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财经大学图书馆 辽宁大连 116000)
2012年以来,大数据的概念和实践使得学术研究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日益紧密,科学评价体系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2001年,美国科技信息所(ISI)提出了基于SCIE和SSCI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分析科学发展趋势的评价分析工具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其与大数据结合,近年来广泛地运用于学术的评估和科学趋势的分析。我国高校及科研机构在学科评估中运用ESI日益广泛,其可以确定在某个领域有影响力的国家、机构、论文和出版物,以及研究前沿,这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重视科研质量的背景下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一流的学科建设需要一流的文献资源共享服务”[1],图书馆在中国高校建设与学科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如何采用科学的ESI体系把握科学的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服务高校、科研机构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具体问题。我国学者指出,应当“编制ESI期刊投稿指南、组织整理和计量分析ESI论文、建设ESI学科文献信息资源、深度分析和揭示学校ESI学科论文、评估学校ESI学科竞争力、提供决策支持和政策建议”[2],其他论者也基本围绕ESI对图书馆的价值展开宏观探讨[3]。但是这并没有发挥图书馆的功能性价值,只是基础性地揭示了图书馆应当基于ESI的改革方向。可见单纯地探讨ESI的价值并不利于更加细化内容的研究,因此本文根据图书馆自身的特征来进行分析。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在国内仍然在探讨之中,但在国外已经演变为3.0版本的服务模式[4],其基于用户的特性使得图书馆的功能得以展示。以此为基础,本文基于ESI对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的构建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高校图书馆服务“双一流”建设、服务科研工作者等提供全新的方向。
“嵌入”能够使原本处于被动地位的资源提供者具有主体性地并且更加有效地提供信息,而嵌入式学科服务是指“将用户作为中心,并不受到时空的约束,图书馆学科服务能够有效地融入到实际的教学以及各项科研活动中,从而为用户建立一个更加全面的信息保障屏障”[5]。它包含3方面的特征:第一,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传统的学科服务只是将资源、信息按照固定模式整合,用户如果想要拿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则要对其进行再处理,嵌入式学科服务则更加强调用户的利益和需求;第二,强调整序与形成一线,从用户的需求出发,动态追踪、系统整合、及时反馈、实时更新,形成一条线性的服务链条;第三,强调动态性与科学性,嵌入式学科服务对于动态性的要求较高,其根本原因在于用户对文献的需求程度呈现动态变动,从而导致文献、资源服务和共享的变动,同时其又要求一定的科学性,并非所有的文献与资源均能够被纳入到嵌入式学科服务之中。嵌入式学科服务要求“用户增长”与“用户满意”,此时对其自身也提出了较多的要求。进一步延伸,嵌入式学科服务不同于传统学科服务之处可以分为4点:其一,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结合。传统学科服务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划分明确,根据阶段即可界定,但是嵌入式学科服务在各个阶段均有被动和主动的情形,而且处在变动之中,换言之,主动服务与被动服务相互交叉。其二,嵌入式学科服务更加贴近于关注个体。传统图书馆理论具备一定的抽象性[6],但是嵌入式学科既将目光集散于一个用户及其成长之上,又将焦点置放于学科的进步和前沿。其三,嵌入式学科服务能够容纳更多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方法论。从理论上讲,传统图书馆理论强调独立性[7]。但其将独立性的目光置放于文献的静态保存、延续上[8]。在当前学术共同体的背景下,强调主观的哲学自胡塞尔开始便提供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联结的可能。由此可见,嵌入式学科服务能够自然地运用更多先进的科学方法。其四,嵌入式学科服务需要使用更多的成本。而常规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成本较低,构建嵌入式学科服务过程较为复杂,与此同时需要的各种成本必然增大。从高校公布的财报可以看出,图书馆的更新和建设投入了较高额度的资金比例,这从侧面说明构建嵌入式学科服务是对传统服务模式的一种转型。
