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疗法与大学生情绪调控的关系研究

2018-01-29 11:34:26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绘本疗法情绪

钱 萍

(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 宁波 315175)

大学时代是个人成长的关键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但由于大学生对社会认知欠缺,情感丰富,情绪不定,因此无法合理调控自身情绪。大学生从高中步入大学,面对自由开放的学习模式、繁杂多样的考证考级任务、热情敏感的恋爱状态、复杂多元的人际关系、憧憬又迷惘的生涯发展、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产生了极大的压力与心理负担。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倘若未能获得舒缓,长期积累不安、焦虑、忧郁等负面情绪,对其身心健康会有极大影响,甚至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学生遭遇情绪问题时,往往倾向于掩饰情绪自己消化或独处躲避人群,很少选择寻求专业人士咨询帮助。近年来,不断发生的高校学生自杀事件,更为高校教师敲响了警钟。舒缓压力,解决情绪困扰问题,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任务迫在眉睫。

国内外研究表明,阅读能减少当事者的恐惧感,并且使读者在态度与行为上有正面的改变,进而激发个人潜能。因此,对于遭遇心理情绪困惑的学生而言,除了寻求专业人士帮助以外,自行通过阅读情绪疗愈书籍,也是一种舒缓情绪的方法。英国美术评论家Read(1958)曾说:“要传达思想、意见或观点,语言是最好手段;要传达情感,绘画是最好手段”。本文将着重阐述绘本这种特殊的阅读素材与大学生情绪调控的关系。

一、概念界定

(一)阅读疗法

阅读疗法,又称读书治疗法、图书治疗法、文献治疗法等。在《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词典》(Wdbster's Third New Tntemational Dictionary)1961年版中,定义阅读疗法为“选用适当的阅读素材作为医学或心理治疗之辅助工具;或直接透过指导性的阅读来协助个人解决其所遭遇的问题”。阅读疗法在欧美国家的研究较国内早近一个世纪,海峡两岸近几年对阅读疗法的研究突飞猛进。国内长期研究阅读疗法的北京大学图书馆王波给阅读疗法定义为:阅读疗法就是以文献为媒介,将阅读作为保健、养生以及辅助治疗疾病的手段,使自己或指导他人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学习、讨论和领悟,养护或恢复身心健康的一种方法。

(二)绘本

绘本又叫图画书,它是一种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文学作品,部分作品只有图画并无文字。由于绘本文字简单易懂且图文并茂,所以长期被归类为儿童文学。但事实上,由于大学生比儿童更具生活经验,绘本涉及的生活化体裁亦能使大学生产生共鸣,引发大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调适,因此绘本也深受大学生的喜爱。所以,当下绘本创作面向对象不再局限于儿童,其形式与内容均更加多元与深入,出现了许多为成人读者所设计的绘本。

由于绘本通常以第一人称或者拟人化的方式叙述故事,直接给出故事主角的感受,因而使得读者较容易对故事情节及角色产生强烈的共鸣;同时,在绘本情节中,阅读者能平静地审视自己所困扰的问题,如自我认同、人际关系、亲友离别等,不需要在意他人的眼光、担心他人的责备,因此读者可通过阅读绘本舒缓个人的负面情绪,并理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实现自我情绪的疗愈与复原。

(三)情绪与情绪调控

情绪是由客观事物与个体的需要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包括体验、生理及表情的一种整合性心理过程。通俗地说,情绪是指个体在受到某种刺激时所产生的一种激动状态。《礼记·礼运篇》有言:“何谓人情?喜、怒、哀、乐、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Ekman(1992)从人类共通的面部表情分析,指出人类的基本情绪有喜悦、生气、悲伤、厌恶、害怕、轻视等六种。Izard(1991)从情绪的动机系统着眼,认为人的情绪有喜悦、生气、悲伤、厌恶、害怕、惊讶、羞愧、罪恶感、好奇、轻视等10种。从这几个理论可见,喜、怒、哀、恶、惧是人类共通的基本情绪。笔者从近十年的高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当前大学生主要存在的情绪问题有:自我认同问题、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生涯发展问题、家庭问题、生命与死亡议题等。

但情绪不是来自事物或行为本身,而是来自内心的体验和感受。事物无法改变,但信念和评价却可以改变,只要换个角度,适当调整,事物给我们带来的情绪就会有所不同。所以,情绪调控就是根据情绪活动规律,通过各种方法、措施,转变对事情的看法、解释、评价,合理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身情绪,从而保持和发展积极情绪,克服和消除消极情绪,最终实现维护良好的情绪状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二、绘本阅读对大学生情绪调控的作用

(一)通过绘本阅读,大学生能更好地认知自己的情绪。学生通过感受绘本中主角的情绪,体会自己心底的感受,从而了解自己的情绪,并懂得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

(二)通过绘本阅读,大学生能更好地认知他人的情绪。大学生以旁观者身份阅读绘本,对绘本中各个角色主观地感受,从而学会体察他人情绪,感受他人心情。进而学会觉察、接纳他人,能运用同理心回应他人沮丧、无助伤心的情绪,加强人际交往能力。

