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艳芳
舞龙运动具有原始的、神秘色彩的、浓郁的民族文化特征。随着中国社会越来越社区化,中国越来越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继承,在传统文化中武术和舞龙运动是带着浓厚的中国特色的运动,舞龙运动虽然在很多地方都能看见,但是大家现在对于舞龙运动并没有很多了解还停留在古代祭祀或喜庆时才出现的运动,并没有认识到舞龙运动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的多种功能,为了让大家认识不一样的舞龙运动,第一步就是要了解舞龙运动的本质——舞龙运动精神。
2.1.1 “龙”的出现
在每个古老的民族部落都有关于万物创生的神话,其中流传至今的神话故事中的盘古开天辟地,其盘古为盘古龙尾巴一甩,上去的成为天,落下的是为地,龙的身体化成万座山峰,血液变成江湖河海,头发成为森林。两眼亮晶晶,飞到天上成为日与月照万民;在商周的甲骨文、金文中、在先秦的青铜礼器中、在《说文解字》中和在八十年代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发现六千年前用蚌壳精心摆塑的龙图案中等发现和解释中我们可以明确的知道龙的形象是华夏子民虚构的一种神奇的动物,它的形象征收了许多动物形象中最神奇的部分组成,是人们以是古代众多氏族间不断兼并与融合中形成的一种综合图腾——以蛇为主体,集合狗脚、马头、鹿角、羊须和鱼鳞于一体的神兽,是中国四灵龙、凤、顧麟、龟之首,古人对之敬畏万分。
2.1.2 舞龙运动精神追求的出现和敬畏精神
当龙出现以后,在商代人们对因为龙的信仰和敬畏演进舞龙运动。商代是舞龙运动表演的最早时期,当时的舞龙运动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祈龙求雨,因为当时中国是农业大国,想要国泰民安就必须要风调雨顺,而龙的象征意义就是掌管雨水的神。所以当时舞龙运动精神的追求是敬畏的精神。在商代时期舞龙运动精神的追求为往后舞龙运动的发展和演变做出了扎实的根基。
2.1.3 舞龙运动精神追求的显性变化
在商代舞龙运动的出现之后,在秦朝,秦始皇自称为祖龙,这个时期龙象征这威权显赫的帝王之像已经初见倪端了,舞龙运动还经历了秦朝的洗礼。舞龙运动精神追求已经开始转变,不只是单纯的敬畏和信仰了。随着中国古代的汉代出现了形式比较完整的舞龙形象除去求雨之外,汉代的龙舞还广泛盛行于“百戏”中,其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是汉代的“鱼龙”之戏,自汉代起,舞龙运动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逐渐演绎成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舞龙运动成为了一中娱乐活动。
2.1.4 舞龙运动精神追求的“繁荣期”
经过魏晋时期的发展,舞龙运动到唐宋时达到了高潮。一方面,舞龙运动仍然与祈雨有关,每逢天旱,朝野都会采用舞龙的方式祈求上苍抛洒甘露。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奉和圣制烛龙斋祭》和李约的《观祈雨》就分别描绘了这一盛况。李约诗中“箫管迎龙水庙前”句,说明舞龙不再是汉代“百戏”中的一种,而是发展成了一种具有独立表现性质的龙舞。唐宋后,舞龙表演逐渐脱离了“祭祀求雨”的意味,而演变成民间一种重要的节日娱乐狂欢动。早清时,舞龙表演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舞龙运动精神是跟随这时代人们主流的精神而形成的,唐朝盛世,没有大面积的天灾人祸所以当时人们生活幸福,和乐融融所以人们的精神追求也是不在是衣食住行的基本层面了,而是上升到满足自我精神层面上了。
2.1.5 舞龙运动精神追求的“没落期”
在清朝在皇权机制到达了巅峰之期,舞龙运动逐渐走向落寞,虽然清代刚开始时舞龙运动的水平相当的高超了,但是随着清代成立的越久越稳定,清代的皇权机制越集中。在清朝龙代表着真命天子并且皇权的高度集中时,真命天子代表着神圣不可侵犯的神。因此清朝舞龙运动从广泛普及全国各地到只是出现在皇族或者重大的祭天活动的原因在于一是晚清掌政者实者为慈禧太后,二是加上两次改革第一次是洋务运动和第二次是清末新政。因此舞龙运动精神追求从娱人到停滞在祭祀以及至高无上的图腾信仰。
舞龙运动精神追求娱乐性的普及是从唐朝开始的,各种喜庆的节日舞龙运动都会参与其中。这一种精神追求已经变成显性的。舞龙运动精神在追求娱乐性的同时还追求健身竞技的功能,因为舞龙运动不仅仅靠团队协作就可以舞号的,还需要每个人的体能、竞技能力、灵活性和协调性相互平衡才可以把舞龙运动做好,所以舞龙运动精神追求健身竞技功能。
舞龙运动精神从时间的角度去看,舞龙运动精神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历史性决定了舞龙运动精神既具有中华民族特色、也具有体育特色,时代性决定了舞龙运动精神有一定的不变性与稳定性。所以从古至今的舞龙运动精神追求都具有信仰功能,只是现在这一功能不是那么显著。例如: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我国农村的一个传统节日,名曰“龙头节”。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实际上是过去农村水利条件差,农民非常重视春雨,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从其愿望来说是好的,故“龙头节”流传至今。
3.3.1 舞龙运动精神追求—民族的记忆
在现在社会环境中舞龙运动精神追求不仅仅是健身娱乐还是民族的记忆。例如:狭义中的舞麻龙和舞龙头和烧火龙等舞龙运动分别是福建畲族和四川济州龙深一带羌族人民之中祭祖的一项仪式,在这两种运动中就可以明显的体现出,舞龙运动的精神追求—民族的记忆。因为在资料查找中表明这两项舞龙运动在这民族中源远流长,自从舞龙运动精神追求出现了祭祀这一意义,在这两个民族的祭祀中都会出现舞龙运动,舞龙运动精神追求的祭祀精神成为了这两个民族的记忆了。除了这两个民族的祭祀活动中能体现出来。在广义上舞龙运动精神追求—民族的记忆,就是我们中华民族这一民族的记忆。舞龙运动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是一颗不可磨灭的星,是中华民族的记忆。
3.3.2 舞龙运动精神追求—地区文化名片
舞龙运动精神追求的是在一种地区文化名片。例如:舞香火龙在汝城是一种独一无二的闹元宵传统活动,全县23个乡镇309个村在每年的元宵节前后都会舞香火龙。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舞香火龙,就是湖南汝城的地区文化名片。还有百叶龙也是浙江省长兴县的地区名片。百叶龙在2006年2月申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6月10日,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百叶龙被批准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舞龙运动精神追求的最大的目标是成为中华民族这一地区的文化民名片,舞龙运动是一种中国民俗运动,伴随着在我国的历史长流一直流传至今并且在适应不同时代。
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的文化从古延绵至今,舞龙习俗世代相传,龙的精神蕴寓其中。只要中国人还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一天,那么,龙的文化一天不会断流,舞龙习俗一天不会失传。其舞龙运动精神也会保留优秀的民族精神上吸收容纳等多优秀的精神文明,为促进民族精神而继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