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义俊 陈 蒙
工匠精神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强国中,工匠精神只是现代“工匠”所应当秉持的基本精神和理念,但在我国培育和传播“工匠精神”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工业体系日益健全,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制造业更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与此同时,假冒伪劣、粗制滥造等现象也充斥着商品市场,“中国制造”曾一度沦为品质低劣的代名词,这不仅制约了国内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严重影响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1]。2016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工匠精神”,掀起了全社会解读、培育、传播工匠精神的热潮。本研究旨在从文化育人的角度入手,系统研究高职工匠精神培育的相关问题,为工匠精神在全社会的培育和传播提供指导。
工匠精神首先是一种专业精神,而这种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它是一种适用于专门人才的精神特质[2]。要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工匠。工匠是指长期受到工业文明熏陶、训练而培育出来的一种专门人才。这类人在其所从事的专业领域中掌握着高超的技术、技艺或者技能,即只有达到一定高度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方可以被称为“工匠”。由此,有两大类从事生产制造领域的劳动者尚不属于纯粹意义上的工匠。其一,简单熟练工人,即技术技能没有达到特定高度的技术人员;其二,一般的作坊工,即与工业文明缺乏紧密联系的掌握技艺的人员。因此,工匠一定是与工业文明的发展、熏陶和浸润联系在一起的。
工匠精神是一种独特的精神境界,作为与工匠这一职业人群相匹配的精神类型,极强的专业性是其根本特质之一。一个秉承并践行工匠精神的职业者,他会在专业上高度专注、精益求精、不懈追求,对这样的人而言,职业、专业绝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他会把自己的职业生涯、人生目标和精神生活都寄托在对专业的深刻钻研和无私奉献上,只有这样才算是工匠精神在现实世界中的体现。由此可见,工匠精神是一种对个体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都有着很高要求的价值追求,是将专业性真正内化为自我驱动的不竭动力,并矢志不渝地去追求。
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工匠精神并不是完全中立性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立场和倾向、具有强烈的人文价值属性[3]。首先,工匠精神意味着职业者内心尊崇人本主义的价值观,在生产过程中充满着对使用者、消费者的人文关怀,正是这种价值观驱动着工匠们不断精雕细琢手中的产品,使其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一种称心如意、赏心悦目的美感,让原本僵死冰冷的物品具有了灵魂和温度,使“技”升华到“艺”的层次。其次,工匠精神是一种超越功利主义,具有强烈道德色彩的精神理念,在工匠精神践行过程中会对人形成巨大的人格感召力量,成为工业文明人格化的表征,塑造着人们的精神,改良着社会的风气。
总之,工匠精神具有职业性、专业性和人文性,是“三位一体”的职业精神,科学、明确、清晰的内涵解读为高职院校开展工匠精神的教育活动划定了界限、指明了方向,也为高职学生理解感悟工匠精神提供了准确的认识路径。
社会是教育主体存在和发展的客观环境,也是个人生活和成长的外部环境,高职院校显然不是与世隔绝的“桃花源”,社会上腾涌的文化思潮、风气氛围必然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活动产生着或大或小、或深或浅的影响。因此,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必然需要社会氛围的支持。然而,当前我国工匠精神培育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学校培育工匠精神缺乏社会整体的支持。第一,虽然社会各界都在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但在制造业中,工匠精神并未深入人心。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制造”就一直是卖方市场,质低价廉、以量取胜是很多工业企业——尤其是轻工业企业发展壮大的“法宝”。十几年来,这种经营理念和市场经验取得了明显成功,于是当国内外市场发生变化的时候,很多实体企业从业者并未意识到产品品质已经超过产品数量并成为打造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工匠精神”自然无法赢得急功急利的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重视。第二,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尚未健全。纵观欧美等地区的制造业强国,无不是拥有成熟健全的市场经济制度体系。反观我国,由于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制造业各式各样的侵犯知识产权的事件频出,而其中只有部分受侵害主体能够得到法律帮助,造成了高品质的产品不能在公平竞争中脱颖而出、追求卓越的企业得不到回报、辛勤付出的工匠得不到应有的公平待遇。
