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立平
“2018年1月20日,国家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改革的意见》,在这个背景之下,一些非常关键的问题就越来越突出和重要——我们需要的大国良师应该具有怎样的素养?培养的基本途径和方式是什么?唯有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很好地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才能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生活的需求。”
首先,我从个人自我成长的亲历与思考,来分析当下教师素养提升的内容、路径以及意义。一个教师只有时刻保持着警醒、审视和反思,才可以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
教师外显的教学情态、内容表达的方式、知识设计的过程、师生关系的质量等,无论好坏,都来自教师的内心世界。教师体验到的纠缠不清恰恰折射了内心生活中的交错盘绕,教师感觉到的激情与陶醉也是内心被激活时的美好体验。因此,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讲,认识自我与认识学生和学科同等艰难。而我们教育教学的高度永远无法超越对自我探索的深度。
对自我的审视、反思和重塑,几乎是我近几年教育教学的主旋律。随着读书、学习、思考、实践,我慢慢懂得:对人的认识,往往决定了对教育的认识;对教育的认识,往往决定了对教学质量的认识。而对教学质量的认识,则直接决定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和成长的主人,还是被我们教师操控和利用的工具。
以前,我整天高喊爱学生,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但深刻反思之后,终于发现:原来我心中并无真正的学生,有的只是知识和目标;我对学生的个性和具体需要,并不知晓,更没有用心考虑过真正关乎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核心和本质的问题——“学生已经有什么”“学生还缺什么”“学生未来需要什么”“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什么”“我可以提供给学生什么”“我应该为学生成长奠基什么”……
中小学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书育人,即:教书是工具,是手段,是过程,其目的是为了育人。可是,曾几何时起,我们却急功近利地把“教学”从“教育”中剥离,甚至冷酷地把“教学”和“教育”对立。
于是,抽离了灵魂和根本的“教学”缺少了温度和高度,变得生硬、枯燥、机械、冷漠;缺失了载体和工具的“教育”也模糊了向度和厚度,变得空洞、抽象、肤浅、功利。而我们教师的激情、梦想、智慧、情怀,也就在这种挣扎与割裂中,慢慢被抹杀,慢慢被消解。
自己这种从简单到丰富、从肤浅到深刻的艰辛的心路历程,恰是一个教师不断提升自己教育素养实现专业发展的长期过程。从“教学”到“教育”,不只是传递知识的技能的增长、技术的娴熟,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教育人的整个教育生活品质的提升与再造,它意味着视域的扩大,意味着境界的提升,是我个人的发展必然,也是我专业成长的终极追求。
实践证明,强师的关键不仅仅是教师教学技能的增强,教学技巧的增多,更在于教师作为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工作,浑身散发着正能量的人站在学生面前。不可否认,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其目的和归宿都是人的改变、人的发展。没有“人改”,就没有真正的课改。教师整体育人能力不提升,教师的内心不改变,教师的生命状态不改变,教师对生活对教育对自身价值的理解和行为不改变……一切教育教学改革的努力都只是空谈。
那么,如何实现和完成从“教学”到“教育”,即从平庸到优秀乃至卓越的发展过程呢?这就归结到了我们近年一直在讨论、研究和落实的“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培养的问题。
根据当前的很多研究,我们大致把教师的核心素养分成三大类八个方面。
第一类是师德与理念素养。它分为师德素养和教育理念素养两个方面。
其中,师德素养无疑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我们从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报告和大量的调查问卷、实际座谈中得出:新时代的师德素养主要包含家国情怀、职业认同和关爱学生三方面的内容。
第二类是知识与能力素养。它分为知识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素养两方面。
第一,知识素养。在历史上,教师是作为知识的代言人的形象出现的。因为拥有知识,教师可以以之为载体对青少年进行有目的性的培养,所以被社会尊重。可如今,知识大爆炸已不是新闻,获取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同类型知识的价值也今非昔比……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今天的教师必须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第二,教育教学能力素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讲台是教师劳动与创造的舞台,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故此,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素养。
进入新世纪,随着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的发展,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一些新要求。朱永新教授如此描述教师职业: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
第三是综合素养。它分为人文素养、信息素养、研究素养、自主发展素养四个方面。
第一,人文素养。邓小平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觉悟者、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而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礼仪规范是这方面的主要构成。
第二,信息素养。对于教师而言,信息素养作为终身学习的促进因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管理、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还能提升学生在信息安全、信息伦理等方面的责任感。
第三,研究素养。培养教师的研究素养和能力,是提高教师综合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为了提升教师的研究素养,教师要养成阅读的习惯、撰写教学反思的习惯,具备基本的研究态度和问题意识,还要掌握基本的研究能力。
第四,自主发展素养。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一定要有自主发展的素养。从众多名师、优秀教师的成长历程、规律中,我们发现终身学习的能力、合作与交往能力和批判与创新能力是支撑其发展的三大基石。
总之,从过分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到越来越关注教师必备的育人能力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具有良好育人素养与能力的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因此,从国家、学校角度看,应着力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教师;从教师个人角度看,也应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提升自己的育人能力,使自己尽快成长为一名有理想与情怀、有责任与担当、有学识与涵养、有仁爱与规范的优秀教师、幸福教师。