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忠宇
记得我刚刚工作时,给学生们上的第一篇课文是《春天来了》。坐在教室里,我和学生们一起看图、读文,理解每一句话、总结春天的特征,最后发现大部分学生根本没有记住春天的样子,反而有了北方春天为什么与课本上不一样的困惑。三月的北方,室外依旧寒冷,学生们还穿着棉袄,地面还是一片雪白。而语文课本里的第一课就呈现了春天的鸟语花香、百花齐放、树绿雪融,这让学生们怎样理解?当时我就想,如果能结合地域特点,把这篇课文放在北方春天特征更明显的时候讲解,并在学习课文之前,能带着学生们走进大自然,切身感受春的特征,此时再回到课文中,学生们的理解应该会更透彻,感悟会更深刻。学生的年龄越小,越需要直观的体验、切身的感受,事物只有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表象,最终才能转化为深刻的记忆。于是,我便想结合乡村的地理环境,开发属于我们自己的课程,提升学生自然素养的同时融入学科教学,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在专家和同行的指导与鼓励下,我和学生们探索自然的课程就从叶子开始了。
我根据季节的特点设计了探索叶子的课程,在课程中融入语文、美术、科学等学科的教学,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们走出教室,走进自然,用心去体验大自然的神奇与奥秘,体验自然生命的成长历程,体验自然事物赋予的乐趣。
1.认识树叶,探索叶的美。
春天,我带着学生们在校内外搜集各种不同的树叶,观察叶的颜色与大小,再根据叶子的不同找到相对应的树木,此时我融入语文学科的识字教学,利用识字卡片帮助学生们认识各种树木的名称。
夏天,叶子渐渐长大,学生们欣喜地发现树叶的颜色由翠绿变成了深绿,他们头脑里充满了想象,把每片叶子联想成他们所熟悉事物。如:柳叶像眉毛,糖槭树叶像蝴蝶,丁香树叶像颗爱心,松树叶像根细针……我让学生们把他们观察到的一切都记录在“观察记录本”中,课程中融通语文说话、写话,美术绘画指导,以此更深入地表达他们的体验与感受。
秋天,树叶纷纷飘落,在结束生命的那一刻却绽放美丽。为了留下这美丽的叶子,让学生们发现大自然的美,我和学生们一起学习制作简单的叶子书签和树叶粘贴画。
叶子书签、树叶粘贴画,把最为常见的树叶化作一幅幅灵动的作品,虽然对于刚刚入学的学生来说,并不能称之为创作,但他们乐于探索,乐于思考,乐于体验创作带来的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感受叶子的生命从开始到结束,感受任何一种植物都是有生命的,包括它的每一部分,这就已经足够。
2.认识菜叶,探索叶的异。
乡村各家各户都有小菜园,各种蔬菜叶就自然而然成了学生们观察的对象。一天,月月从家里带来了一片豆角的叶子,告诉我这片叶子与树叶不一样,它上面有很多细毛,不光滑。于是我抓住这个契机,给学生们布置了观察蔬菜叶子的任务。这样做有三个目的:第一,我想了解一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观察记录的方法。第二,学生们家中菜园里蔬菜品种丰富,容易找到各种叶子资源。第三,可以让家长多关注孩子的学习与发展情况,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来。
第二天,学生们就兴奋地向我汇报他们的观察成果。虽然观察记录本中没有写主题和日期,但他们画的菜叶形状很逼真。孜孜非常注意叶脉的画法,粗细分明,十分形象。最有趣的是诗琪,她画了一片白菜叶,菜叶波浪似的边缘,层层叠叠,很有立体感。查看了学生们的记录本后,我引导他们以后要仔细地观察菜叶,要掌握观察记录的方法,如增加主题与日期,并学会用描述性语言介绍自己画的叶子,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语文课上,我带学生们去学校后面的菜园,寻找他们记录本上的那些菜叶。结合学生们的观察结果,我指导他们认识各种蔬菜的名称,并复习相应的汉语拼音知识。之后我又让学生们进行第二次记录,写上主题“蔬菜的叶子”以及观察日期。这次重点引导他们认真观察叶脉,用手指顺着叶脉滑动,感受它的走向以及粗细变化。这次记录中,学生们给菜叶涂上了颜色,有绿,有黄,有红,很美丽。最后,我让他们比较了树叶与菜叶的异同,学生们认真思考后归纳出相同点:都会枯萎,都有生命,叶脉都向叶尖靠拢。不同点:蔬菜的叶子有的要比树叶软,比如辣椒叶,豆角叶。当天晚上,学生们回家后继续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菜叶,做了第三次观察记录。就在这一次次的观察记录中,学生们与大自然走得更近了,也更热爱大自然了,最重要的,他们变得更有耐心了,还学会了反思。
无论开展哪些课程,学生们的兴趣是首要条件,教师明确目标是关键。我也一直在思索怎样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更用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里。北方的冬天早已把叶子覆盖,到处一片雪白,而我和学生们共同展望下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的到来,再续我们的叶子课程,从而让探索的脚步永不停息,让观察的角度更加开阔,让精彩的生活伴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