三、绘本选择的原则

(一)绘本选择要注重阅读者个人背景。由于大学生个体差异,在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阅读能力、阅读兴趣、生活经验等都不一样,所以在选择绘本时一定要符合学生的个体性。

(二)绘本选择要注重素材内容特性。在选择绘本时,应尽量选择积极向上、正面温暖,具有激励作用的内容,力求新颖,注重故事性与趣味性,但切忌说教。同时,要注重素材的衔接性,使学生能产生兴趣及认同感,从而舒缓情绪压力并解决心理困惑问题。

四、绘本选择示例

针对前文中提到的大学生主要情绪问题,特举例部分绘本作为参考。

(一)自我认同问题

自我认同是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的评价。它通常来自日常生活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或者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在当今大学生中,很多学生具有较低的自我认同感。这个群体的学生习惯贬低自己的能力,做事缺乏信心;同时习惯逃避任何可能产生焦虑的情况;具有强烈的自我防御性,不能接受批评或失败,不肯面对问题,喜欢责备他人或隐藏自己的缺点。他们无法肯定、明白自己的独特性,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不如他人。

对于这类问题学生,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绘本《但愿我是蝴蝶》。通过该绘本,对于自我认同感低的学生能从绘本主角蟋蟀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感同身受,并且在小蟋蟀的不断抱怨中宣泄读者自己的情绪。而老蜘蛛的安慰鼓励在帮助小蟋蟀打开心结的同时,也会让情绪低落的大学生获得鼓舞。

另外,被他人负面评价困惑导致自我认同感低的大学生可以阅读绘本《你很特别》。通过阅读该绘本,大学生能了解到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虽可帮助个人建立个人自我认同感,但过度在意他人眼光却反而会迷失自己。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特别个体,应该重视自己的特质,不用为他人的评论而灰心丧气。

当大学生遭遇失败或突遇压力时,可推荐阅读绘本《查克·笨!》。此绘本通过小鸟西格蒙学飞的故事,让阅读者领悟到,只要尽个人所能地表现自我优异之处,并热心帮助周围的人,便能产生自信心。

(二)感情问题

恋爱是许多大学生的必修课,但并非人人都能找到心仪的恋爱对象,即使建立的感情也会遇到挫折甚至结束。这些学生或感到失落寂寞,或感到悲伤愤怒。面对这些因感情问题受到困扰的学生,可推荐其阅读绘本《向左走,向右走》。阅读该绘本可使阅读者明白在无尽的追寻中,会有一个又一个巧合和偶遇,也会有一个又一个意外和错过。绘本以精致的笔触和诗意的画风照亮了人们的心灵,注定相遇的人们会有一个温暖的结局。

同时,也可推荐阅读绘本《最远的你,最近的我》。此绘本通过男女双方内在的对话,描绘在爱情中,两性从邂逅、恋爱、出轨直至离别的种种心路历程。读者可以从一个个故事段落中获得勇气,并得到新的启发,从而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自身所遇到的困惑。

(三)人际关系问题

大学是一个微缩的社会,部分学生生性害羞,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成为与他人正常交往的阻碍,导致其在面对不熟悉的人事物时,出现不安或猜疑,从而丧失彼此了解的机会,甚至出现误会。当学生出现人际关系问题时,可阅读绘本《有你,真好》。此绘本介绍两只狼从陌生到猜忌直至建立亲密友谊的过程。阅读者可以从故事角色的经历中,对照个人生活,改善个人人际关系。

(四)生涯发展问题

大学时期是从学生过渡到社会者的一个关键时期,生涯发展规划是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但部分学生在面对生涯问题时,内心会感到不安与彷徨,甚至踌躇不前。对此,可阅读绘本《天空在脚下》,通过感受绘本主角的故事,舒缓因生涯发展困惑问题引起的情绪困扰。

此外,当学生面临恶劣情绪时,可推荐阅读绘本《坏心情》。当学生遭遇思亲之情困惑时,可阅读《乌鸦邮局》。当学生产生失落、面对他人死亡时,可推荐阅读《獾的礼物》《城市狗,乡下娃》《想念的沙漠》等。当学生缺乏幸福感的时候,可推荐阅读《幸福练习本》。

情绪的处理,对于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都有重要作用。身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本着从学生发展的实际出发,不断寻找帮助学生建立正向情绪的途径载体。绘本阅读疗法目前在国内研究还非常少,有待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探讨。

[1]叶素贞,曾振华.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樊富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彭懿.图画书:阅读与经典[M].南昌:21 世纪出版社,2008.

[4]陈书梅.从沉郁到淡定:大学生情绪疗愈绘本解题书目[M].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4.

[5]王波.阅读疗法[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绘本疗法情绪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绘本
绘本
绘本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情绪认同
商业评论(2014年6期)2015-02-28 04:4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