在高职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上,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必不可少。然而,纵观当前国内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现状,却难以满足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实际需求。第一,在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主要教育内容和教学活动往往都围绕专业知识与技能展开,职业精神、职业素养、职业品格等人文教育仍不同程度地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4]。如果高职院校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等“硬实力”的培养,却忽视学生价值观、心理素质、人格品质等“软实力”的塑造,工匠精神的培育就难见成效。第二,高职院校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过程中,往往随处可见对学生的种种耳提面命的提醒标语,却难见学校加强自身的制度和文化建设。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体现在实践过程中和成果品质上的职业精神,必须要通过生活、工作、学习中的点滴体验、实践磨炼来感受和认知,离开了实践,工匠精神就没有任何价值。因此,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工作要真正落地,就必须增强学校的主体意识,打破学校内部发展思维的僵化区域,加强自身的文化和制度建设,不断创新工匠精神培养方法和手段。
任何教育都是系统性工程,工匠精神作为一种内化为人格、外化为实践的精神追求,尤其需要系统、长期的培育和训练[5]。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在开展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之前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即要从打造教育体系的高度来规划工匠精神培育的目标、课程、教学和实践等全过程,做好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感悟、践行、内化等各个环节的教育和指导工作。然而,就当前高职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教育现状来看,远远没有达到系统化开展教育活动的要求。首先,当前国内的高职教育普遍存在着“功利主义”的教育倾向,推崇技术,追求考证通过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期待职业院校的教师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探究短期内难见成效的工匠精神培养课程系统设计是不现实的。其次,很多高职教育工作者并没有从教育系统的高度来理解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难以让工匠精神培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工匠精神的培育不仅需要社会环境、校园文化、教育系统的支撑,还依赖于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6]。因为工匠精神的培育归根结底是人文教育的组成部分,只有高职院校做好了人文教育,才有可能做好对受教育者工匠精神的培育。但在我国,人文教育一直是高职教育的“短板”,很多高职院校不仅因为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导向而忽视了人文教育,还在人文教育价值取向上存在偏差,使得工匠精神培育遭遇种种软性障碍。第一,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重技轻文的现象。一是认为学生就业质量、职业发展的优劣完全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熟练程度决定;二是认为学生对职业的认同取决于通过专业能力所能达到的职位级别和薪资待遇,导致教育偏离了育人的目标。高职教育人文性的缺失使得工匠精神培育缺乏人文环境和氛围的支撑,相关教育活动的开展收效甚微。第二,高职院校衡量专业教育成功与否,往往用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衡量指标,各个院系在构建教学体系过程中就会过于关注用人单位当下的人才需求,让整个教学工作呈现出狭隘、短视的倾向,需要长时间启发、训练才能见效的工匠精神培育工作自然难以引起重视。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工匠精神也在手艺人的代代相传中得以延续至今。不可否认,中国传统文化是工匠精神存在和传播的深厚土壤,但同时,在传统文化之中存在着大量不利于工匠精神传承的元素。首先,从社会结构层面来看,古代中国国民主要分为四个阶层,即士、农、工、商。我国古代历朝历代政府都推行“重农抑商”的国策,商人是备受打压的群体,社会地位很低。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只稍高于商人,他们从事着劳动强度与农民相仿的生产工作,社会地位却更低。虽然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比商人群体稍高,经济收入却远不能及,是典型的“夹心层”,地位尴尬。其次,从思想文化层面来看,中国古代的统治阶级为了稳固其统治地位,不遗余力地鼓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论调,把脱胎于等级秩序下的道德体系教化视为头等大事,而有关生产实践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不受重视,在这样的意识形态下,工匠的自我认同感普遍偏低,工匠精神的传承完全建立在个人的喜好和自觉之上。最后,从手工业者自身的素质来看,该群体也存在着很大的历史局限性。手艺、技术是古代手工业者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此他们往往生怕自己钻研、训练多年的手艺被广而知之,加剧行业内的竞争,于是很大一部分手工业者总是敝帚自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匠精神的传承。