但是在我国,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的具体构建依然存在争议。总体来看,目前共有以下3种典型的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①“物理空间+虚拟空间”模式。该模式以厦门大学图书馆为代表,其既建设了人文社科实验室、学术研讨室等学术研究物理环境,又创设了学术社交空间、学术资源共享机制等虚拟空间[9],运行为“内部团队协作”和“外部互动协同”机制,强调一种联动的共同体。②“嵌入图书馆员”模式。该模式以美国高校和我国部分率先开始嵌入式学科服务建设的高校为代表,其基于嵌入式图书馆员(Embedded Librarian,EI)项目,培养满足科研人员需求的馆员,将其作为图书馆的机构展开组织协作以提供嵌入式学科服务[10]。③“虚拟空间”模式。该模式又分为4种基本模式:基于手机的嵌入式服务模式、RSS服务模式、社区网站服务模式和“e划通”服务模式[11],即一种通过互联网技术提供嵌入式学科服务的模式。
对于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来说,其最终目标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并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各种文献资源等,使其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共享。嵌入式图书馆服务具有资源数量大、效果优于咨询公司服务的特征[12]。由此可见,嵌入式学科服务本身并非仅依靠用户需求来确定其自身的功能,而其主体性以及服务模式转型才是功能发挥的根本所在。嵌入式学科服务能够吸纳新的方法论与科学技术手段,但从国内外的文献来看,对于嵌入式和其他技术进行结合的文献并不是很多。科学性是嵌入式学科服务的根本目标,而这便与ESI存在天然的契合性。目前,国内多家图书馆采用了ESI,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但是其被普遍采用的领域是“评价高校学术水平及影响力”[13],而如何将科学的测评结果运用于图书馆服务中则欠缺探讨。嵌入式学科服务的特性决定了ESI继续利用的空间模式。笔者认为,解决该问题之前的前置性问题是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的选择。由于“嵌入式图书馆员”模式可以作为“物理空间”的服务模式内容之一,而“虚拟空间”模式又没有对图书馆的定位和服务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因此,本文选择将“物理空间+虚拟空间”模式作为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的范本,探讨ESI与之结合的原则。
第一,科学性原则。该原则应当是ESI利用于图书馆服务的核心原则,也是开展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前提,分为以下内容:①一致性原则。ESI数据库的选择是影响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根本因素,由于当前国内图书馆所签订的数据库不统一[14],导致评价体系出现明显的不一致现象,并对学科服务的科学性造成严重的影响,对于科研来说是一种不健康的服务模式,因此应当实现ESI数据采纳的一致或者近似。②全覆盖原则。ESI偏重于自然科学领域,尤其是偏重于基础科学领域,因此其服务规模可以说受到限制,在大多数情况下,高校将人文社科的成果评价排除于ESI的评估对象之外,当然学科服务之中,ESI也无法运用其中,但这只是一种与现实妥协的方式,ESI的计算方式、数据整合模式可以作为方法照搬入人文社会科学之中,而对于图书馆而言,实现学科全覆盖才是科学性原则的体现。③建议性原则。无论是ESI的结果还是嵌入式图书馆员的咨询结果,均不能够忽略用户自身的主体性,这就决定了学科服务的结果并非是决定用户科研走向的因素,而是建议性因素,同时也说明该结果是可以被改变和反馈的,甚至可以从该结果出发推导出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漏洞,从而改变并完善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
第二,资源最大化原则。图书馆学科服务在当前背景下并非追求一种“精准定位”,而是在“泛精准”的前提下提供大量的数据、资源、信息共享[15]。在以用户需求为主的前提下,资源实现多种途径的共享模式、评价模式、利用模式,从而催生出更多全面且前沿的科研成果才是学科服务的目标。换言之,学科服务并非“服务对象”本身,也非科研过程本身,因此其主要集中在素材提供一端,而非素材加工和使用一端。但是该原则并不代表无用的、缺少科学性的文献、资源也被容纳在内,由于嵌入式学科服务具有科学性和主动性,因此图书馆应当在保证文献质量、信息正确、资源上乘的情况下来提供资源。由此可见,资源最大化的含义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解析、共享、利用、提供的文献最大化;第二个层次是高质量、科学性的文献利用最大化,从而尽可能减少无效资源的生存空间。
