现象,冲击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使他们纷纷效仿,不能形成很好的价值定位。另外,流行性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大学生的个性。流行性彼此复制,相互模仿,使大学生不再追求创新,原本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变得简单单一,社会生活缺少创新。
2.过度娱乐性误导大学生形成错误价值观
大众文化追求纯粹感官上的娱乐,追求娱乐效果最大化,使大众的消费、休闲或者娱乐渴望得到轻松的满足。大众文化娱乐性过分发展,形成过度娱乐性现象。有些学者指出,在当今世界,“除了娱乐业没有其他行业”[6],甚至发出了“娱乐至死”的感慨。大众文化中的许多作品,如青春读物,“似乎愈益走向浅薄化,在注重娱乐功能、注重轻松、注重即时性、一次性和消费性的同时,却使得文化、价值、终极关怀日益边缘化了”。[7]在这一背景下,偶像崇拜应运而生,满足了大众,同时更误导大学生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大众文化带来众多的偶像崇拜,主要有:影星、歌星、球星等,他们顺从市场对于自身的角色定位,时常体现出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的倾向,这些过度娱乐性的后果可能误导大学生形成错误的、与主流价值观念不相符的价值观。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他们崇拜偶像,并按偶像的行为方式塑造自己。而大众文化通过过度娱乐性所提供的偶像,并不具有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加上大学生辨别水平低,往往沉醉于偶像在娱乐节目中的表现,对于节目的期待完全依赖于偶像,这种情况对于大学生的消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大学生服饰、语言、行为的趋同,与偶像作用是密不可分的。
3.双向互动性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是一种主体性的认识。即主体对客体能否满足自身的需要以及满足程度做出的一种判断[8]。价值判断建立在个体对事物的主观认识之上,具有极强的主观性,是个体价值形成的关键部分。大学生认识社会越来越少地通过自己的切身实践,越来越多地依赖大众传媒所提供的信息,依赖大众传媒的呈现。大学生对于事件的评论也大多依赖从媒体获得的内容,把大众传媒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支持什么、排斥什么作为自己的价值判断。但是大学生由于自身阅历与知识水平的局限,往往不会考虑新闻的源头,制作者赋予事件的感情色彩,借助特定载体想向特定群体传递价值观哪些方面内容,他们重视的是自己在舆论上的发言权,注重自己的舆论主人地位。这些恰恰是双向互动性对大学生价值判断的影响。
4.社会性影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
价值选择是建立在个体的基本社会认知和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按照自身的价值取向,对客体进行价值判断,进而用最小的代价取得对主体最大效用的价值选择[9]。大众文化的社会性给大学生提供多元价值选择的同时,又在极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大众文化通过流行性、娱乐性、双向互动性、社会性的特点对大学生实现价值取向引导,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最终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当大众文化中所传达的信息与个体认知相符时,个体不仅能够迅速确认信息正确,而且会以此作为自己的处事准则,但大学生往往对于负面的价值观念接受速度更快。在此过程中,西方的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价值选择造成了重要影响。利用强大的社会舆论、大量的信息宣传,使缺少系统深厚的理论根基的青年人失去免疫力、抗拒力、判断力,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间接与主流意识观念造成差距。这不仅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整体形象与素养,而且给整个国家、民族、社会、家庭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
在国家层面上,要明确主流价值,引导大众文化健康发展。主流价值在一个社会的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具有凝聚性作用,任何文化都应遵循主流价值所倡导的理念。大众文化伴随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有追逐利益的本性。但是大众文化在我国的发展应该凸显其社会效益,着重强化大众文化的政治价值,拓展教育功能,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2014 年 10 月 1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他还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染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10]。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大众文化的发展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虽然大众文化具有娱乐性、流行性、复制性、社会性的特征,但是也具有彰显个性、注重自由、崇尚人性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要利用好大众文化的积极作用,尽量淡化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将大众文化塑造为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文化资源。在大众传媒过程中,要规范舆论导向,用主流文化促进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就是国家意志的重要体现,在现阶段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其文化渊源,掌握其具体途径,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认知和认同。例如目前热播的《朗读者》节目,融中华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当代先进文化于一炉,为大众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这种弘扬主流价值观的节目形式,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在大众文化的氛围中形成自己的正确价值观。
在学校层面上,要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一般采用教育者对被教育者进行灌输并不断强化的方式,传递的也是固定的、单一的、有规矩可循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环境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因此,必须创新价值观念的教育模式。大学生作为自我意识觉醒的主体,价值选择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能已经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教育者要积极应对这种局面,要尊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但是更要重视对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与培育。应该采取“多种共存,积极引导”的价值观共存模式,与大学生深入分析各种错误价值观的利弊,从而使大学生从根源上认识到为什么摒弃错误的价值观,为什么弘扬正确的价值观,使大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社会、个人的重要意义。同时,必须注意,在此过程中要创新教学方式,例如采用举办辩论赛、研讨会、交流会等多种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使大学生从“辩”中学,进而认同核心价值观。
在社会层面上,要依托大众传媒,丰富价值观教育渠道。大众文化的兴起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几乎从小接受大众文化的耳濡目染,很多价值观念直接来源于大众传媒所传达的大众文化。相对于传统文化的强制灌输,大众文化的亲民性和情感性更能渗透到大学生的价值体系和行为选择中,大众文化往往更具有说服力,因此,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可以借鉴大众文化的方法。第一,利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多种载体。微博、微信、客户端可以通过短时间浏览而达到记忆的效果,让大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之余也能即时即地了解最新消息。第二,重读经典,领略价值内涵。经典之所以能够流传,是因为其蕴含着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群体,应该认识到“碎片化”接受的弊端,开展多种形式的品读经典活动,从经典中体会主人的情感,从而形成自己的、向上的、主流的价值观。
在家庭层面上,要传承优良家风,推动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11]优良的家风伴随每个人的一生,个人持续接受着家风文化的熏陶,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深化家风文化,并且在家族的繁衍过程中薪火相传,形成个体特有的文化基因。这种旷日持久的家风教育对于个体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广泛且深远的影响,奠定其基本行为模式。优良家风教育深深植根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主要以家长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需经过长期的强化与反复,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可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形成爱国、勤俭、友善、节约、自强、仁义等等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而实现家风的代际影响。家庭作为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场域,应传承优良家风,推动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认同。
此外,在大众文化背景下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还需政府规范大众传媒的发展,净化网络虚拟传播空间,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深入实践等,多方形成合力,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樊瑞科.大众文化视域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四维路径[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2):72-77.
[2]王一川.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J].艺术广角,2001(2) :4-10.
[3]金民卿.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简论[M].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4]张小争.明星引爆传媒娱乐经济[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5]苏旭东.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主流价值取向的指引[J].教育探索,2013(1):111-112.
[6]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8.
[7]邵敏.青春读物:且看谁向桥头立[N].中国青年报,2006-8-22.
[8]秦龙,白苏婷.从实践标准到价值维度—论价值判断的检验[J].福建论谈: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69-73.
[9]兰久富.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82-191.
[10]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N].人民日报,2014-10-16(01).
[11]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