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 光 才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双一流”建设高校与学科名单出台后,人们往往把更多注意力聚焦于名单中的入选机构,而对其他“非双”高校却少有关注。尽管方案强调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鼓励地方政府通过财政统筹安排开展针对地方高校的“双一流”建设等,为未进入名单的其他高校开放了机会,但是,仅此恐怕还未必能给予其他高校更多期待,更不要说是定心丸。相反,面临双一流动态调整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丝机遇,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又正在积极推动的分类结构调整大局,众多高校的心态极有可能是矛盾、困顿甚至是方向性迷失。因此,就全局而言,如何理解“双一流”建设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建构中的作用?如何把握与处理好“双一流”高校与其他机构间的关系?这两个问题将不仅关系到“双一流”建设的实效,而且关系到我国最终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因此有必要略做些澄清。
近些年来,在“211”、“985”建设工程的推动下,我国众多高校无论是在学术实力还是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不容否认,我们在世界一流高校建设与一流人才培养上差距依然明显。因此,关注效率并强化资源的重点投入,让部分高校与学科尽快脱颖而出并在国际上形成影响力甚至号召力,依旧是当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最为现实与有效的路径。但是,双一流机构与学科的重点建设,并非是仅仅打造孤立的高峰,以牺牲其他机构为代价,而是为了发挥其源头活水作用,通过发挥其辐射带动效应,全面整体提高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
“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在于集聚国际最为卓越的人才,发挥其智力优势,以知识、理论与技术的重大突破和高水平人才培育来服务于国家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国际卓越人才的集聚与流散历来有其择高枝而栖的特定规律,“双一流”建设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搭建众多优势平台,广纳英才,在尽量短的时期内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声誉的人才高地,进而源源不断地吸纳更多优秀人才,形成一种人才流动的良性循环。相对于其他机构,双一流高校与学科不仅是高峰而且是人才的蓄水池,水满则溢,在顺势而为的梯级流动中,其他机构自然会受益,进而达到人才质量整体提升的目的。
以卓越人才集聚为核心的“双一流”建设,不仅需要加强平台的硬件建设,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制度建设与环境营造来充分发挥人才使用的效益,给予人才成长和发展空间。因此,“双一流”建设过程并非仅仅是资金的重点投入,还关联到中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调整、制度的变革与机制的理顺以及文化精神的塑造。甚至相对于前者,后者更为关键。它赋予“双一流”建设机构以重大责任与使命内涵,需要以勇于开创与不断探索的精神,开拓国际高校办学经验与中国现实相结合的特色发展之路。这种探索对其他机构无疑具有一定的示范性与可参照性,它会以一种正面的涟漪效应,激发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内部的改革,从而全面激活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双一流”建设的长远目标在于最终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历史地看,没有世界一流大学的国家的确不能成为强国,但仅拥有少数一流大学也未必就是强国。中国在由高等教育大国向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带有精英取向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不是单兵独进,而是与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携手共进。或许尤为需要注意的是,与以往“985”以及“211”工程建设存在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首期“双一流”建设高校与学科数目虽然是额定的,但是它的建设规模未必是固定的、封闭的,可以有进有出,但也完全可能只增不减。方案强调建立竞争机制、实施动态调整,但动态调整与竞争只是一种施加压力和激发活力的手段,而绝不是建设的目的本身。因为就根本而言,“双一流”真正的对标与竞争对象是国际而不是国内高校。换言之,无论在国内的排序如何,只要某高校或学科具备国际领先的优势,它都可能被纳入“双一流”建设行列。
更何况,“双一流”的评价标准并不存在单一尺度,而是全方位开放性的,它可以跟随甚至领跑国际学术前沿的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为依据,也可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取得重大关键技术突破的应用成果为依凭;可以把培养大批学术拔尖创新人才作为评价指标,也可以把人才创业就业潜质、应用能力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实际贡献作为参考依据。这种多元、开放和互动的评价体系,意味着我国的“双一流”建设在未来将不会是简单仿照德国研究型大学发展模式,也不会是模仿美国精英与大众高等教育并行的发展道路,而是让每一所高校及其学科都能立足自身条件合理定位,在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交流、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充分利用国家与地方政府的有力支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不断形成特色与优势,以某个或多个学科带动高校整体水平提升,以高校整体发展带动整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全面提升。概而言之,“双一流”建设的终极目标并非是仅仅打造有限数目的高峰,而是要形成一种在国际范围内高原上众峰耸立、蔚为大观的格局,它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整体性和前瞻性的长远发展战略,也是一个始终处于未完成时态、不断探索过程的行动计划。显然,在此过程之中,“双一流”高校与学科与其他机构以及学科之间的关系,会有竞争但更多是合作,是一种立足国际竞争的互利、互惠、共享和共赢,也是一种上游与下游结合、头尾联动的关系构型,而绝不是彼此间的内争甚至零和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