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全諹
(甘肃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有色金属是社会发展所需的一种原材料,其产量、品种和加工程度是如今世界衡量国家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有色金属生产方面取得较大的成效,进口大国已经变成出口大国,但生产水平依旧和国外有一定差距,存在劳动强度大、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能耗高等问题,阻碍企业发展,加快推进节能减排是当务之急。
有色金属企业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采、选、冶环节形成的废渣,冶炼中排出的二氧化硫、氟化氢以及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由于有色金属矿的伴生和共生中存在较多有用组分,选矿工艺流程也较为复杂,导致企业排放污染物的状况比较复杂。
和其他采掘业比较,有色金属的投资系数、环保投资比例以及废水处理费用均是最高的,冶炼产生的工业废水的成分更是非常复杂,加大处理难度[1]。概括而言,有色金属企业的生产与发展形成的环境问题就在于有排放含重金属废水和固体废物的量都呈现出增长状态,有色金属污染形势严峻。
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有色金属企业缺乏对节能减排重要性的认识,尤其是企业的负责人、领导干部缺乏危机感、责任感,忽视对员工的节能减排培训,导致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第二,有色金属企业更新节能减排技术和治理环境污染的成本较高,投资不足,节能减排乏力;第三,在有色金属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忽视节能减排控制。
国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取得节能减排的优良成绩,但并未彻底改变能源利用率低的局面。中国是能源与资源非常短缺的发展中国家,短期内很难改变铜、铝、铅等主要有色金属产品生产原料大量进口的格局,甚至有逐步扩大的趋势,所以推进节能减排是由国情决定的,是将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到实处的必然要求,有色金属企业应站在全局高度,将节能减排放在重要位置,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企业负责人和领导干部的环境意识、资源意识,培养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自觉性。与此同时,加强对员工的节能培训,引导企业全体员工深刻认识有色金属生产工艺影响产品质量的程度、规范操作与能耗之间的关联,强化工艺操作培训,尽可能降低人为因素对有色金属产品质量的负面影响。其实员工是推进有色金属企业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的重要主体、实施者,要将节能减排视作群众性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引导员工们自觉主动参与技术创新与节能减排工作,发挥创造热情。
有色金属企业在今后一段时间的努力方向就是在研发节能减排技术和关键工艺技术、生产应用技术、高端产品等方面有新突破[2]。
对于节能减排,企业要依赖科技进步推进技术节能和能源转换、梯级利用,从而提高集约化程度,侧重发展采选高效节能设备与工艺,淘汰能耗高、污染大的落后装备,减少能源与资源消耗,加大推进节能减排的力度。如有色金属企业要注意针对矿区环境的薄弱环节,增加资金投入,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将节能减排工作重点放在工业锅炉、窑炉、尾矿泄露和废气污染治理方面,回用尾矿库渗水,彻底改造原污水处理系统。尤其是要加快转化节能减排科技成果,加强科研攻关,修筑废渣场护栏坝,预防发生地质灾害时引发巨大损失。通过不断增加节能减排投资,真正落实节能减排工作。
有色金属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强化冶金炉体保温。在火法冶金生产中,炉内温度通常高达1000℃以上,炉体使用的保温材料和炉体构造、产品能耗之间有直接联系,企业必须高度重视[3]。
如将硅酸铝抑或是岩棉保温毡作为炉体保温材料,安装时不要破坏其初始形态,更好的确保炉体温度;对于炉体保温层砌筑,应选择轻质、密度高、外形规整的保温砖材料,并注意压缝,靠近炉体边缘的部分应利用保温材料多层填充和压实;提升循环冷却水的循环量、降温效果,因为冶金生产中会用到较多循环水,选择列管式换热设备是有效的循环水降温方式,水介质损失小、效率高,循环时不会被污染,不需要二次处理,方便集中回收利用,节约水资源。在有色金属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还要进行自动控制和检测。计算机信息处理和控制技术的高速发展促使有色金属企业提高生产工艺与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引入集氧化铝生产、管理和经营为一体的自动化综合控制系统,集成节能技术,达到系统节能减排的效果。
有色金属企业也可在冶炼锡的过程中使用奥斯麦特技术,实行计算机控制,利用喷枪对加入炉内的空气与燃料量进行控制,从而控制熔炼强度,促使生产过程能源使用处于最佳状态。
有色金属企业有着较强的节能减排潜力,在实际生产中务必要正视自身的环境保护责任,充分认识环境污染状况,持续提高对节能减排的认识,培养自觉性,同时增加节能减排投资,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不断强化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控制,转变生产发展方式,在节能减排领域取得更大的成效,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