改革开放以来,商品经济浪潮在全国风起云涌,市场活力被充分激发,极大提高了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运行效率,创造了大量财富。然而,在我国物质文明建设高歌猛进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却没能取得同速进步。随着社会各方面管制的放开,很多游走于法律边缘甚至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也堂而皇之地攫取了巨大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社会价值体系的扭曲。同时,伴随着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强和第三产业的日益发达,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逐渐俘获了越来越多的拥趸。在这样的社会现状和思潮影响之下,社会风气变得世俗又功利,社会阅历不足、是非辨别能力较差的年轻人普遍心浮气躁,难以静下心来、脚踏实地地钻研学习知识和技能。当代社会价值导向的异化,一方面,恶化了工匠精神培育和传播的整体环境;另一方面,也有形无形地压迫着国民教育体系,导致职业教育不得不迎合社会环境和就业市场的现状,企业在招聘专业技术人才的时候,由于很难直接感知到应聘者的人格品质和思想道德,而往往将其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水平作为是否选聘的评判标准,职业院校也必然受到影响,一味崇尚知识和技术,偏离育人目标。
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但长期以来,职业教育领域始终存在弱化人文素质教育的情况,成为工匠精神培育和传播的不利因素。第一,高职院校本身历史文化底蕴较弱。我国现当代著名教育家、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过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师,就是高等院校人文底蕴的重要支撑和象征,这不是充足的教育经费、完备的教育设施、豪华的教学大楼能比拟和取代的。我国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发展历史较短,培育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时间也是如此,缺乏厚重历史底蕴和一大批杰出当代工匠的支撑,工匠精神的培育自然有难度,传承则更需时日[7]。第二,高职教育工作者片面理解人才培育目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但很多高职院校对该目标表述的内涵存在理解偏差,过度重视“技术技能”教学,而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育。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者片面理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情况下,必然导致高职教育存在重技术轻人文、重知识轻心智、重物质轻思想的错误取向,高职教育的功利化、庸俗化、工具化也就不难理解了。第三,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缺少资源和特色。伴随着我国工业体系的成熟和完善,职业教育也迎来了很大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师资力量不断增强,招生规模也连年扩大,但在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面前,很多高职院校出现了追求规模和数量、忽视质量和内涵的现象,高职教育工作者忙于基本建设,满足教学和科研需求,无暇顾及隐性的人文素质教育,导致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资源不足,缺乏特色,且难以落地,工匠精神的培育也只能沦为一阵风、运动式的应景性教育活动。
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卓有成效的精神文化建设能培育出有利于工匠精神深入学生内心的肥沃土壤[8]。因此,基于文化育人的高职工匠精神培育必须首先加强高职院校的精神文化建设,把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所需的职业品质摆在突出位置。第一,要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理想和职业信念的教育引导。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个体自我鞭策、自我完善的最强动力,是个人走向卓越的基石。要让高职学生在就学以及日后的职业生涯中持久秉承践行工匠精神,就必须将坚定的理想信念注入他们的心田。因此,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加强古今中外杰出工匠事迹和历史贡献的宣传,帮助学生初步树立起职业自豪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要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加强专业教育,要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基本教学内容、课程,尤其是职业发展前景,帮助学生树立起职业自信心。第二,高职院校要加强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育,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高职院校的环境氛围是相对自由宽松的,而企业的工作环境则是严苛紧张的,涉世未深、阅历不足的学生在毕业以后,骤然从校园直接跨入企业,往往难以适应,极易引发心理问题,没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就不可能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生产工作当中,工匠精神的践行也就无从谈起。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尽早开设与职业心理学相关的课程,同时积极开展企业文化、职业文化的教育,在提高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同时,让他们更早了解职场环境和职场文化,为其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践行工匠精神奠定坚实的内在基础。
