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晶
(聊城市人民医院PICU,山东 聊城 252004)
重症病房中儿童的家长不能够陪同,仅有护理人员与医生,患儿基于对陌生环境的恐慌、对治疗过程的恐惧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容易发生分离性焦虑,而焦虑状态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治疗效果以及其生活质量,为此,有必要对分离性焦虑的产生原因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对患儿的此种不良情况加以控制。对近年来关于PICU患儿分离性焦虑的影响因素相关问题的研究资料进行查阅与分析,并将其综述如下。
王惠梅(2017)等学者有提出,分离性焦虑的对象所指向的是6岁以下的儿童,其主要表现为在与其比较亲密的人进行分离时或是分离之后,出现明显的焦虑反映,此病症的出现没有性别限制,且男女患病率没有明显差异。此种焦虑情绪多发生在患儿需要隔离治疗过程中,而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PICU的患儿,由于接触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加以与家属进行分离,独自面对疾病所带来的痛苦,会极大的增加患儿的恐惧感,在此种恐惧兴趣的发展后可能会演变成为分离性焦虑。
崔蓓蓓(2016)认为,分离性焦虑的危害性众多,比较典型的危害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患儿疾病发展的影响。在PICU病房过程中,患儿病情比较不稳定,随时可能会发生变化,而在此过程中,若是患儿发生分离性焦虑,则会从情绪上的变化演变成为为患儿病情的影响,促使病情进一步发展,严重威胁到患儿的健康,甚至比较存在比价严重焦虑情绪的患儿会进一步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安全。第二,对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分离性焦虑的发生,会促使患儿出现一系列消极表现,其情绪较为低落,严重的影响到患儿的生活质量。
何庆荣(2016)经研究证实,PICU患儿分离性焦虑可由多种因素引发:第一,环境因素。PICU也就是儿童重症监护室,与普通病房进行对比其严谨性更高,病房内放置各种监护仪器与急救设备等,且患儿能够频繁接触的仅仅是护理人员与医生,这种陌生的环境会导致患儿陷入到紧张与恐慌情绪中,随着时间的发展容易演变成为分离性焦虑。第二,主观因素。分离性焦虑发生情况以及焦虑程度与患儿的主观因素存在着一定的关联,独立性较强且适应能力较强的患儿比较不容易发生分离性焦虑,即便是发生其焦虑程度也会轻于独立性能力较差的患儿。第三,疾病与治疗影响。重症病房所收治的患儿病情较为危重,患儿对自身疾病本身就存在着恐惧心理,加之各种监护仪器以及侵入性治疗,导致患儿的恐惧心理进一步发展,而在此过程中患儿不能够依赖到父母,最终演变成为分离性焦虑。
蒋亮(2016)等学者在其研究中有提出,对患儿给予PICU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情况、对患儿给予情绪上的安抚、辅助医生完成治疗工作等。在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与家长陪伴患儿了解医院环境,对患儿给予情绪引导,告知患儿应该适应医院的环境,在与患儿分离时家长应该表现出乐观的态度,避免患儿受到情绪感染。在患儿入院时,护理人员应该积极的与患儿建立交流,注意语气温和,带领患儿接触医院环境,交流患儿感兴趣的话题,促使患儿能够对护理人员产生信赖感。
吴国连(2016)等学者有提出,重症监护病房的患儿不能够与家长进行接触,这导致其恐慌情绪会不断发展,护理人员应该及时的关注到患儿的情绪变化,并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干预方案,例如,告诉患儿我们只要积极的配合治疗,很快就能够与爸爸妈妈见面,也能够出去和别的小朋友一样做游戏或者看电视。在交流过程中也可以选择话题来转移患儿注意力,包括交流动画片、在幼儿园时的学习情况等。
陈锦秀(2015)有提出,在进行侵入性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承担起家长的责任,将患儿拥抱在怀中,促使其能够感觉到安全感,避免紧张情绪的进一步发展。医护人员在对患儿给予治疗与护理措施时也应该注意态度温和,避免专业严肃的表情造成患儿的恐慌感。
谷丛欣(2014)在其研究中选取了PICU收治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抽样原则分为实验组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分别为40例。所选取的所有患儿均发生分离性焦虑情况,同时排除了临床病例资料不全患儿与存在意识障碍的患儿。其研究结果显示出,从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焦虑评分统计结果来看,两组患儿在实施干预前焦虑状态进行对比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不同干预后,对照组轻度焦虑患儿数量明显低于实验组患儿,且重度焦虑患儿多于实验组患儿,焦虑情绪改善情况与实验组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充分证实了,针对PICU患儿分离性焦虑情况,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具有着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PICU收治的患儿疾病较为为重,且患儿与家长接触的机会极小,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导致患儿比较容易产生分离性焦虑心理,为此,应该对PICU患儿加强护理干预,尤其是心理干预,促使患儿的不良情绪能够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