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实验小学 王双辉
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旨在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提升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重人文、轻语用的误区,很多教师注重追求意趣、感悟境界,忽略了语文工具的掌握和运用。然而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却更加关注“语言积累”、 “多读多写”、 “语言实践”,倡导通过语用训练的方式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多注重学生的语言训练,从质疑、感知、模仿的维度,真正将语用教学落在实处。
作为母语的汉语言文化,可谓博大精深,经历了几千年的沉淀,是中华民族一颗璀璨的明珠。而语文,就是要让学生走近母语,感悟母语,在潜移默化中触摸语言,感知文字的质地与语言的芳香。语文教师要做好语言文字内涵的向导,引导学生走进丰富的语言文字深处,帮助学生形成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如三上《秋天的雨》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学生在朗读时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秋天的雨为什么用‘五彩缤纷’来形容?文中提到的颜色不止五种啊,用‘七彩’‘十二彩’不是更好吗?”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并没有直接作答,而是借助 “成百上千”“千姿百态”这两个词语的用法,将学生浸润在丰富的语言文字内涵中,让他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从而使学生对成语“五彩缤纷”的理解有的新的认识,即表示颜色繁多,色彩灿烂,非常好看的样子。最后,教师紧扣课文第二小节中“黄色的银杏树”“红色的枫树”……“菊花的多种颜色”,引领学生感知颜色的多样,色彩的明丽,体会这些举例更充分说明“五彩缤纷的颜料”。语言文字的不同形式表达,给学生不一样的阅读感受。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还要将语言文字的魅力呈现给学生,这样才能提升语文课堂效益。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虽然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和探索还不够深入,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和理解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创设高效课堂,重在传扬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活力,真切感悟文本的语言美。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传授知识,还应认真对待学生的疑问,呵护学生的质疑,准确详实地回答学生的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学会语言表达的技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预设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慎重处理,切勿模糊对待,让学生拨云见雾,为语用训练搭建历练平台。
如《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课文中有一段船长和大副之间的对话,不仅语言简短有力,而且没有一句提示语,很多学生对这一表达形式产生了困惑。这种对话形式的确是第一次见到,产生这样的困惑很正常,教师先尝试让学生结合对话内容添加提示语,顺势历练学生的表达能力。然后,引领学生将自己添加的提示语放入到课文语境中进行诵读,学生发现这样的表达就显得拖泥带水,不符合当时沉船的紧张氛围。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就是通过尝试添加、联系对比的方式,解决了学生认知上的障碍,并为学生自己后续的实践创作指明了方向。
小学中年级阶段开始学习写作,课标要求学生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丰富想象,将自己觉得新奇有趣、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等内容描述清楚。这样的要求旨在降低学生写作初始阶段的难度,重点培养习作兴趣和自信,但并不意味着任由学生天马行空地发挥。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编者精心选取,在遣词造句上堪称典范,教师更应关注教材的教学价值,引领学生感知文本中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进行有针对性的模仿训练。
如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一文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游历“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这种写法呢?首先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圈画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并思考把什么比喻成什么?又将什么拟人化了?
学生纷纷说出“把三支桨在水里划的声音比作乐曲”“树叶真绿得可爱,将树叶当成小孩子来写”“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恰当地将大树拟人化了”随后,教师则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模仿文中的句子填写比喻句、拟人句,从中感受这样的句式营造出来的表达效果。
无论是低年级的仿写句子,还是高年级的写作文,都是学生学习写作打基础的契机。而仿写是培养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一定要引导他们深入课文中的精彩语句,写作手法,并相机进行模仿训练,在模仿中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准,体会作者写作手法的精妙,从而提升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总而言之,人们以语言为工具表达情感,与他人交流,语言运用能力是学生在社会交往生活的必备素养。小学阶段中,学生正处于学习母语的初始阶段,我们就需要在语文教学中依托教材,践行语用训练,真正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