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遐
临床教学规范化培训的核心目的是为临床培养具备完善的医学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临床技能的医务工作者,提高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责任感,保证临床医务工作者能在日常中独立地进行相关诊治工作[1]。但是,在临床教学规培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种问题,影响教学质量。本文主要阐述了临床医师规培存在的问题、培训模式管理的改良方法,为我国临床医院构建完善的规培管理模式奠定基础,具体介绍如下。
随着规培模式的改革,部分医院改进了规培后的考核方式,对临床医学本科学生和研究生以及7年制及其以上的学生设计了统一的考核试题[2]。在临床教学规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分为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第一,由于临床实际诊疗操作环境非常复杂,诊疗效率会受到患者的配合度和其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规培学员在初期难以适应。第二,由于临床医师的工作量和压力较高,带教老师同时兼具大量的临床工作,可能会导致带教时间较少,尤其是临床实践技能方面。第三,教学方式和计划不合理,由于规培学员的规培项目多样化,会涵盖多个科室和各项操作[3],可能会存在规培学员对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体系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或者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第四,部分医院中规培尚未制定完善、统一的管理制度,或者管理制度仅仅流于形式,没有严格遵循管理制度执行规范化培训工作。第五,部分医院中没有选取经验和技能丰富、教学水平较高的医务人员作为带教老师,导致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不一,从而影响整体教学质量[4]。
针对在我国医院临床教学规培模式管理中的问题,应根据医院实际充分认识各地区临床规培中的核心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地改进方案并进行整改,从而加强规培学员的规培质量,为今后建立规范化的临床培训制度和培训模式提供依据。现在主要介绍规培模式管理中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条件、师资队伍以及考核制度等项目给予相关改进的措施。
在规培教学内容方面,需结合规培学员的具体专业、学历与规定的教学系统设计教学计划,重点指出在各章节中的重点知识与难点问题,增加该部分内容的教学时限,将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知识讲解后即可组织规培学员进行临床实践观摩、实际练习和操作,保证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培训的补充,模型和床边教学的结合教学方式。而在实践中应由带教老师监督,避免发生诊疗失误问题[5]。
由于不同医学专业所涉及到的科室和项目较多,单纯依靠医院本身的临床设施无法完全满足临床教学需求。因此应完善医院规培教学条件建设,结合实际需求引进模拟临床系统、练习模型等设施。还可在技能训练场所中单独列出教师监控区域,并安置智能化监控设备,从而保证临床模拟的真实性,避免因带教老师的因素而影响规培学员的操作[6]。
在规培教学教师管理方面,医院可结合临床医务工作者的经验、技能和教学能力等考虑确定带教老师。还可设置带教规培管理小组[7],由小组成员组织带教老师进行考核和培训,并根据带教老师临床工作量安排带教学生的数量。此外,专职秘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8],这一岗位是各级管理部门、临床科室以及各类学员之间的桥梁,既承担了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等工作,同时参与规培管理制度及举措的制定和执行,因此专职人员的设置与配备对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水平的提高确有影响。
在教学方式的设计中,可采用临床轮转模式,制定统一的轮转周期,每一轮转单位设置一个带教负责人,统一管理科室中规培学员的教学工作。选取资深医务人员开展临床教学指导,并定期组织规培学员对临床实际病案进行讨论和分析。引导规培学员积极参加学术讲座、文献学习会[9],适当给予奖励措施,提高规培学员的积极性。在考核方式方面,可针对医院实际设置不同的考核项目,可包含阶段性考核、理论知识考核、培训出席率考核、技能考核和最终考核等,可组织专门的考核监督小组,严格执行考核制度[10]。
总之,临床教学规培过程中应结合待培训人员的学历、专业、经验等调整具体的实施措施,同时应在管理模式改革过程中不断借鉴其他机构的经验和教训,在实践中及时发现规培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并制定有效地调整措施,优化规培教学管理,增强临床教学规培的质量和管理效率,以便于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教学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