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理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昆山 215300)
临床中,分娩是常见的一项生理现象,产妇在经过怀孕、分娩之后,其各个器官会出现变化,再加上分娩后易存在焦躁、抑郁等心理[1]。当护理不当时,就可能发生并发症,包括子宫感染、抑郁症、乳腺炎,危害到产后健康和生活质量[2]。为了探讨和分析在初产妇中常规护理+产后健康教育对康复情况与自我护理能力产生的影响,此次抽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医院分娩的初产妇(60例)当做分析的对象,以下为研究的具体内容:
此次抽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医院分娩的初产妇(60例)当做分析的对象,遵入院顺序分乙组和甲组,每组30例。其中甲组年龄在21-35岁之间,平均为(26.52±1.52)岁;乙组年龄在22-34岁之间,平均为(26.61±1.60)岁;两组资料比较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此次研究产妇均实施常规护理:常规检查、基础护理、饮食指导、母乳喂养指导、产程观察等。甲组加用产后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因为是第一次分娩,产妇往往存在焦虑与不安,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指导其适应角色变化,把注意力放到身体恢复以及照顾新生儿上;保健知识的宣教,在产后,护理人员指导产妇进行乳房、子宫进行健康保健,播放相关视频使产妇学会个人护理相关知识、育婴相关知识。在产后12小时后,护理人员协助产妇床边活动,循序渐进,促进体型恢复;向产妇讲述乳房合理、科学的按摩方式,每天按时按量按摩。还要告知产妇基础阴部护理知识和避孕方法。
此次研究记录产妇产后的康复情况(泌乳始动时间、住院时间)。
优:产妇产后半小时可母乳喂养,在6小时内能自行排尿,在1天内能下床活动,自理生活,第2天可给予新生儿护理;良:产妇产后半小时可母乳喂养,在6小时内能自行排尿,在1天内能下床活动,自理生活,第3天可给予新生儿护理;差:母乳喂养困难,在6小时内无法自行排尿,在2天后才可下床,不能自理生活也无法护理新生儿[3]。
在此次研究甲组的30例产妇中,自我护理能力优、良、差的例数是17例、12例、1例,其概率是56.67%、40.0%、3.33%,自我护理能力总优良率是96.67%(29/30)。在此次研究乙组的30例产妇中,自我护理能力优、良、差的例数是9例、14例、7例,其概率是30.0%、46.67%、23.33%,自我护理能力总优良率是76.67%(23/30)。乙组产妇自我护理能力的优良率小于甲组产妇,具有统计学意义(x2=5.192,P=0.023)。
此次研究甲组的3 0例产妇平均的泌乳始动时间是(15.74±3.22)h,此次研究乙组的30例产妇平均的泌乳始动时间是(24.52±3.61)h,乙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大于甲组,具有统计学意义(t=9.941,P=0.000)。此次研究甲组的30例产妇平均的住院时间是(3.41±1.01)d,此次研究乙组的30例产妇平均的住院时间是(6.62±1.53)d,乙组产妇的住院时间大于甲组,具有统计学意义(t=9.590,P=0.000)。
在现代康复医学中,认为机体康复离不开护理[4]。产妇分娩是较大的一个应激事件,分娩后产妇身体比较虚弱以及抵抗力差,其心理也会受到创伤[5]。当产妇产后的护理不及时且效果不佳时,其恢复期就会延长,甚至是恢复状况不佳。因初产妇不具有妊娠经验,也没有新生儿护理经验和喂养经验,可产生不安、焦虑等心理问题。产后健康宣教措施主要包括心理疏导以及保健知识宣教,确保产妇了解并发症预防、护理等方面相关知识。此次研究的结果中,甲组初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总优良率、泌乳始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乙组初产妇,差异显著。其说明:常规护理+产后健康教育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确切。
综上所述,在初产妇中,常规护理+产后健康教育可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并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