第三,单一个体原则。嵌入式学科服务更加强调具体的个体服务,这也就决定了ESI的利用领域不能够超过“评估”的范畴本身,换言之,ESI仅是嵌入式学科服务的一个工具,前者对后者起到促进作用,后者对前者是利用行为,两方存在主次之分。嵌入式学科服务通过ESI实现单一个体化的路径有以下三重优势:①学科精确化。由于ESI本身学科较少,并且其可以就基础科学领域的某一前端问题作出系统评价,该评价结果保存于科研机构,往往按月更新,这也就保证了结果的公正性、客观性和即时性,从而使图书馆服务在学科方面具有高度的精确化。②对象精确化。ESI除了可以在学科评估上作出贡献之外,其计算过程中会对科研机构、论文作者、引文链条等作为评价条件一并予以判断[16],从而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精确制导研究对象的可能,一方面就学术前沿本身的影响力评价结果使科研工作者可以寻求合适的对象,另一方面就学术前沿相关的科学家、科研机构等附加内容(学术流派、实验条件等)使科研工作者可以迅速把握该对象的情况,从而作出全面的判断和评价。③结果权威性。基于大数据,ESI评估现在被广泛适用,但是仍然不能排除众多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其在取代同行评议等方法时遇到了挫折,但这并不能否定其在客观评价领域高度的权威性,这是由于其信息的充足性、集成的科学性和评价的多重性所决定的。
本文选择“物理空间+虚拟空间”作为研究范本,探讨基于ESI的空间构建,这是由于我国当前众多高校的图书馆建设信息化水平不足、硬件和软件环境需要改善、功能发挥不畅,采用该模式能够起到加强高校图书馆基础建设的作用。以此为基础,为了发挥ESI的作用,笔者认为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的构建应当区分为“物理空间”的构建和“虚拟空间”的构建两个层面。
3.1.1 “物理空间”的构建
作为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的基础,“嵌入式图书馆员”机构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何安排其体系性地位存在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嵌入式图书馆员”应当作为咨询机构独立于文献服务机构,从而保证前者的专业性,二者应当形成联动机制发挥组织功能;另一种观点认为,“嵌入式图书馆员”应当作为咨询机构前端,融入到整个学科服务的体系之中。第一种观点具有可借鉴意义,但是其忽略了整个咨询结果对用户的需求满足程度,即根据第一种观点确定“嵌入式图书馆员”的设置并不能将嵌入式学科服务形成线性的链条状结构,反而使得用户不得不发挥更多主动性在“准”嵌入式学科服务与传统学科服务模式之中寻找一种平衡。第二种观点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发挥“嵌入式图书馆员”的专业性。笔者认为,此处的专业性可以等同于“权威性”,因此,“嵌入式图书馆员”的机构设置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ESI评估,通过评估对象、过程、标准、反馈以及结果的全面呈现,形成完整的咨询报告;第二部分为嵌入式图书馆员的高校图书馆流程服务,从而使得图书馆员与高校图书馆的整个工作流程完整结合。
但是就我国而言,“嵌入式图书馆员”机构设置并不能满足大部分高校展开嵌入式学科服务的要求。由于我国的文献资源信息化不完全、共享程度不足、储存能力欠佳等高校图书馆固有弊病,导致资源利用最大化原则无法实现,科学性原则也受到一定的损害,因此我国高校图书馆在“物理空间”方面还需要展开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完善构建。
就内部而言,高校图书馆应当完善机构设置,转变机构职能。有论者指出,我国高校图书馆机构职能多在于保存和引入文献,而没有发挥文献的服务作用[17]。也有论者指出,我国高校图书馆将读者置放于次级地位,从而影响到用户满意程度[18]。与此同时,在高校图书馆机能无法发挥的情况下,内部机构设置又在信息化、数字化等方面存在需要改进之处,因此就内部来说,高校图书馆首先应当完善机构设置:①建成专门的文献数字化机构,从而更好地发挥文献保存、共享功能;②建成专门的文献交流机构,从而更好地发挥文献交流、互动的功能;③建成专门的学科评估机构,从而更好地利用ESI数据库;④建成专门的综合协调部门,从而使得线性的链条嵌入服务得以提供。其次应当转变机构职能:①不同的部门应当建立统一的为读者和用户服务的目标,转变原本的“为文献服务”观点,实质上,“为文献服务”也是更好地为读者服务;②部门之间应当改变原本的割裂状态[19],实现一体化建设,从而促进协同工作;③图书馆应当实现多样化的学术功能,如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时常开展学术月、文献检索活动、学术之星评选活动等,从各个方面提升学生以及科研工作者的学术能力和文献运用能力。
就外部而言,图书馆应当建立一种互动和协作的机制。一方面,一个高校的资源总是不完整的,专门高校欠缺其弱势学科或者冷门学科的资料,综合院校可能在专门学科中缺少更加精深的材料,这就要求不同的高校、科研机构的图书馆之间建立协同合作的机制,在协同机制建成时,需要解决以下问题:①资金问题,资金是造成不同高校图书馆建设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对于需要展开协作的高校应当设立共同的协作基金或者成立统一的协作联盟,尽可能地解决由于资金问题造成的协作困难;②需求问题,不同的高校对于图书和文献的要求不同,这也受到高校人数、科研能力、学术要求与气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求的差异阻碍了学校之间协同机制的差别,应当通过文献共享联盟等形式消弭高校差异,以“科研工作者差异”取代之;③对话问题,高校之间应当形成对话和商谈机制,由于ESI数据库的不一致性造成评判结果不科学,违反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原则,因此实现对话和按时间的定期反馈,能够解决不一致和不及时的问题。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应当与社会、地方、地域之外和国外的科研机构展开协同和合作,这种合作不只是单一方面的,而且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对于“嵌入式图书馆员”的专门人才引入方面。
