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更多的儿童喜爱书法、学好书法?有学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孩子不爱写毛笔字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教得无趣,不得要领。笔者在书法课堂教学研究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唯有精准教学目标,做到:学,发现规律、萃其精华;教,体贴儿童、因学而教;评,多元自主、定点定向。书法课才成为儿童期待的“笔尖上的旅行”。
以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四年级下册的《立刀旁》为例,基于对教育部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理解,以及对书法规律的探寻和儿童特点的把握,笔者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掌握立刀旁书写要点“短竖略靠上,竖钩挺拔有力,钩平出”,写好立刀旁。
2.通过观察比较的方式,体会含有立刀旁的字的书写要点。借助评价工具,写好“利”“判”“前”,并形成自我评点、自我矫正的良好书写习惯。
3.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书法的形义结合之美,激发学习书法兴趣。
那么,如何达成目标?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充分地思考和精心设计。
书法,是有其独特规律的,每一个静态的笔画,内心都藏着动态的笔势,藏着书写的笔法——作为书法教育工作者,理应如食笋剥衣一般进行书法知识的提取归纳,让儿童去发现规律,汲取精华。
《纲要》指出“小学三、四年级,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因此,在确定学什么时,笔者也特别关注儿童书写习惯的培育,例如“良好的运笔习惯”“良好的临帖习惯”。在学写“含有立刀旁的字”时,笔者引导学生静心观察:一观字形,宽窄?大小?二看笔法,直曲?藏露?方圆?三想笔势,顺还是逆?学生学会从“字形”“笔法”“笔势”三个方面观察范字,轻松地发现“利”“判”“前”中立刀旁的变化,进而体悟书法“形义结合之美”。
潜心地读帖,与例字对话,萃取出每个例字最核心、精妙的书写要领,如:
立刀旁:短竖略靠上,竖钩挺拔有力,钩平出。
利:左收右放,横画轻起笔,向左伸,两个竖钩,一柔一刚。
判:点撇似刀,左竖粗重;立刀劲挺,撇变垂露,横有变化。
前:上宽下窄,布白均匀;多横多竖,变化丰富;两个竖钩,一藏一露。
《纲要》提出“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要“重视课内外结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书法、用书法,积极开展书法教育实践活动”。因此,书法课不只要重视技法的养成,还要融入传统优秀文化,融入生活。如何“融入”?笔者设计了一个课前互动:先从南京的名胜古迹入手,介绍南京名胜中的名家书迹,从位于灵谷寺的三绝碑,吴道子绘画的像、大诗人李白作的像赞、大书法家颜真卿写的字,引出颜真卿多宝塔碑中含有立刀旁的字,让儿童感受到了书法与生活息息相关,书法的魅力无处不在。
如何让更多的儿童爱上书法课?教学设计需体贴儿童,理解儿童,关照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
在上课之初,笔者并没有直接切入立刀旁的学习,而是先让学生进行课前的热身互动,做一做指腕操,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学生跟着节拍活动手指、撑开手掌,握拳伸展,活动手腕,再在纸上画一画格子和蚊香的控笔练习,最后复习练写两个基本笔画:短竖和竖钩。这样的热身环节很快将学生身心愉悦地带入到写字状态。
手指操和基本笔画练习后,才进入立刀旁的学习,讲解立刀旁就是由汉字刀演变而来,出示大刀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颜真卿多宝塔碑中的立刀旁有怎样的特点,再结合“短竖略靠上,竖钩挺拔有力,钩平出”这三个要点练习基本笔画,立刀旁写到位了再比较立刀旁在“利”“判”“前”不同的字中的笔法和笔势变化,其中“利”和“判”字师生结合字源研究书写要点,而“前”字则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观察再书写,在笔画和字都掌握的基础上再去提升鉴赏能力,从而比较不同书家笔下立刀旁的不同。这样由浅入深的设计,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为中心”的书法课,只有真正做到体贴学生真实的起点和需求,才能教有所得。
教学中,笔者采用这样的结构:“字境创设—形态初识—探讨写法”。如“利”“判”的教学,是这样设计的:
教师提出疑问:为什么“利”字左边柔美,右边刚劲呢?再引导学生发现:古时候,“利”字是用砍刀收割庄稼的意思,所以写时要注意“左收右放,横画轻起笔,向左伸,两个竖钩,一柔一刚”。因为庄稼柔美,砍刀锋利。书法就是这样赋义于形的。“判”也是这样。左部,两点是刀,竖是牛的身体,表示用刀来分割牛,所以颜真卿将两点和竖都写得特别粗重,立刀劲挺,撇变垂露,横有变化。再看课前准备的视频,学生更直观地感受。
书法课中教师需要恰当地选择评价策略才能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果,本节课的教学评价是多元的,也是定点定向的。
在初识立刀旁的教学环节中,学生写完第一遍时,教师按照三个要点来评价书写情况,给学生以示范后,再矫正写第二遍后,试着让学生自我评价立刀旁的书写,这不仅考验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强化了三个书写美观的关键点。教学“利”和“判”字时,学生描红临写一遍之后,同样是教师先点评,接着学生再写一个,让他们同桌互评,而“前”字的书写则是教师边巡视边点评,最后的“小小书法展”环节则是学生的书法作品进行展示性的评价,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才形成助力推动学生更好地爱写字、写好字。
评价方式多样,评价的内容和目标也要清晰,笔者在学生练习的两张纸上做了两个小设计,“立刀旁”纸上列出:1.短竖略靠上;2.竖钩挺拔有力;3.钩平出。这三列每一条都很清晰明了,这样学生在判断时可以一一对应,从而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和要改正的地方。在“利”“判”“前”这张书写纸上,笔者在每个字的后面都设置了一个评价表格:字形对、笔法准、笔势像,给学生找准评价书写的方向,这样他们看书写时才能不跑偏,才会有方向可循。
四年级的儿童已能很好地控制书写工具,笔顺、笔法也熟记于心,写起字来得心应手。对于这一阶段的儿童,教师应通过评价启发学生深度思考,让学生“自省”“生长”。笔者在教学中安排了“自我评价”“以帖为师”的环节,让儿童学会读帖,对照字帖看一看、比一比、评一评、改一改,再写一写。如“利”“判”“前”三个字,笔者是这样设计评价活动:
师:真美!你们来写这两个字,描一个,临一个。注意字形对、笔法准、笔势像。
师:从字形对、笔法准、笔势像三方面,对照书写要点,评一评自己的字。
师:谁想勇敢地评评自己的字,与大家分享?真勇敢!学书法就要这样“写好后,对照要点,自己评一评,自己改一改”。
师:就这样,将自己写的“利”和“判”与例字比较,再试着在空白米字格中各写1个,注意——发扬优点,改进不足。
师:自评后,请同桌评点评点。
自主观察,自我评点,自我矫正,用这样的方式,来学写“前”字,写完了自己评一评。(生书写,教师巡视,发书法星奖励)
美国教育评价学专家斯塔弗比姆说:“评价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的确,评价是提高学生书写水平的催化剂,写字的乐趣在评价中得到释放,写字的水平也在促进性评价中提升。
书法,是一场笔尖上的旅行,只有把儿童当作儿童,在深耕书法课堂的过程中,体会书法教学的规律,让儿童感受书法文化的魅力,他们会爱上书写,爱上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