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红艳
(绵阳市中心医院儿科,四川 绵阳 621000)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早产儿等高危新生儿死亡率不断下降,但早产儿发生中枢神经损伤,残留不同程度残疾的发生率仍居高不下。新生儿有较高的机率出现严重的神经行为学改变,对其日后的成长和发育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对此,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NICU早产儿的护理,减少早产儿神经功能障碍程度,减少后遗症,促进早产儿健康成长和良好发育[1]。本文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NICU收治的早产儿188例,研究了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NICU早产儿出院后发育的影响。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NICU收治的早产儿1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94例,男52例,女42例,胎龄33-36周,平均胎龄(35.1±0.5)周;观察组患儿94例,男48例,女46例,胎龄34-37周,平均胎龄(35.3±0.4)周。纳入标准:均为胎龄不足37周的早产儿,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患有严重脑部发育畸形或恶性肿瘤,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患有严重遗传代谢性疾病。两组患儿在性别、胎龄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同时采用和观察组患儿相同的喂养方法及基础护理方法。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儿采取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由专业康复治疗师,一对一进行个体化训练,同时指导家长家庭康复训练方法。训练方法包括了主被动运动相结合、引导式教育、推拿,作业疗法、运动疗法、上田法、bobath手法等,结合日常生活,开展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早期教育。康复训练中,包括日常生活功能、平衡能力、肌力、上下楼梯、位置转移、行走、坐站、爬行、翻身、头部控制等训练。每日医院康复训练1次,家庭康复训练1次,训练时间根据小儿年龄在20-45min。每周医院康复训练5d,家庭康复训练7d。家庭康复训练中,包括婴儿体操、抚触、听觉训练、视觉训练等,根据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逐渐开始行走、站、爬、坐、卧、翻身、胎头等训练。每日训练2次,时间根据年龄在15-45min[2]。
对比两组患儿出生后半年、1年、2年的发育情况,指标包括语言、大运动、社交能力、适应能力、精细运动、总体发育商,分数越高,说明情况越好。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19.0软件统计处理,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出生后半年、1年、2年,观察组患儿在语言、大运动、社交能力、适应能力、精细运动、总体发育商等指标上,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
表1 [n(%)](±s)(n=)
注:相比于对照组,*P<0.05。
组别 语言 大运动 社交能力 适应能力 精细运动 总体发育商出生半年 87.3±4.2* 91.2±3.6* 88.6±4.3* 86.7±4.1* 87.2±6.4* 88.3±4.1*观察组 出生1年 89.2±1.5* 92.8±4.5* 89.3±2.5* 89.4±2.6* 90.4±3.5* 90.8±2.6*出生2年 93.4±5.8* 94.6±5.4* 92.5±5.4* 95.5±3.9* 89.9±5.4* 94.2±2.5*出生半年 80.3±2.5 77.4±1.3 81.1±2.2 76.4±3.3 70.3±3.6 76.4±6.1对照组 出生1年 75.4±6.1 81.6±5.1 78.6±3.5 78.5±4.6 80.5±5.1 79.5±4.3出生2年 83.2±3.5 86.2±3.5 85.4±2.2 88.3±2.7 79.3±2.4 84.2±4.9
早产儿易存在神经功能异常等情况,不利于日后的成长和发展。对此,研究采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为NICU早产儿提供有效干预,对早期运动偏离正常或运动发育落后的情况及时发觉,并采取早期医院康复训练和家庭康复训练,能够促使患儿总体发育商的提升,避免发生运动障碍,或缓解运动障碍程度。研究表明,在婴儿时期,重视神经系统正处于发育阶段,大脑没有发育成熟,功能重组能力、代偿能力比较强大。因此为早产儿提供丰富的刺激,可利用神经系统振幅反馈调节,对突触发育加以促进,进而使早产儿脑功能得到改善[3]。
综上所述,对NICU早产儿行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儿出院后的发育,提高患儿发育商,对于患儿健康成长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