3.1.2 “虚拟空间”的构建
随着手机、计算机等终端设备的日益普及,“移动图书馆”和“学术助理”的概念也得到了普及,“个人数据库”也已经逐步实现。以上为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提供了更多便利条件,使得其建成一套完备的“虚拟空间”有了可能性。
(1)个人ESI的实现。ESI本身带有一定的专业性质,但是这并不代表非专业人员不能够接触及运用ESI的评估过程和对象。图书馆可以将ESI的结果输出终端联通到个人的终端,实现ESI在个人设备的简化、具象化、图式化呈现。这种终端呈现可以划分为3个档次,“简化结果型”将ESI的评估结果直接呈现到用户的终端设备上;“简化过程型”将ESI的评估对象和过程直接呈现在用户的终端设备上,并允许用户点击超链接访问论文作者、科研机构、学术影响力评价榜单等外部协同和参考网站;“复杂过程型”将ESI运算终端直接投影到用户终端设备上,并且赋予此类高阶用户一定的内部访问权限。
(2)科研社区和学术共同体的实现。上文的探讨可知,ESI的评价结果并不能够实现完整的权威性,但是这可以通过同行评议等权威评定来实现补充。因此,开放的科研社区或学术共同体的构建是一种可行的路径。高校图书馆建立科研社区的优势在于:①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校内的交流氛围将会更加具有“共同体”的功能,从而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②对于文献利用而言,科研社区与图书馆的结合能够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功能,激发科研工作者对图书馆既存文献的利用;③对于评价反馈而言,高校图书馆可以在科研社区开设反馈专栏,从而建设虚拟空间的反馈和统一评估制度。
(3)学术助手和新闻推送。图书馆可以通过手机APP、门户网站等形式推送科研、学术新闻,将ESI评估结果及时呈现给科研工作者。同时,科研工作者也可以自我定制学术空间,从而形成一种基于用户需求的完整虚拟空间。
建立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能够为各个高校展示更加宏观的模型,但并没有就具体的、不同的高校展开具体化构建,换言之,基于ESI的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进与调整。基于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的特征以及运用ESI的原则,笔者认为不同高校的优化策略应当有以下两点。
3.2.1 提供地域服务
高校既应当提供有益于人类文明的科研成果,也应当提供有利于地方发展的实践性成果。由于ESI涉及到的主要是基础科学,因此其评估结果在转化为实践性成果的中间罅隙较大,应当结合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的特征进行优化:①在“物理空间”上,增加具有地方数据库的地方官方机构作为合作单位,并且根据ESI的计算法则增加地方实践效果的评判标准;②在“虚拟空间”上,将地方官方机构或者合作单位的相关人员纳入到科研社区,将实践数据纳入到文献管理库,将地方科研新闻作为推送内容;③在地域服务上,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地方特色展开嵌入式学科服务,如将地方合作机构的相关人员纳入为图书馆服务对象,将地方课题项目吸收到馆内数据库中,作为一种咨询结果提供给科研工作者等。
3.2.2 结合学校制度,优化运行路径
建立更加合理的运营管理机制,能够使得嵌入式学科服务更加可靠,并长期发挥作用。具体需要做到:①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并选择特定的管理人员来对学科服务进行管理,并对其他人员形成一种良好的驱动作用。②构建更加完善的学科馆员选拔规范,其需要基于真实的嵌入式学科服务内容进行分析,从而选择更加合理的人员。学科馆员队伍不是长期不变的,而是需要保持动态的变化,并不断补充新人员,使得队伍能够保持年轻和活力。③对规范目标进行确定,并建立更加完善的服务宗旨以及具体工作要求。④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科馆员的各项工作进行评估,同时通过良好的反馈机制对用户的信息进行反馈,使得用户能够及时获取自身信息,并保证学科服务的效果,最终使得学科服务朝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各种信息的需求也在持续变化。这种形势下,学科服务如果总是一成不变,必然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变革与优化。目前,嵌入式学科服务已经逐步引起了更多用户的关注,作为一种新形势下学科服务的新方式,将会使得学科服务呈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这也将使得图书馆探索到新的发展点。本文主要是根据目前高校图书馆的实际,结合ESI对嵌入式学科服务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介绍,并对嵌入式学科服务的构建与优化提出了科学合理的策略,而这也为其他学校图书馆的嵌入式学科服务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