工匠精神是一种与实践紧密联系的职业精神,其要求不务虚名地真抓实干,没有严谨务实的职业态度和高度自律的职业习惯,不可能把工匠精神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上。虽然高职院校里的学生仍在求学阶段,需要相对宽松的环境氛围来进行学习、思考和探索,但这绝不意味着他们可以放任自流、懒惰散漫。若在求学阶段就缺乏规则意识和自律能力,没有养成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和严谨自律的生活习惯,未来走上工作岗位也必然难以达到工匠精神的要求。因此,培育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必须高度重视行为文化建设,尽早培养起学生工匠精神必备的职业态度和习惯。第一,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者要强化制度执行和学生日常行为的监督管理,要认识到对学生的严格管理就是培养其规则意识和自律能力,是为塑造学生的行为习惯打基础。一方面,要严格落实学校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让学生生活在一个秩序井然、遵守规则的环境之中;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起刻苦学习的精神和自我约束的意识,从生活和学习中的点点滴滴做起。第二,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尤其是要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促进学校的教学过程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贴合。一方面,实践教学环节要实现“走出去”,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企业,“下沉”到生产一线,从产品的研发、生产到管理等各个环节,零距离观察企业运行方式,感受企业有形的规章制度、运作流程和无形的精神文化;另一方面,学生的实习实训要做好“传帮带”,在企业技术骨干和高职学生之间建立师徒传承关系,让“拜师学艺”成为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途径。
制度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没有科学、严密的制度规范,校园文化建设就会成为泛而无当、华而不实的“花把式”。良好的制度文化不仅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切实落地、深入人心的基本保障,也是高职工匠精神培育工作取得实效的必要条件[9]。加强制度文化建设,高职院校管理者应当做好有助于培育工匠精神的顶层设计工作,从机制构建、制度设计、规范建立、行为模式打造等各个方面发力,多管齐下,形成有利于工匠精神传播、践行的制度文化氛围,充分激发组织和个人的内生动力。在进行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既要重视搭建宏观层面的制度框架体系,也要注重制定微观层面的具体操作方法。第一,在对外办学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产学研”一体化等方面的运行机制,打造教学和生产、学习和操作深度融合的教育体系,让工匠精神的培育既有主观性思想认识支撑,也有客观化的实践环境和条件保障。第二,在学校内部管理方面,要进一步优化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学生管理、后勤保障服务等方方面面的制度规范和工作方式,各类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的制定既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的人文情怀,也应具备系统科学、严密务实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让制度规范的执行者心悦诚服,主动遵守和维护。高职院校的制度文化建设工作虽然不属于“工匠精神”要求的范畴,但亦能体现“工匠精神”的特质和追求,如“以人为本”本身也是工匠精神的思想基础,制度设计的精细、务实同样具备“工匠精神”的基本特征。高职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就是为培育工匠精神打基础、创氛围。
任何文化都需要物质载体,任何人都生活在物质环境之中,文化育人必然包含了物质文化育人。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良好的物质文化建设能够作为文化育人的手段和素材,直接作用于人,有助于形成特定的育人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人。因此,在文化育人的视野下培育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有必要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出有利于工匠精神传播的职业文化氛围。第一,高职院校校园作为集受教育者学习、生活、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环境系统,有着异常丰富的物质文化建设载体,高职教育工作中应当充分利用教学楼、宿舍、图书馆、体育场、实训基地等基础设施,精心设计其墙壁、走廊、空地、灯箱等载体上的文化元素,让僵化的物体灵动起来,体现出职业特征、专业特色和工匠精神,实现校园物质文化的思想化和艺术化。第二,高职院校要顺应时代潮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尤其是要利用新媒体这一当代年轻人最热衷的信息媒介来推进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高职院校可以开设校园门户网站、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电子小报等,通过互联网的途径宣传工匠精神,展示各行各业优秀工匠的先进事迹,特别是可以着重展现院系杰出校友的个人成长历程和职业发展轨迹,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职业自豪感,还能将工匠精神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