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师生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2018-01-29 07:23徐功明
教育家 2018年9期
关键词:师道尊严良师获得感

3月3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部长通道”上谈到教师队伍建设时表示,要把提高教师待遇、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落实到教师的心里去;要切实提高教师地位、荣誉感,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重振师道尊严。这些举措,全都指向了教师群体的“获得感”。

所谓的“获得感”,是指获取某种利益之后的满足感。这是一种源于内心的、自发的、由内而外的愉悦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看似无声无形,却蕴含巨大的力量。

先说教师群体的“获得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新时代,站在教育发展的新起点,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待不断提高,新时代赋予了教师太多新的使命,如何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一大命题。早在2017年7月,我社发起了“寻找大国良师”大型公益活动,其目的就是要寻找那些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德才兼备的大国良师,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树立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良师典范。我们期待,这些优秀的教师榜样,能够为众多成长中的教师们提供更多的精神养料,滋养和生发更多的教师职业“获得感”。

本期《教育家》,我们聚焦“深化教师队伍建设”这一话题,邀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所所长张布和为广大读者解读《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邀请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蔡春剖析教师教育的两个基本问题,还有“教育管理者分享在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优秀实践经验”和“一线教师对新时代教师专业成长的困惑与突围的思考”。期待这样的解读与分享,能为提高教师群体的“获得感”提供更多的参考。

再谈谈学生们的“获得感”。日前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总局四部门办公厅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旨在“迅速遏制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到底有多重?课外补习缘何被追捧?“减负”面临着哪些难题?本期“特别报道”,将以数据调查、专家观点、实践案例多维度予以呈现。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薛海平建议每个家长能够保持一种更为冷静理性的心态,“人生毕竟不是一场百米赛跑,而更像一场马拉松,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保留住他对学习和知识的热情才是最关键的事。”希望这些理性的思考与声音,能为学生群体的“获得感”提供更为科学的视角。

心中有信仰,脚下才会有力量。师道的光辉不仅源自教师的自重、自律和坚持,也离不开学生、家长、社会的支持。重振师道尊严,让师爱的光芒能照耀到每一个学生。

猜你喜欢
师道尊严良师获得感
医学教育家培养工程:一种让良医成为良师的有效探索
良师“林黛玉”——《香菱学诗》教学杂想
良师·阶梯·加油站
“获得感”大盘点,你的2016有收获吗?
试论“师道尊严”对构建双向型师生关系的积极意义
良师高柳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